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了焦慮症會有什麼症狀?怎麼樣能康復?

晨曦5899


廣泛性焦慮有以下表現:

1、即使正常情況下也會經常出現與當時情境不符的過分擔心、緊張害怕,這種情緒一般毫無緣由。

2、出現頭暈、胸悶、心慌、呼吸急促、口乾、尿頻、尿急、出汗、震顫等症狀。
3、出現坐立不安,坐臥不寧,煩躁等行為舉止。

如何處理?

1、積極就醫,根據患者病情、身體情況等,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注意正確反饋用藥效果,聽取醫生建議!

2、心理治療:引導和幫助患者改變行為習慣、認知應對方式等。適合焦慮症患者的心理治療生物反饋治療、放鬆治療等。


快問中醫


看了上面的介紹才知道我就屬於焦慮症,其實我是抑鬱症來著,不知道這兩者區別大不大。

從17年6月開始,一直處於這種狀態,做什麼事情都沒有勁頭,沒有盼頭,脾氣越來越不好,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一點自信,哪怕是自己的優點也會覺得是缺點。一直到現在我有半年沒上班了,每天都是一個人待在出租屋裡,除了出去買必要的東西,朋友約我出去玩找各種藉口拒絕,不想找工作,然後自己也不會覺得無聊,就像是自己找了一個被大眾遺忘的角落蜷縮起來。

不過好一點的是我開始慢慢改變,不知道方法對不對,大家可以借鑑。

1.逼迫自己每天走出去。我是每天一定要讓自己出去公園轉一圈,跑步,堅持一百步,這個時候就會覺得精神百倍。

2.旅遊。這也算是自己的一個興趣吧,但是至少換一個環境會有很多不同的感受,至少心情是好的。

3.回家。回家感受家的溫暖,可能剛開始到傢什麼都不適應,但是真的一星期之後你就不想離開家了!

4.不要拒絕。無論別人找你做什麼事情(除了借錢),都不要嘗試拒絕,先答應,然後自己沒辦法就不得不去做。就像我之前不上班,朋友讓我去他公司我不去,朋友介紹工作我不去,朋友的朋友讓我幫忙我不去,可是現在好了,我答應了去朋友那幫忙,慢慢當做上班讓自己忙起來,我答應了幫朋友的朋友做兼職偶爾幫他們處理圖片等等。

其實很感謝身邊的好朋友,不會因為您的焦慮而疏遠你,感謝自己的家人,不會因為你的低落和碌碌無為而厭棄你!加油啊,朋友們!😄


攝靈魂影


焦慮症又稱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是一種很常見的精神類疾病,焦慮的情緒我們每個人應該都經歷過,考試前,面試前的緊張不安,都是焦慮的一種表現。

焦慮症的主要症狀

焦慮症屬於一種病理性的焦慮,常表現出無原因的緊張不安,經常無故的擔心,杞人憂天,當客觀問題已經解決後,焦慮的症狀仍不能減輕。終日表現出提心吊膽,恐懼和憂慮,心煩,坐立不安。還可能出現一些軀體症狀,如心慌、胸悶、口乾、出汗、震顫等等。這類患者在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經常出現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思維效率下降。


但焦慮並不意味著都是有臨床意義的病理情緒,在應激事件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可以充分的調動身體個臟器的技能,適度的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如考試前適度的焦慮,可以使考生高度集中,大腦快速旋轉,提高效率。

怎樣才能康復?

焦慮症屬於一種精神類疾病,如果確證是焦慮症,就說明您已經達到疾病的診斷標準了,讓一種疾病快速的康復,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服用藥物治療。

抗焦慮藥物,如丁螺環酮和坦度螺酮可有效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但起效比較緩慢。


抗抑鬱藥物普遍具有抗抑鬱和抗焦慮的雙重作用,因此抗抑鬱藥物也被廣泛用於焦慮譜系障礙的治療,目前國內獲首批適應症的抗抑鬱藥物中,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可用於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

苯二氮卓類藥物,如地西泮、勞拉西泮也可有效改善焦慮症狀,且起效快,但由於緩解焦慮的即時性,一旦患者在其他治療尚未奏效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對此類藥物的心理依賴和習慣性使用,因此不適合單獨使用,也不可長期使用,以免產生對藥物的依賴。


精神科小趙醫生






心理學高大夫


焦慮症有哪些症狀?應該如何處理?聽聽精神科醫生的說法。

焦慮障礙(焦慮症)有哪些臨床表現?

