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能放棄所有領土,為何獨獨不肯放棄科索沃?

劉軍


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在前南斯拉夫體現得淋漓盡致。塞爾維亞實際上一寸土地都不願放棄,無奈國力潺弱,成為案板上魚肉,任人肢解。

想當年,南斯拉夫在冷戰時期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蘇聯社會主義老大哥保持距離,遊離於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之間,既不親蘇,也不親美,成為東西方拉攏的對象,鐵托一時也成為政治猛人,成為不結盟國家的代言人。

冷戰結束後,和俄羅斯同為斯拉夫人的親緣關係給南斯拉夫帶來的是無盡的煩惱。美國等西方勢力在東歐鉅變後,就盯住了南斯拉夫這塊富饒的土地,他們打著人權、民族自決權的旗號,開始肢解南斯拉夫。這樣經過幾場血腥的戰爭,先是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波黑,最終從南斯拉夫分裂出來。只有黑山與塞爾維亞組成南斯拉夫聯盟,可惜好景不長,黑山最終也從南分離,就變成了今天的塞爾維亞共和國。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西南部阿族為主的一個自治省,在西方的挑動下,阿塞兩族的矛盾升級,武裝衝突不斷。1999年3月,北約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對南斯拉夫實行78天的狂轟爛炸,標榜“為了和平而使用武力是合法的”。迫使南聯盟宣佈全面履行安理會決議,從科索沃撤軍,由國際社會派員監督,科索沃僅在名義上屬於塞爾維亞。

科索沃從表面上看,是美國為首的北約與塞爾維亞的直接戰爭,實質上是西方開始有步驟地遏制俄羅斯,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俄羅斯加入西方大本營的夢想被徹底擊碎。如果塞爾維亞繼續肢解,不僅讓塞爾維亞國將不國,在歐洲無立足空間,也使俄羅斯在中東歐的勢力範圍消失殆盡。所以俄塞保持著傳統戰略聯盟,共同對付科索沃獨立,使科索沃至今仍處於尷尬境地。


胡家成hujc


首先問的問題有點歧義,塞爾維亞沒有放棄任何土地,何來放棄所有土地之說。

我猜測提問者想問,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塞爾維亞其他5個國家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關係,為什麼2008年公投宣佈獨立的科索沃,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呢?

首先我們得理清楚,南斯拉夫雖然是一個國家,但是他們是由6個加盟國組建而成。南斯拉夫“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的美譽。

既然南斯拉夫本來就是6個共和國搭夥過日子,後來過不下去了,散夥,也很正常。這就解釋塞爾維亞為什麼和散夥的共和國建立正常關係。

但是科索沃確不同。

1、科索沃地區自古就屬於塞爾維亞的領土;

2、塞爾維亞民族的發源地在科索沃;

3、塞爾維亞古首都也在科索沃地區;

4、如果承認科索沃獨立,會形成連鎖反應,其他有獨立傾向的地區是否會效仿。

基於以上四點原因,就很容易理解塞爾維亞為什麼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





上帝看地圖


問題裡邊暗含著將塞爾維亞等同於前南斯拉夫了,如果說俄羅斯可以大致等同蘇聯,那塞爾維亞的體量絕對不能夠等同於前南,塞爾維亞只是前南眾多加盟共和國之一,在裡邊沒有絕對的面積和人口優勢。塞爾維亞於其他共和國相比,並沒有什麼優勢,不像俄羅斯在蘇聯內一騎絕塵,俄羅斯可以繼承蘇聯,而塞爾維亞並不能。當年分裂後,那時候塞爾維亞加黑山組成的南聯盟想繼承前南在聯合國的席位,但是西方主導下,否了,讓其重新加入,就很好說明了這個問題。

其實,塞爾維亞雖然不能繼承前南斯拉夫席位,但是也不是說想放棄所有領土,在南斯拉夫解體後的一些列戰爭中,塞爾維亞都參與其中,波黑戰爭中支持塞族人,克羅地亞戰爭中也是如此,這都表明塞爾維亞並非想放棄這些地方,尤其是同族之地,但是奈何形式比人強,沒佔到便宜。而科索沃地區本身就是塞爾維亞之一部分,當然也不想放棄。

不過,科索沃不同的一點是該地區90%以上是阿爾巴尼亞族,而非塞爾維亞族。這一地區的人在南斯拉夫解體後離心傾向很大。不恰當比喻科索沃之於塞爾維亞,好比車臣之於俄羅斯。但是不同的是,俄羅斯有本事花血本牢牢按住車臣,而西方也不敢說什麼。而科索沃,塞爾維亞也沒有絕對優勢,西方也是直接武力干涉,造成了科索沃實質分立的事實。

國家小了,國家弱了,都是悲劇,唯有努力發展,變得強大,別人才不敢怎麼樣。國家如此,人何嘗不是,與大家共勉之。


北玄武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自蘇聯解體後,世界上最慘的國家就是南斯拉夫了,當時強大的南斯拉夫,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先後一分為七,支離破碎,分成了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馬其頓、黑山、科索沃等7個國家。

