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看看臭名昭著的靖國神社裡內部是什麼樣,圖九讓人很憤怒


靖國神社的第一門大鳥居。鳥居代表神域的入口,用於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鳥居通常是木質結構,不過靖國神社的鳥居是由銅鐵製造的。靖國神社的大鳥居於1921年建造完成,二戰後期,日本在戰場上的戰事吃緊,物資匱乏,於是他們將一切能用的都用在戰爭上,這個銅鐵門在1943年也被拆了融化造武器,照片中為1974年重建。

大鳥居前“靖國神社”的石碑。靖國神社的前身是“東京招魂社”,主要是為了紀念“戊辰戰爭”中為恢復天皇權力而犧牲的軍人,1879年改名為“靖國神社”,此後由日本軍方專門管理。

“下乘”。到了這裡也就不能夠乘坐交通工具了,騎馬的要下馬,坐轎的要下轎,以示對“亡靈”的尊重。

這堵矮牆上有許多洞,上面鑲綴著當時日本從海外各處戰場帶回來的石頭,名字就叫“戦跡の石”,也就是“戰跡之石”,他們以此種方式來紀念侵略戰爭,可見其掠奪別國的野心。

靖國神社的拉達賓諾德·巴爾顯彰碑。拉達賓諾德·巴爾是印度的法律學者、律師。他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印度代表。巴爾認為是次裁決是不公平的,他寫下了數十萬字的判詞,雖然他承認日軍有進行屠殺,但是他亦認為這只是勝利者對戰敗者審判,他的最終判決所有十一名甲級戰犯沒有罪。日本人為其立碑,足以顯示他們不認為戰爭有錯的事實。


靖國神社“拜殿”。“拜殿”建於1901年,是整個“靖國神社”最大的建築。殿前屋簷垂下巨幅布幔,上繪有日本皇室專用的菊花徽章。這裡供奉著包括東條英機在內的14名日本甲級戰犯,一千多乙、丙級戰犯的牌位,是日本“拜鬼”的地方。

這張牆上貼滿了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戰爭中死去的日軍士兵,其中很大一部分參與了侵華戰爭。像東條英機、松井石根這些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戰犯都在這裡面。日本戰敗後將這些戰犯世代供奉,為其招魂,如此反省,可見他們並沒有認識自己的罪行。

二戰期間日本的國旗和軍旗。上面都寫著“武運長久”,除此外還有很多細小的簽名,這些都是日軍出征前當地民眾鄉親為祈禱戰爭勝利籤的名字。可見當時日本全國上下對於戰爭的態度,在極端軍國主義思想的支配下每個人都在支持侵略戰爭。


靖國神社內的“招魂碑”。畫面中能看到一個日本老頭正在哭著祭拜。日本戰敗後,日軍以及很多日本民眾並沒有認真反省戰爭中犯下的罪行,甚至為當年的侵略罪行翻案。在靖國神社中就放映著關於二戰歷史的視頻,日本人將侵略說成是解放亞洲人黃種人的戰爭。與德國相比,日本人對戰爭毫無反省,軍國主義思想一直籠罩在日本上空陰魂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