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浮屠塔(第四批省保),亦名洪濟寺磚塔,位於代縣城東十五里上磨坊鄉東若院村北一里處,塔周圍為半丘陵地帶。洪濟寺始建於隋仁壽初年(600年),宋乾德五年(967年)大修,金正隆、元延祐、明天順年間均有修葺,塔建於明萬曆年間,原為洪濟寺內建築,宋代風格,塔坐北向南,佔地面積5.85平方米。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浮屠”的佛教含義

“浮屠”作為佛教徒膜拜的紀念物傳入中國,它的形狀很快被融化、改造。早在漢朝這種形象就已有了原型,既多層樓閣,這種中國固有的樓閣與印度傳入的“浮屠”相結合,便產生了中國形式的佛塔。多層樓閣在下,樓閣頂上置放“浮屠”形式的屋頂,稱為剎頂。於是,一種新的建築樣式出現了。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佛塔作為安放佛骨舍利的紀念物,起初是建立在寺院的中心位置,供佛徒頂禮膜拜。隨著佛像的出現,供奉佛像的大殿逐漸替代了塔的中心位置。以後寺廟的建築,佛塔被移至大殿之後,或者放在大殿中軸邊的院落裡。塔形體高大,具有宣揚和招徠的作用,因此,它成為佛教建築中必不可少的標誌性建築。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堵波,即塔、佛塔,俗稱寶塔。佛塔的層次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三級等,而以七級為最多,故有“七級浮屠”之稱。塔原來是用來埋葬聖賢的身骨或藏佛經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為死去的人造塔,畢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義,故俗語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在鼓勵人們奮不顧身,去援救面臨死亡威脅的人。戒律有“止持”與“作持”兩個方面。就“不殺生”而言,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為“作持”。這就是佛家常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西遊記》第八十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後亦變作“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如陳登科《活人塘》十八:“大鳳子在後邊急了,搶上說:‘媽!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我去想辦法’。”“七年長齋”指長年吃齋修行。浮屠是寶塔,七級則是指七層,那麼它的意思就是說,七層的寶塔,佛家以為七層的寶塔約為百公尺來高的大佛像,建瞭如此的大佛來供養,功德是很大的,假使你教了一個人的性命那麼你所獲得的功德是比建寶塔禮佛還要偉大的,這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屑。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另外,我們常說“教人一命勝造七級浮眉”,句中的“浮屠“原來解作佛塔整句的意思是“救人性命,功德無量遠勝為寺廟建造七層佛塔”。其實,”浮屠”本是覺語butha的音譯,意思即是佛陀,指釋海車尼。後來大照因“屠“字令人聯想到”屠宰”等意思不太好的詞語,所以漸漸被音近的“佛陀”取代。面“七級浮居”的“浮屠”,憑語是bekfhastupa,音譯後的略稱也是“浮屠”。所以“詳屠”既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塔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建築,也是一種紀念、禮拜用的建築物。塔起源於印度,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印度最初的塔形狀像墳墓,在方的平臺上砌築一座半球形的塔身,上面做成各種形狀的塔尖。這樣的塔在古代印度覺語的譯音叫“浮屠”,意思是埋葬佛的墳慕。佛骨炎化以後成了彩色品瑩的珠子,埋在“浮屠”裡,七層的塔稱作七級浮屠,漢唐時期,塔隨著佛教一起傳到中國,和古代建築結合起來,融合了中國南北各地的樓、闊、亭的特色,發展了千姿百態的中國古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浮屠塔國內罕見

代縣東若院浮屠塔,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通高4米,底邊長1.5米,。塔基平面呈六邊形,塔身為磚雕圓柱支撐。塔身由水磨磚構築,呈六稜體,每面均精雕形態各異的窗戶,塔頂中段為正四面體,飾有銳喙、圓眼、口鳴圖案化十分強烈的鳥紋和太陽紋,十分罕見。下為仰蓮鬚彌座,六稜面各雕門窗,上置園盤,園盤上有寶珠、塔剎、上似六稜形。全塔均為磚雕,塔基座為石條砌成。塔身一側有銘文,建塔年代是明萬曆×x年。南北面雕有板門。

此塔造型秀美,穩健挺拔,磚雕藝術高超,全國曆史文化各城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羅哲文、鄭孝燮在代縣考察時,認為:此塔造型奇特,從未見過,建築年代可能更早,有待進一步考證,要求好好的保護起來,千萬別讓它再遭破壞。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代縣洪濟寺浮屠塔


此塔造型奇特,國內少見,雖沒有證實創建年代,但實屬罕見古塔。2004年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