而塞爾維亞作為主體國家,先後承認了斯洛文尼亞等六國並與其建交,但是至今都不肯放手科索沃獨立,那麼塞爾維亞為什麼堅決不肯放棄科索沃呢?這就得從科索沃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進行梳理。科索沃位於巴爾幹半島內陸,面積只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180多萬,整個體量只有我國一個地級市大小。在南斯拉夫時期,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的一個自治省,主要是阿爾巴尼亞人居住,信仰伊斯蘭教,從1991年開始,其他聯邦主體先後獨立建國,而塞爾維亞最終也是欣然接受,並且跟他們都建交了。但是科索沃在2008年通過科索沃戰爭獨立之後,塞爾維亞卻死活不承認,也不跟其建交,塞爾維亞還是不肯放手,甚至有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保住科索沃的架勢。很多人不明白,像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黑、黑山、馬其頓等每一個都比科索沃要富裕,要重要。為何塞爾維亞反而都願意放棄,但是小小科索沃為何塞爾維亞卻堅決不讓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有四個字,那就是“祖宗之地”。從本質來看,雖然科索沃土地小,人口少,微不足道。但是科索沃這片土地,卻被譽為塞爾維亞人的發源之地,也就是祖宗之地,相當於我國的河南,地位非常重要。而且在古代科索沃地區,主要是塞爾維亞人,只是後來信仰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進入。因為穆斯林的生育能力,這些人到來之後,逐步改變科索沃的人口結構。而且經濟也變得很是落後,於是逐步被阿爾巴尼亞人擠壓,塞爾維亞人搬離科索沃,這個祖宗之地就徹底換民族了。雖然如此,塞爾維亞那是一隻耿耿於懷的,在南斯拉夫時期,試圖通過移民塞爾維亞人,奪回這片土地,但是最終被穆斯林打了回來。現在科索沃的首府普里斯蒂納,那是塞爾維亞的故都,塞爾維亞看到此,那都是錐心之痛。所以無論如何塞爾維亞日子不過了也不敢放棄祖宗之地,否則那不就是民族罪人了嗎?

關於科索沃的歸屬問題,塞爾維亞族和阿族各有各的說法。塞視科索沃為塞爾維亞民族的發祥地和文化搖籃,因為塞族在12世紀就在這裡建立了自己最強盛的國家,而阿族人只是在奧斯曼帝國入侵和塞軍敗退北方後才大量遷入的。阿族人則堅持認為,公元前4~5世紀在科索沃居住的原始部落伊利里亞人是阿族人的祖先,因此,科索沃自古以來就是阿族的領土。主觀的政治劃分造成不同民族、宗教和文化的激烈衝突,造成了科索沃地區塞族和阿族激烈的對立。

科索沃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科索沃於2008年2月17日通過獨立宣言,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目前獲得了108個國家的承認。2010年7月22日,國際法院就科索沃案發表諮詢意見,認為科索沃2008年2月17日宣佈獨立"不違反國際法"。2016年8月5日,科索沃首次參加奧運會。2018年12月14日正式建軍。


    山外山FJH


    提問者應該還年輕吧?6070後都應該知道: 南聯盟不同於蘇聯,南聯盟類似於捷克斯洛伐克。不同於捷克斯洛伐克的是,南聯拉夫長期受克羅地亞人鐵托統治,在鐵托統治南斯拉夫時有意削弱塞爾維亞,行政區劃上留下了糊塗帳!前蘇聯,雖然赫魯曉夫當年把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可俄羅斯不同於塞爾維亞,說拿就拿回來了!


    pooqqq


    什麼叫塞爾維亞放棄所有領土?塞沒有放棄過一寸領土,那些是南斯拉夫別的加盟國,只是塞讓一個個小兄弟分家走了。科索沃不一樣,直接就自己的一部分,自己的手、腳,能割掉嗎?


    nkgt007


    斯拉夫人分南斯拉夫,西斯拉夫,東斯拉夫,其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祖興之地,龍興之所,因歷史原因讓阿爾巴尼亞族人越聚越多,反之塞族人就越少,讓科索沃獨立不合理不合法,等於挖了塞族人龍脈。如獨立是塞族人悲哀。大方面講是斯拉夫人悲哀,南斯拉夫一分好幾塊,形同水火,東斯拉夫以俄毛子為代表,其與烏克蘭,白俄羅斯,三兄弟語言血統分異幾乎一致,老毛與烏克蘭有如仇人。西斯拉夫以波蘭為代表。幾乎一邊倒舔美,其與老毛有如不共戴天仇似。世界上有兩大文明民族是失敗且悲哀的,一是斯拉夫族系,二是阿拉伯族系。都是窩裡鬥,炮火連天半世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