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生最好的生活状态:接受世事无常,看淡人走茶凉

小时候,总以为来日方长。

年龄越大,才越明白,人生路上,多的是世事无常。

生活很多时候就像是过山车,上一秒驶向高峰,下一秒就跌入谷底。

最美好的是时光,最无情最残酷的也是时光。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状态:接受世事无常,看淡人走茶凉

01 人生,没有来日方长

网上流行一句话:“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无常总是不期而遇,人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曾看过一个故事:

古代有一男子,小时候犯错,母亲都会打他,但他从未哭过。

后来有一天,他又犯了错,母亲打他,结果他大哭。

母亲很惊讶的问道:“以前每次打你,你都不哭,这次为什么哭了?”

他说: “以前你打我,真的很疼,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才会打我,所以没哭。 但是,今天你打我,我感觉就是在挠痒痒,一点儿都不疼,说明你已经老了,而我能孝敬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想到这些,我就想哭。”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独父母的爱是为了别离。

有时候,一场疾病的到来,就可能天人永隔;一次正常的外出,就可能再也没有回程。

人生无常,愿你珍惜值得珍惜的人。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状态:接受世事无常,看淡人走茶凉

02 无常,才是人生常态

《红楼梦》中有著名的《恨无常》一曲,“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人生也是如此,一生即便荣华富贵,也敌不过旦夕福祸、生死无常。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她的人生,伴随着北宋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前半生无忧,后半生凄苦的跌宕起伏

李清照出身在一个官宦人家,自幼接受了比同龄人更好的教育条件。

在文学才能上和性情修养上,早早就崭露头脚,成为了一个既能饮酒作词,又有政治见识的一个奇女子。

在那个婚姻不能自由的时代,她的婚姻相对来说是圆满的。

因为偶然的相遇,才子佳人,一见倾心,于是,李清照遵从自己的内心,嫁给了赵明诚,从此便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婚后,志趣相投的两人,互相切磋诗词歌赋,收集古董文物。

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俩的爱情就是真正的三观一致、门当户对,如胶似漆。

然而,北宋动荡不安局面,这种两情相悦的幸福生活并没能维持多久。

在靖康后,李清照失去了丈夫,战乱之中她居无定所,在最无助的时候,又嫁给张汝舟。

但张汝舟看重的只是李清照夫妇此前收藏的的珍宝古玩,这些宝贝骗得手后。他的本性就露了出来。

对李清照这样一个弱女子,甚至到了拳脚相加的地步。

李清照看清真面目后,坚持与丈夫打官司,最终结束了与张汝舟那不到百日的婚姻。

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上帝给了你一颗糖,又甩了你一巴

掌”的起落人生。

而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已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吗?

本以为事业会如日中天,没想到却中途夭折;

本以为友情会坚不可摧,没想到却渐行渐远;

本以为余生会长相厮守,没想到却天壤两别;

本以为会幸福到老,但无常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

太多的无常,充斥在我们中间。

而我们,只有懂得无常,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能经过人生的荒凉,到达内心的繁华。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状态:接受世事无常,看淡人走茶凉

03 面对无常,最好的状态是随遇而安

林清玄如是说:“乐来欢喜,苦来甘愿。”

面对人生起伏,最好的状态就是坦然看待,并从中获得感悟与成长。

很多人喜欢苏轼,大概就是因为他在命途多舛的人生当中,仍把每个今时今日都过得快意淋漓。

在杭州做太守时,他在西湖边,望着满塘荷花,写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美景写的惟妙惟肖,让其住进了后人的心里。

父母妻子相继离世,他又因为一首诗,被人陷害入狱,之后就是无休止的贬谪生涯。

吃糠咽菜,四处漂泊,即使如此狼狈不堪,他还是对自己说:“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官场仕途的坎坷和不顺,人世间的风风雨雨,他已悉数经历。

就这样,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他都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感受和热爱,以坦然地心态,在风雨中活出了精彩的人生。

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这句被很多人拿来作为座右铭的话,说的就是应对无常最好的方法。

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才可以在这无常的世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状态:接受世事无常,看淡人走茶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