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天理”二字的解釋入手,淺談古代中國哲學的發展與變化

”是一個從先秦時代就出現的哲學範疇,被無數哲學家使用。我們至今還常說出“理所當然”、“天理昭彰”、“天理難容”等成語,可見“理”已經成為中華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符號。

從基本字義的角度來看,理大致有兩層意思。《說文解字序》中說:“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說明“理”的第一層意思類似於“質”,是指某一事物的根本內涵。古人通過事物表面的紋理來對其進行分類,久而久之,紋理之“理”也就變成了事物本質的意思。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有的理,此所謂“分理”;

此外,我們認識事物,就是要抓住它的本質,明白其中的分理,而事物之理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並非雜亂無章,就如紋理具有輪廓一樣,必然呈現出一定的“條理”性,這便是“理”在哲學中的第二層含義。

從“天理”轉向“心”和“良知”

到了南宋時,儒者們專講倫理、忽略了物理,朱熹就牽強附會地說蜜蜂螞蟻也有君臣、虎狼也有父子,都有個倫理在那,程顥的體系已經被扭曲了。

在程顥的體系裡,他把宇宙視為一個人的身體,將宇宙中的萬物(包括人)視為各種不同的器官。天理就如血液一樣充斥於全身,每個器官都分得了它。但是

自以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眼睛也持有同樣的看法。心認為只有流經它的那部分血液才是天理,其他的都不是;眼睛也站出來互相爭辯,最後所有器官都達成這樣一種共識:只有流經自己的地方才有天理,並且不存在一個最高的天理。於是陸王心學就誕生了。

按程顥的邏輯,應是說“宇宙如我身,我身具天理,手足有分殊,或為倫理或為物理”,陸九淵則直接說“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天理”。“理一分殊”的思想已經被心學摒棄了,就像那個自稱“只有流經自己的血液才是天理”的心一樣,心學認為只有人類才有天理,這個天理就凝聚在心中。用陸九淵自己的說法,就是“道心為天理”。

從對“天理”二字的解釋入手,淺談古代中國哲學的發展與變化

陸王心學重新確立得了“天理”的主觀維度

陸九淵的哲學體系實現了“天理”向“心”的過渡。在明朝,王守仁也通過龍場悟道,提出自己的天理論,他說:“良知只是一個天理”、“天理即是良知”。這樣,就在程顥已經統一兩漢“天理”的矛盾之後,陸王又倒回鄭玄那裡去,將“天理”視為人的本性、良心,摒棄了客觀維度,只保留主觀屬性。

結語

從“天理”二字的解釋來看,中國哲學史的發展就像一個上升的螺旋

普通人說的“理”只停留在個別、字義之上,是第一個正題;

莊周和韓非等先秦思想家將“天理”上升為普遍原則,是第一個反題;

西漢人揚棄了諸子的天理論,用特殊的事物“禮”來詮釋它,使其從抽象轉向具體,兼顧了普遍性和個別性,上升到特殊性

階段,成為第一個合題;

東漢的鄭玄又對禮進行否定,把“天理”從客觀的禮變為主觀的“天性”,是第二個反題;

北宋的二程與朱熹提出“得於天而具於心”,用“理一分殊”的框架,將“禮”和“性”兼容起來,消除主客觀的差別,是第二個合題;

陸九淵與王陽明覆興了鄭玄的“天性”,用心和良知來詮釋天理,重新回到主觀維度中,是第三個反題。

中國哲學史就是在這種否定之否定的規律中不斷髮展、變化以及上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