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這個假期過的是不是太漫長了,這已經是你在家待著的第幾天了?疫情還沒有結束,這個假期讓你無限增長的兩個技能:一個是吃飯,一個是做飯。雖然成為中華食神“小當家”不可能,但是無意識中多增加一些肉確實輕而易舉。在度過這次疫情後,很多人又要立 flag 了:“我要去減肥!要運動!”但是你真的會運動嗎?

人的一生都是無時無刻的不在運動,不管你在做什麼,其實你都在運動。走路、跑跳不用說你身體在運動。坐著工作,玩遊戲,學習時你大腦在工作。晚上睡覺你的身體內部在運動幫你排除雜質,進行新陳代謝。

但是有些女士會說了,那我無時無刻不在運動為什麼還是沒瘦啊,其實這和你攝入的能量有關,也就是所說的卡路里。如果你攝入的能量和你消耗的成正比,才能保證你的身材。大家都知道要說身材好,那些游泳運動員才是真的棒。那你知道那些游泳運動員每天需要攝入多少卡路里嗎?1w熱量卡路里。相當於20瓶碳酸飲料。想消耗掉它們你要自游泳13個小時才可以。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當然每個人也不都是運動健兒,如果大家都按照運動員的訓練量來鍛鍊,沒有基礎設施,那麼就不是健身了,而是傷身了。那麼到底怎樣的運動才是對我們真正的健康呢?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運動養生的國家,早在4000多年前的隋朝,“導引”一詞就已經出現在相關養生保健的醫籍裡。《黃帝內經》也很重視運動養生,提倡“形勞而不倦”,反對“久坐”、“久臥”、強調“和於術數”,術數,即指各種養生之道,也包括各種鍛鍊身體的方法在內。“動則不衰”是我們中華民族養生、健身的傳統觀點。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現在,運動養生被提到非常高的高度,“運動是良藥”的理念已經成為群眾廣泛接受,其意義不僅僅在於養身,還在於養心。這也是為什麼推崇運動的原因。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運動養生到底該怎麼做,現實中,很多人因運動的不良習慣,反而導致了健康的損害。那怎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運動呢?

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首先,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是重要環節。 選擇有氧運動是為了養生,而不是參加比賽或別的什麼。所以,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要選擇一些比較舒緩、輕柔的有氧運動項目,合理選擇高強度的耐力運動,游泳、慢跑、快走、廣場舞等都是可以選擇的有氧運動。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運動方式要因人而異每個人體質不同、身體狀態不同、耐力不同、生活工作環境不同,運動養生方式的選擇也一定會有所不同。比如,肥胖的人就不要選擇登山的運動方式,因為過重的體重會增加雙膝關節的負重,再加上登山對膝關節的壓力,會造成雙膝關節重度磨損與毀壞,導致疼痛及不能行走。

時間是你最要做的選擇

運動時間的合理選擇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運動開始時間的選擇,二是運動持續時間的選擇。

一般來說,最適合運動的時間是每天下午的3~6時,其次是傍晚的7~9時。這個時間人體陰陽處於平穩轉換狀態,適度運動對滋陰護陽都有好處。而在凌晨3~5時,是運動最忌諱的時間。所以大家不要輕易選晨跑,有時夜跑才是是最適合你的。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選擇好的運動時,接下來就要定運動多久了,所有的運動都不是越長越好,“常欲小疲而莫大勞”。運動也是一樣,每次運動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強度運動控制在1個小時之內就可以了。比如快走,時間超過2個小時就有“久行傷筋”的可能,比如練功,站立超過了2個小時,就可能“久立傷骨”。結果,運動不但沒起到養生作用,反而傷了身體,特別是老年人,每次運動時間30~40分鐘就足夠了,千萬不可硬撐著做長時間的運動。

場所是你對運動唯一需求


運動場所無非室內和戶外。很多的人認為運動嘛,什麼地方都可以,不一定要去健身房。

一般來說,最好先在室內做運動前的身體準備工作,適當活動一下四肢肌肉,然後才可以到戶外繼續,不可翻身起床就到戶外運動。另外,上午早晨太陽沒出來之前,也不能到戶外山坡上、小樹林裡運動。因為沒有太陽的光合作用,綠樹葉就不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來釋放氧氣。人在那樣的環境中運動,本來應該增加氧耗的身體,無形中卻進入一個缺氧狀態,對健康極為不利。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此外,烈日當空和陰雨綿綿時,也不宜在戶外從事運動;在空氣特別寒冷以及有霧霾的情況下,也不要在戶外運動,否則,對肺部的傷害極大。

一些人喜歡在公路上跑步,也是不太好的場所選擇,特別是有機動車行駛的公路,不僅危險,而且會有汽車尾氣和車輪揚起的塵土吸入,對健康非常不利。

堅持才是勝利

保持合理的運動狀態有幾層含義:一個是每次運動過程中身體的合理狀態,二是人體整個運動階段的合理狀態。

保證每次運動過程中人體處於有氧狀態,在運動最劇烈的時候,心跳不超過每分鐘150次。如果運動中不方便數脈博,可以用主觀感受來衡量是不是處於有氧狀態,即每次運動使心跳微微增快,呼吸稍微急促,身上有微微汗出,全身略略發熱。運動完後全身有輕鬆愉快舒適的感覺,並且會因運動而上癮,就可以判斷運動過程中,我們是處於有氧狀態的。反之,若每次運動心跳快得要蹦出來一樣,呼吸急促得喘不上氣來,大汗淋漓,運動完後癱軟在地不想起來,那樣的運動狀態肯定不是有氧狀態。


運動會使你健康,但不要讓盲目的運動打擾你的健康

人體運動都有階段性,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主要運動方式和運動狀態。但每個階段的運動都需要有循序漸進、動靜平衡、勞逸結合的觀念。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由緩到急、由慢到快、由弱到強地選擇運動強度,並且要做到動和靜達到一定的平衡,勞逸結合。這才是運動養生的正確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