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顆誠心與清醒的心

己亥末年,庚子年春,荊楚大地之疫情蔓延。一夜之間,武漢封城,全民禁足,山河蒙塵,大地失色。


面對疫情和災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有些人還要作出人生的重要抉擇。84歲的鐘南山和73歲的李蘭娟院士,他們不顧高齡,第一時間帶領團隊奔赴戰疫最前線。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共赴國難,支援武漢。神醫院十天竣工,這背後有著千萬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宵衣旰食。河南一家工廠接到火山神醫院的口罩訂單,克服自身生產困難,免費運送武漢。來自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成了逆流而進的孤膽英雄,在生死時速的生命通道上,他們毅然擔起救死扶傷的社會責任,他們夜以繼日地與病毒較量,為生命站崗……這些奮不顧身的逆行者,是庚子年最美的風景。
疫情像放大鏡,讓我們發現善良的人是真的善良。杭州保姆縱火案的受害人林生斌,當全國面對突如其來的兇猛病毒,他捐了5000個口罩。《我不是藥神》主角原型陸勇,大年初五再次去印度,拉回來3000只口罩和護目鏡……當很多人陷在恐慌的黑暗中,閃耀著人性光芒的人們,始終保持一顆誠信與清醒的心,成為戰疫中指路燈一樣的存在。

保持一顆誠心與清醒的心

患難見真情。我國的疫情得到世界多個國家的捐助。日本捐贈我國的物資包裝上,引用我國唐詩“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它向我們傳遞中日兩國共同抗疫的決心和眾志成城的信念。
另一方面,疫情災難又像人性的照妖鏡,它讓一些人內心的醜惡暴露無遺。雨果有一句名言:“沒有比金錢更能腐蝕人心的了。”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抗疫戰中,最令人憤怒的是那些背信棄義,利慾薰心的黑心商家,他們趁機提高物價,大發“國難財”。當口罩成為必需品時,全國多地都出現了哄抬口罩價格的現象。還有人直接拿過期口罩開售。除了口罩,尋常物資也被哄抬物價。
媒體一報導某藥物研究所聲稱雙黃連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作用,無數人立馬蜂擁藥店,雙黃連頃刻售罄。後來媒體出面澄清這是謠言時,那些囤積大量雙黃連的商家們哭笑不得。類似的謠傳時有發生,都是人性中貪婪和恐懼所致。更有甚者,個別確診病人故意隱瞞自己行程,而讓自己成為隱形“毒王”……這一切讓人想起來就心寒發怵。
我們從小就是讀著《狼來了》、《曾子殺豬》和《木偶奇遇記》等故事長大的,我們都懂得誠信乃為人根本。當下疫情中這些利慾薰心、誠信缺失的種種亂象是社會局部之怪現狀。身為成長中的中學生,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雖不用衝到戰疫的最前線,也應始終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


正所謂“事不避難,義不逃責。”老師安排學習任務時,我們不推三阻四;班級分配工作時,我們不挑三揀四;線上課後學習時,我們不弄虛作假……如果我們時時處處都能做到清醒誠信,遇事擔當,學有所成,心懷天下,那麼日後一定能立足社會,用自己的生命之光點燃他人。

保持一顆誠心與清醒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