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預計建造六艘,舷號CB1—CB6,實際只完成兩艘。第三艘夏威夷號最終未能完成,因為戰爭早已結束。

阿拉斯加號重型巡洋艦的首艦阿拉斯加號和第二艘關島號分別於44年6月17日和44年9月17日服役,加入太平洋艦隊對日作戰。

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原來是設計為巡洋艦隊的領艦,對手是日本的重型巡洋艦,因此擁有較強的火力、機動性和高級的指揮性能。昂貴的造價與衣阿華級差不多,但裝甲防護相差懸殊,只能抵禦日本重巡洋艦的主炮。

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阿拉斯加級重型巡洋艦是在20世紀30年代末,美國得知日本正在建造新型超甲巡“秩父級重型巡洋艦”時,為了與之抗衡而進行設計製造。因此,阿拉斯加級裝備了三座三聯裝十二英寸主炮,火力遠高於一般重型巡洋艦的八英寸火炮,同時安裝了輸出功率高達150000馬力的鍋爐,這使得阿拉斯加能夠跑出32節的高速。

無論從主炮口徑、裝甲厚度、航速三方面來看,阿拉斯加級都與其他國家的戰列巡洋艦相比設計參數都近乎一致,故此阿拉斯加級也會被分類為戰巡。

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1942年3月美國海軍發現自己對戰列艦、戰列巡洋艦和其他大型水面主力艦的需要,遠不如對護航艦船和兩棲作戰艦艇迫切。

為了節約鋼鐵和造船人力資源,1942年5月,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後四艘,衣阿華級高速戰列艦的後兩艘,以及五艘蒙大拿級大型戰列艦的建造計劃擱置。

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1943年5月美國海軍根據作戰需要決定繼續建造阿拉斯加級的第三艘“夏威夷”號,於1943年10月開工,其他的大型主力艦的建造計劃則在1943年取消。

由於二戰結束,夏威夷號的建造工作在1945年11月3日艦體下水之後就被無限期擱置,當時的完工程度為82%。

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阿拉斯加級最初作用是獵殺日本的重巡,因此阿拉斯加級在火力和防護上與日本重巡相比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阿拉斯加級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防空巡洋艦”。

重巡殺手!無奈英雄無用武之地,建造完畢後便淪為了大型工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