焦慮障礙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精神疾病,包括社交恐懼、廣泛性焦慮障礙、驚恐發作以及強迫障礙等幾個分類,所以我們常說的焦慮症其實是這其中的廣泛性焦慮障礙。

廣泛性焦慮障礙(下稱焦慮症)的特點是過度和持續的擔憂,難以控制,引起嚴重的痛苦或損害,並且發生在更多的日子而不是至少六個月。其他特徵包括焦慮的心理症狀,例如憂慮和煩躁,以及焦慮的身體(或軀體)症狀,例如疲勞和肌肉緊張增加。

我們知道焦慮症患者都存在持續的過分擔心,但大多數焦慮症患者會存在明顯的自主神經興奮表現,人們常常會感到:心悸、胸悶、氣短、發抖、出汗、尿頻等表現。許多人抱怨睡眠不好,疲勞和放鬆困難。通常報告頸部,肩部和背部的頭痛和疼痛。具有這些症狀的患者常常會反覆到醫院求治,十餘次甚至數十次的做相應輔助檢查,即使醫生反覆告知其身體健康也無法解除患者的顧慮。

焦慮症該如何正確處理

首先焦慮症的本質是患者的錯誤認知,任何讓其感到焦慮的事情在其它人看來是沒有任何焦慮屬性的。所以如果能改變患者的錯誤認知,是可以直接改變焦慮情緒的,也就是說我們的認知行為心理治療(CBT)是非常適合焦慮症的治療的。


當然,對於急性焦慮還是要應用藥物治療,抗焦慮藥物治療主要包括SSRI(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等)以及丁螺環酮、坦度螺酮。對於有軀體不適感的焦慮症也可以選用雙通道的SNRI,對於焦慮症患者的軀體不適症狀有很好的效果。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於焦慮症自我認知的改變很有必要,希望我們都能戰勝焦慮,謝謝關注!


我說精神


首先,焦慮症和焦慮情緒不一樣,我們平時遇到重大事件,或者等待一些重要結果時,經常會體驗到的緊張,擔心,心跳加快,坐立不安,手心出汗,發抖,莫名的疼痛,腸胃功能紊亂等情緒和軀體的反應,這些並不是焦慮症,而是正常的焦慮反應。


正常的焦慮情緒可以採取一些放鬆的方式來應對和處理,例如:深呼吸,冥想,出門散步,鍛鍊等等,目的就是把注意力轉移走。一般可以緩解普通的焦慮。


只有焦慮反應超出正常水平。例如:對很普通的事就會過分的擔心,或者對引起緊張的場景產生了過度的反應,從而嚴重影響了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當嚴重程度達到一定的診斷標準才算是得了焦慮症。焦慮症的診斷必須由正規醫院精神科醫生來給出。


簡單來說,當焦慮給你帶來的影響比較嚴重,且持續超過2周後,請第一時間就醫。如果還在可控範圍內,影響也不厲害時,可以先採用自我調節的方法,或者用一些專業的心理治療的方法。例如:正念認知療法,認知行為療法,或者找心理諮詢師做一對一諮詢。


健心家園App


你好,我曾經是一名重度抑鬱症患者,現在完全痊癒了,抑鬱症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說說我的治癒過程與感受。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你可能就抑鬱了。

情緒方面:一天24小時,除了睡覺的時間,都處在負面情緒中,持續幾天,都無法改變,抑鬱、焦慮、恐懼、自卑、自責,不想、害怕與人交流等。

身體方面出現軀體症狀: 胸悶、氣短、乏力、心悸、頭暈、頭痛、耳鳴,胸口或胃部位置像有塊石頭一樣的感覺,思維能力下降、反應遲鈍、頭腦緊繃,注意力難集中、語言能力差,記憶力下降等問題。

