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內勤”張莉:從警14年在平凡崗位演繹多彩人生

張莉,女,38歲,現任彭水縣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副大隊長,三級警督警銜。從警14年,她始終堅守在內勤崗位,用熱誠和執著詮釋著對本職工作不倦的熱愛,用質樸和堅持傳遞著生活中的感動,以責任、奉獻、愛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出色地踐行著人民警察的光榮承諾,以默默的付出和辛勞的汗水換來成功的喜悅和榮譽的碩果,連年被市、縣各級評為先進工作者。2011年獲彭水縣委、縣政府嘉獎,2012年獲彭水縣委三等功,2016年獲重慶市公安局嘉獎,2017年9月獲重慶市公安局三等功,2017年12月獲重慶市公安局二等功。

以學為徑 她是人人稱道的“移動數據庫”

張莉同志自2010年調入治安管理大隊,全面負責辦公室內勤工作。她深知,崇高的思想境界、廣博的知識積累和良好的表率作用是做好內勤工作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並從我做起,身體力行。她利用並不充裕的工作之餘,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錘鍊個人素養;廣泛閱讀公文寫作、治安管理等大量專業性書籍資料,煉就了嫻熟的公安業務技能。自重慶市啟動重大突出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彭水縣公安局第一時間抽調12名精幹警力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專項辦公室,張莉因為紮實的工作作風,也成為了專項辦的一員,堅守崗位奮戰在“疫”線。為了當好縣局黨委領導的參謀,踐行好疫情防控指揮中樞的職能職責,張莉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離開,不論是疫情防控措施,還是各派出所工作動態,不論是文字撰寫還是數據分析,她都駕輕就熟、瞭然於胸。身邊的同事遇到問題,總會習慣地開玩笑說:“有什麼工作不清楚?去找“移動數據庫”。

以筆為戈 她是服務實戰的“小小內勤”

張莉同志從事的內勤工作,涵蓋了數據分析、文秘工作、後勤保障等5大板塊10餘項業務內容。走進她辦公室,最大的感受就是——忙。經常看到的情形:她要麼陷入等待數據的同事中,要麼就是投身在需要送呈領導審閱或回覆上級部門的材料中。有的同事問:“看你這事多的,連喝口水的空都沒有,累不累?”她總是玩笑著說:“能多幹點就多幹點,幹嘛分得那麼清楚”。她在緊張忙碌的工作中,積極樂觀地落實著辦公室的靈魂工作——“服務”,把“服務實戰、服務群眾”的宗旨理念紮紮實實的落到實處。特別是自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她帶領同事們撰寫審核“工作簡報、彙報材料”等各類文字信息累計40餘篇,被市局、縣委政府轉發採用15篇。她勤于思考,善於鑽研,主動對接市局業務部門,積極協助單位同事開展數據分析研判,為派出所貫徹服務企業復工復產37條措施、落實疫情管控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誠為信 她是對同志嚴管厚愛的“知心姐姐”

俗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張莉同志卻堅守在內勤這個崗位上一干就是14年,她深知自己對這個集體充滿了無可取代的感情,身邊同甘共苦的戰友已然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工作中,她立足自身參謀助手本位,把尊重民警、關懷民警作為工作長足發展的出發點,致力營造團結向上的積極氛圍。她幾易其稿,修改完善工作規範和考核標準,促進了科室和專項辦的整體工作有條不紊、有章可循、順暢運行;她關懷身邊的同事,在工作上諄諄善誘,言傳專業知識,身教敬業精神,在生活上關心關愛單位同事,她常常從家中帶來自制的小點心,點滴關懷,分享快樂;傳統節日她總是讓別人提前回家閤家團圓,自己卻總是堅守到最後。她常說,做一名民警,要忠誠堅定,經得起考驗;甘於奉獻,耐得住磨練;業務精湛,擔得重任,她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實踐的。

以所之家 她是家人眼中的“工作狂人”

辦公室工作繁瑣、細碎,沒有硬性指標,但張莉卻始終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腳踏實地地做好本職工作,加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有人問張莉,“你工作這麼辛苦,整天加班顧不了家,家裡人沒怨言嗎?”她說“正是因為有了家人的理解和包容,我才能義無反顧的付出和堅守”。丈夫王劍也是彭水縣公安局民警,結婚10年,二人生活中相互照顧、相敬如賓;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開導、相互幫助。疫情期間,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張莉和王劍更是以單位為家。由於家裡無人照看,8歲的女兒王汐白天只能跟著一起上班,無數個深夜當張莉下班回家,女兒已經獨自蜷縮在床角睡著了。“對家庭我虧欠得太多。”張莉坦言,“但是警察就是這樣,我從不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