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10萬,號稱“蔬菜之鄉”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於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縣級壽光市來說,人口超110萬,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號稱“蔬菜之鄉”。在歷史上,該地區於西漢時期建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10萬,號稱“蔬菜之鄉”


首先,縣級壽光市隸屬於山東省濰坊市。在地理位置上,壽光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渤海萊州灣南畔。東鄰濰坊市寒亭區,西界廣饒縣,南接青州市和昌樂縣,北瀕渤海。介於東經118°32′—119°10′,北緯36°41′—37°19′之間,縱長60千米,橫寬48千米,海岸線長56千米,總面積2072平方千米,佔山東省總面積的1.43%。作為“蔬菜之鄉”,縣級壽光市一帶農業設施農業,是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發祥地。世界第一部農學鉅著《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就曾生長於此。就縣級壽光市的歷史來說,境內現已發現北辛、大汶口、龍山等古文化遺蹟150多處。夏朝時期,該地區屬斟灌國。商朝時期,該地區是逄伯陵的封域。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10萬,號稱“蔬菜之鄉”


到了西周時期,今山東省壽光市一帶屬紀國。紀國,國都紀,位於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的西南岸的今壽光市。壽光、萊陽和煙臺等地有出土紀國銅器。春秋戰國時期,今濰坊市壽光市一帶屬齊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縣級壽光市一帶為劇縣、益縣,屬齊郡。西漢,漢文帝后元十六年(前148年),正式設立壽光縣,屬青州北海郡管轄,自此史書始見壽光縣之名。由此,對於該地區來說,自西漢時期建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了。東漢時期,壽光縣屬青州樂安國。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壽光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彼時,壽光縣隸屬青州樂安郡。西晉建立後,壽光縣隸屬青州樂安國。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10萬,號稱“蔬菜之鄉”


進入到南北朝時期,無壽光縣名,在今縣級市一帶有隸屬青州北海郡的劇縣、隸屬青州齊郡的益都縣、隸屬青州樂安郡的博昌縣以及南朝宋僑立的隸屬冀州河間郡的南皮縣、樂城縣。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小。公元586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恢復了壽光縣這一建制,隸屬青州北海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於壽光縣南設立閭邱縣。大業初,撤閭邱縣,併入壽光。此後,壽光縣境域基本趨向固定。唐朝這一歷史階段,壽光縣隸屬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北宋建立後,壽光縣隸屬青州北海郡,南宋時期屬山東東路益都府。


山東省一縣級市,人口超110萬,號稱“蔬菜之鄉”


最後,元朝建立後,壽光縣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壽光縣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取代明朝後,該地區屬山東省青州府。到了1914年,壽光縣屬膠東道。1928年,壽光縣直屬於山東省。1981年,壽光縣屬濰坊地區。1983年,濰坊地區改稱濰坊市,壽光縣屬之。1993年,撤銷壽光縣,設立縣級壽光市。就縣級壽光市,直屬於山東省,由地級濰坊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壽光市總面積達2200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111萬人。對於有著“蔬菜之鄉”之稱的壽光市,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