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餐飲業,為什麼說麥當勞、肯德基才是贏家?

春節過後,餐飲業遭受了嚴重的衝擊。甚至,連西貝、九毛九這樣的知名餐飲企業,也開始對著媒體爭相賣慘。

毫無疑問,疫情下整個餐飲行業都很難。

但是,我們也發現,作為在全國擁有數千家門店、十幾萬員工的麥當勞和肯德基,不僅沒有加入到這場賣慘的行列之中,反而趁著全國餐飲門店集體休市繼續開門營業。

疫情下的餐飲業,為什麼說麥當勞、肯德基才是贏家?


由此成了整座城市裡,唯一可以光顧的餐廳!

不過,由此也引出一個疑問:

為什麼麥當勞、肯德基不畏懼疫情,敢繼續營業?為什麼面對十幾萬員工的薪酬支出,麥當勞、肯德基沒有任何的賣慘?

01

“無接觸配送”

體現對衛生的自信,彰顯對消費者的責任

在過去,儘管數次爆出肯德基、麥當勞這些洋快餐存在衛生問題,但在消費者的心裡,還是會將其貼上“安全品牌”的標籤。

甚至在國人消費者心裡,肯德基、麥當勞依舊是最安全的品牌!

既然如此,那麼就得有“最安全”的擔當。


疫情下的餐飲業,為什麼說麥當勞、肯德基才是贏家?


1月30日,肯德基宅急送在全國範圍內推出“無接觸配送”;並且從2月1日起,肯德基餐廳也開始試點“無接觸點取餐”服務。

與此同時,麥當勞也升級“麥樂送”,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

不僅如此,麥當勞還採取了六大防疫舉措,力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的餐飲環境。比如全員測溫、佩戴口罩、餐廳消毒、加強洗手、餐箱管理、配送“放心卡”等等。

也就是說,麥當勞、肯德基作為在全國範圍內,不僅最早推行“無接觸送、取餐”的服務,而且還最早採取“配送放心卡”這樣的防疫措施。

這意味著什麼?

一方面,疫情期間公開營業,顯示出了其對衛生清潔和疫情防治的信心,對消費者安全用餐的承諾;另一方面,在全社會的餐飲門店都紛紛關門休市的背景下,無論是開門營業還是免費送餐,都體現出了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面。

當然,靠著疫情期間的“頂風作案”,也進一步加深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安全、健康”屬性!

02

加碼線上業務

拓展到店消費賦能線下

儘管麥當勞、肯德基的線下門店一直都處在開門營業的狀態,但受到疫情影響,光顧門店的消費者卻大幅減少。

該怎樣才能增加門店的消費呢?

答案是:通過電商平臺引流!

疫情下的餐飲業,為什麼說麥當勞、肯德基才是贏家?


以肯德基天貓旗艦店為例。

打開首頁,我們就能夠看到“美味歡聚餐(2-3人)、吃狂狂歡餐(3-4人)”的菜品組合,並且顯要位置標註“比單品總價省54元”這樣的字眼。

試想,當你正宅在家為全家吃啥發愁時,猛然看到這樣的促銷信息,不會砰然心動嗎?

如此一來,便達到了為品牌引流的效果。

可能有人會問,這樣的促銷組合不會對產品的定價造成衝擊,影響企業的利潤嗎?

讓我們看肯德基是怎麼做的。

一方面,肯德基規定購買後的優惠券有效期只有7天;另一方面,由於品牌銷售的是組合產品,即在產品搭配的時候就已經考慮了不同產品之間的毛利率。

更何況,通過定位消費者周邊的門店,吸引其到店消費,即便有所折扣和讓利,對於品牌來說也有足夠的利潤空間。

另外,除了套餐組合之外,肯德基還推出了“吃貨屯上癮”活動,即將主要菜品以“4份、8份、10份、20份”的方式銷售。


表面上看,每份菜品的單價有所降低,但用戶總的消費金額卻明顯增加。另外,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這些購買後的券碼僅180天有效。

既讓利給了消費者,又增加了品牌的銷售收入。

而且,為線下導流的同時,也增加了最為昂貴的流動資金。

03

櫥窗展示

相當於流動廣告增加品牌曝光

還是以肯德基天貓旗艦店為例。

在店鋪首頁,除了“無接觸、點取餐”這樣的動態圖展示之外,還在滾動圖的下方,置放了一個短視頻宣傳片。

疫情下的餐飲業,為什麼說麥當勞、肯德基才是贏家?


全流程的展示了消費者進店測體溫、店員引導其手機自助點餐,等到取餐碼亮了後再自助取餐,隨後離開餐廳!

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店員和店裡的其他人員不需要發生任何直接接觸。

這能夠取得怎樣的效果呢?

一方面,只要是點開天貓旗艦店的消費者,就能夠看到該櫥窗廣告,相當於數百萬次的曝光;另一方面,通過展示線下門店,打消消費者前往線下門店的顧慮,為線下消費賦能。

當然最重要的,品牌還是希望通過口口相傳的宣傳,為產品締造起深厚的品牌美譽度。這對於非常注重品牌美譽度的洋快餐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筆重要的財富。

等到疫情結束後,這樣的社會美譽度必然會增加消費者對其的光顧。

04

總結

就麥當勞與肯德基之間來說,是一對相愛相殺多年的老朋友。但是,在此次疫情的防治面前,兩家洋快餐品牌採取的措施幾乎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兩家品牌都具有深厚的安全健康管理經驗!


疫情下的餐飲業,為什麼說麥當勞、肯德基才是贏家?

在這場疫情中,麥當勞、肯德基既增加了門店的經營收入,又相當於為品牌做了一個價值幾個億的廣告。更重要的是,還增加了品牌美譽度,並且轉化為市場銷量。

與國內餐飲品牌賣慘相比,麥當勞和肯德基無疑才是真正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