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一部雍正王朝,說不盡的職場套路。


上映於1999年的雍正王朝電視劇,至今已有21年之久,歷經市場多年考驗,並沒有泯然眾人矣,可謂是一部相當成功的經典之作。不只是上映時獲得成功,刷新了不少記錄,攬下各項大獎,更是在多年以後,依舊被很多人記住,並且不斷獲得著新觀眾的肯定。


在這部電視劇之中,男主角自然是雍正帝胤禛,反派男一號則是賢王老八,這兩兄弟的鬥爭可謂是激烈至極,從九子奪嫡一直延續到雍正年間,乃至是雍正帝生命的最後一刻。


老八這個反派boss,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對手。九子奪嫡時期,獲得了百官擁戴,使康熙都受到了威脅,所以議舉新太子時,故意引蛇出洞來打擊老八。而兩次廢太子事件,老八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可謂是九子奪嫡中勢力最為強大的阿哥。


到了雍正年間,老八成為既得利益集團的最大代表,先是誘導弘時刺殺弘曆,最終逼得雍正狠心殺子弘時,被圈禁以後,臨死寫給雍正一封信,直接帶走了雍正,可謂是一個相當強大的最大反派。


可以說如果不是立場問題,老八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個強大而完美的存在。但就是這麼一個強大人物,竟然不敵雍正,成為九子奪嫡的失敗者之一。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老八身為“賢王”,是相當的會籠絡人心,那麼他為什麼會失敗呢?


雍正王朝電視劇被很多人稱之為經典的職場教科書,那麼今天宋安之就以職場角度來分析分析老八的失敗原因,分析分析他為什麼不如孤臣老四。


在這裡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並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於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一、老八犯了職場大忌,會說漂亮話卻不幹實事


我們以職場角度入手來看的話,打個不恰當比喻,康熙可以說董事長,太子胤礽是CEO,老八掌管戶部,可以說財務總監。


以開局的黃河發大水劇情來說,暴露出了老八兩大問題。


一是平時在大家口中評價一向很好的老八,根本沒有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搞得是國庫空虛,等於是公司的現金流沒有了。


關鍵是老八這個人心裡門清,但是在需要賑災的時候,並沒有說出這個情況,而是一直轉移話題,意思是下面督撫想要掏銀子,反正就打算一直隱瞞下去,等於是不只沒有幹好本職工作,還欺上瞞下胡攪蠻纏。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二是老八有著賢王之稱,影響力很大,卻不幹實事。


國庫虧空問題暴露以後,老八並沒有想什麼補救辦法,而是直接說道自己有虧職守,請皇阿瑪治罪。


等到老四提出到地方籌款的方法以後,康熙並沒有馬上確定人選,其實就是想要老八將功補過,而且他去下面籌款更合適,但老八怕得罪人,並沒有去,結果是老四去了。


所以如果以職場角度來看,老八這個人有能力有人脈,更是可以跟手下打成一片,獲得大家的支持和讚賞。


但是老八為什麼能獲得這樣的支持呢,說白了就是拿著公家的東西搞私人關係了。比如說掌管戶部,為了獲得大家支持,不管是幹什麼,都可以輕輕鬆鬆的借走銀子,結果是搞得國庫空虛,就好比一個公司的現金流給搞沒了,平常沒事還好說,一有事了需要大量現金,就要了命了,對公司的傷害是要命的。


而且他這樣的人明明有能力可以用到正道上,可是他就是不用,就是不幹實事。


總結來說,老八是喜歡用公家東西大搞私人關係,所以是獲得一大批人支持,至於公司為此損失多大,他從來不會考慮,出事了就一直隱瞞,隱瞞不了就撂挑子不幹了。讓他乾點實事,是難如登天的。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像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剛開始可能會順風順水,使老闆器重他。但時間久了,老闆發現他的只會說漂亮話,並且拿著公司資源大搞山頭,不會幹實事,只要是個正常人,肯定會把他請走的。


如果在家族企業中,這樣的人也不能繼承家族事業的。因為他一直都認為家族事業是董事長一個人的,跟自己沒關係,所以平常一直想辦法掏空公司的資源來幹自己的私事,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繼承公司事業呢。


像這樣的人在家族企業中,如果父親是董事長,雖然混不到繼承權,但還可以混的不錯。如果兄弟繼承家業了,肯定容不得這種蛀蟲的,所以老四上臺後,最後老八就被收拾了。


二、老四雖是孤臣,但能幹實事會收拾爛攤子


以開局的朝會來看,老四這個人很有水平的。是指出了公司的巨大問題,並且已經想出瞭解決方法。


所以他是先直接說出國庫空虛的問題,又在康熙詢問下對答如流,提出了派欽差大臣下去籌款的方法。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下江南賑災更不用說了,相當於老四這個在總公司不得志沒權力的人,跑到對頭老八掌握的分公司去籌款去解決問題,結果老四是乾的相當漂亮,將問題完美解決,使康熙都很是讚賞。


我們再來看看老四為什麼是孤臣呢?


有人認為老四這個人性格暴躁,對屬下過於苛刻,所以是孤臣。


雖然這與老四的性格不無關係,但更多是偽裝罷了。老四調教人還是有一套的,像李衛小乞丐出身(歷史上李衛並非小乞丐,出身富戶人家),還有田文鏡也就是做過知縣而已,結果就是這兩個人,被他給調教成為一方封疆大吏,不只是獨當一面,更是將他的新政搞得是有聲有色的。


所以說老四並非是真正的孤臣,人家的馭人之術還是有一套的,要籠絡人心,找出一批人支持自己也不在話下,只不過為了偽裝自己才刻意這樣的。


因為康熙最怕兒子們結黨,像老八就是因為結黨被狠狠地打壓了,所以老四就需要將自己樹立成為一個孤臣,使康熙肯定和放心他。


以職場角度來看,老四這個人看似吃虧在不會辦事沒人支持,但是他這樣的人恰恰是領導放心的,因為他不講人情,只按規矩辦事。老闆不用怕他有了一群人支持是另起爐灶,或者拉人跳槽到其他公司。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關鍵是老四能力還很強,可以辦得了實事,更是可以收拾得了爛攤子,還可以每次都站老闆角度解決問題。這點就很是彌足珍貴,像老四這樣有原則的人,還有一個便是田文鏡,也是不講人情,只按規矩辦事的,也是站老闆角度解決問題,但是他只是會死搬硬套,不會解決關鍵問題,所以最後搞出一個河南生員集體罷考之事,由此可見老四這種人才是多麼難得。


所以總結來說,老四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其實更混得開。因為人家能力很強,還願意腳踏實地的幹實事,每次都是站老闆角度,盡心盡力的完成任務。


自己又不利用公司資源來拉攏下屬,使老闆不會害怕他另起爐灶或者煽動大家跳槽什麼的,自然是順風順水了。


最後總結來說,老八的聰明只是小聰明罷了,不知道老闆需要什麼,只知道說漂亮話,卻不幹實事,這樣的人,誰願意重用他呢?


而老四這種人就不一樣了,是擁有大智慧之人,該藏拙就藏拙,該鋒芒畢露就鋒芒畢露,這樣的人才是可以笑到最後的。


第312期宋安之獨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雍正王朝:老八有賢王之稱,到底輸在哪裡了?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有不同看法歡迎評論出來和諧交流,覺得分析的還可以就點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