睡眠方面: 出現入睡困難、睡眠淺、易驚醒、早醒,失眠等睡眠問題。

說到治療抑鬱症,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吃藥,但一旦停藥,抑鬱症就復發,並且一次比一次嚴重,自己越來越痛苦,可還是堅持吃藥,似乎吃藥成了唯一的選擇。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吃藥治不好抑鬱症。抑鬱症是心理疾病,心病必須心藥醫,要想徹底治癒,必須從抑鬱症的根本原因入手。

抑鬱症是因為本身能量狀態變低了,思想中存在錯誤思想,如果不從這些方面來轉變,真的,抑鬱症可能真要跟你一輩子了。

很多人說,走出抑鬱症,走出必須從思想上徹底出來,才叫走出。

我本人親身體會,靠吃藥,好不了!

真心希望你能早日走出來!





用戶56049696419


焦慮症是一種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於精神壓力大、思想負擔重或神經衰弱等方面的問題造成的煩悶、焦躁等。而神經官能症分為心臟神經官能症,胃腸道神經官能症,以及顱腦神經官能症這3種,是調節器官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所致,器官本身並沒有病變。神經官能症多發生於脾氣暴躁和性格憂鬱的人群。建議學會放鬆和緩解焦慮,改變自己的性格控制自己的情緒。


農村楊八妹


焦慮症已經成為困擾現在很多人群的一種心理性疾病,當出現焦慮症的時候人體的一些正常生活狀態會產生一些明顯的變化。

1.廣泛性焦慮。這種症狀一般是焦慮症患者存在最為廣泛的一種狀態,比如說有可能會出現一些情緒變化、植物神經異常、運動性不安等等。

情緒症狀。一般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缺乏誘因的情況下出現一些與周圍環境完全不相適應的情緒變化,比如會突然地出現一些緊張、害怕或者是異常的興奮等等,這種情況都屬於情緒症狀。

植物神經症狀。一般是一些非情緒的變化,比如說出現一些眩暈、胸悶、呼吸不順暢、心悸、口乾舌燥、尿頻、出汗、震顫等等身體方面的一些問題。

運動性不安。比較常見的比如說坐不住、坐臥不寧、坐立不安、出現明顯的心情煩躁,特別難以心情平靜等等。

2.急性焦慮。一般是突然出現的一些焦慮症狀,主要包括瀕死感或者是失控感,一般會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同時出現。

比如說在日常的生活中這種焦慮症的患者可能與正常人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但是當面對一些特殊的環境,比如說幽閉的空間有可能患者就會突然的出現極度恐慌,體驗到瀕死或者是失控的一種感覺。當這種症狀出現一般會伴有明顯的周神經系統症狀,包括胸悶、心悸、出汗、全身的一些瑟瑟發抖。

除了這種常見症狀外,還有一些其他症狀比如說長時間的失眠、食慾不振這些也是屬於焦慮症的一種症狀。


家庭醫生名醫在線


現社會,人們的壓力大,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也是讓人喘不過氣,壓抑久了,就會胡思亂想,內心無法平靜、患得患失。

一旦焦慮,對任何事情都會緊張,腦子裡時刻緊繃,看什麼都不樂觀,不但影響人的身體,也會影響到人的生理。

焦慮症讓人預知未發生事情的後果,通常都不好。比如:“什麼不好的事情都會讓我碰上的”;“明天開會我肯定要挨批評,因為我是最倒黴的哪個”;“什麼好事都落不到我的頭上”……

患有焦慮症最明顯表現:悲觀、緊張、恐胡思亂想。

那麼要怎樣調節呢?對待一般的焦慮,其實方法很簡單,放鬆心情、看待問題要樂觀、對待任何事情盡力就好、努力就行,其他順其自然,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有人說:“人生就是折磨,想過好就要全靠自我。”自我開導、自我娛樂、自我調節、自我鼓勵、自我批評、自我昇華……

遇到實在超出個人能力範圍內的事情,那就索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當然,焦慮症嚴重的人,一定要接受有關方面的治療,身體出現問題和心理出現問題一樣要重視,我們都要正確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