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天下第一陵”的黃帝陵到底是個什麼樣?


我們中華民族都自稱“炎黃子孫”,“炎”指炎帝,“黃”指黃帝,炎黃二帝被稱為中華始祖。傳說在中國遠古時期,有熊部落的軒轅氏和姜姓部落的神農氏打敗了其它所有部落,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後來軒轅氏又打敗了神農氏,一統所有部落,漸漸融合成華夏族。這位軒轅氏,便是帶領大家種五穀,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醫學的人文初祖——黃帝。

《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橋山。”所以如今這位於陝西黃陵縣城北一公里處橋山的“黃帝陵”也被稱為“天下第一陵” 。黃帝陵景區分為軒轅廟和黃帝陵兩部分。過了沮水上66米長的軒轅橋,眼前便是有著95級石階,寓為黃帝“九五之尊”的龍尾道。

由龍尾道向上即達軒轅廟山門。黃帝死後,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人文初祖的懷念,便在橋山起冢為陵,歷代祭祀黃帝的活動從未中斷。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稱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故在橋山西麓建起了“軒轅廟”,其後漢武帝親自祭祀黃帝陵。


從軒轅廟到黃帝陵上山處有一段不短的路,可以步行,也可乘坐收費的電瓶車,往返20元/人。不過即便是坐車也依舊要登上277個石階的陵道和神道,畢竟這是“祭祖”。

登陵道途中有一隻黃帝陵的守護神天黿神慧。傳說天黿是華夏族古老的圖騰,是一種神異的龍,背有“河圖”,知天地鬼神,萬物興衰,可視為先知。黃帝在崑崙山遇神龍天黿,名謂“白澤”,封其為守護神,是智慧力量和王權的象徵。

距黃帝陵約200米的神道旁,樹立著一座明朝嘉靖年間樹立的下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馬”。古代山路崎嶇,謁祖祭陵者多騎馬坐轎,行至此處,均要下馬下轎,整理衣冠,平靜心情,恭行至陵前。

東門進入陵園,左側是一座24米高的夯築高臺,始建於西漢元封元年。臺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三十七年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漢武帝劉徹北征朔方,凱旋後,為誇耀武功,祭告祖先,于歸途經黃帝陵時祭祀。為使自己長壽成仙,便令18萬兵士於此起土築臺,翠柏圍之,上臺祈仙。因此後人也稱此臺為“祈仙臺”,民間有“登臺一次,增壽一年”之說。

“祈仙臺”後是欞星門。欞星門象徵天門,多用於陵寢、宮室、壇廟之中,是一種王制的象徵。還有一種說法,過了欞星門,便是冥界。也就是說,這之後便是黃帝陵冢了。


黃帝陵冢前為祭亭,亭中置一石碑,上刻“黃帝陵”三個大字,為郭沫若受毛爺爺囑託於1958年5月手書的,我們在進大門時看到標識碑中間的“黃帝陵”也是這三個字。從古至今,每年的清明、重陽祭祀大典多在這裡舉行。黃帝陵前,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後還立有一塊石碑,上書“橋山龍馭”四字,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這裡乘龍昇天的。昇天時,人們不捨得他離開,從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寶劍等埋葬此處,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懷念。

再往北,是一座聳立於橋山之巔的龍馭閣。龍馭閣處地海拔994米,是黃帝陵陵區的最高點。漢代式閣樓高五層,約20米。閣內牆壁上有《黃帝誕生》、《部落崛起》、《賜姓建宗》、《修德振兵》、《造舟楫、興醫藥》、《播五穀、務農桑、製衣冠》、《別尊卑、定禮樂、創官制》、《橋山龍馭》、《人文初祖》等主題畫。

登上龍馭閣可鳥瞰黃陵縣全貌,整個縣城被一望無際的蔥鬱松柏所環抱,氣勢磅礴,真是好一處風水寶地!

在黃帝陵祭拜好我們的始祖黃帝,我們回到軒轅廟。進門處便是號稱黃帝手植的軒轅柏,被譽之為“世界柏樹之冠”。雖然也算古木參天,但小娘子怎麼看也不像是長了5000年的。

過了誠心亭是有著非凡意義的碑亭,亭內有石碑四通。西側二通,前面為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共祭黃陵時,毛爺爺親筆題寫的“祭黃帝陵文”手跡,後面為1988年鄧爺爺為黃帝陵的題詞碑。

東側二通,前面為孫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所作“黃帝贊”詞一首:“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後面一通是蔣介石於1942年冬為橋陵改稱黃帝陵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字。此碑原立於黃帝陵墓之前,解放後被郭沫若題字碑代替,現存石碑為重刻碑。

人文初祖大殿前有“黃帝腳印石”,此石為西漢文物,腳印深約2釐米,於1956年出土於黃帝陵東南2公里的郭家窪村,是傳說的“黃帝黃城巽宮”所在地。但黃帝這腳實在也太大了,實在不能不讓小娘子相信這只是傳說。


祭祀廣場北端,巍巍矗立著軒轅殿。大殿簷下正中懸掛著著名書法家黃苗子先生書寫的隸體“軒轅殿”匾額。軒轅殿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由36根高3.8米的圓形石柱圍合成40米X40米的長方形空間,柱間無牆,上履巨型覆鬥屋頂,體現了“黃帝明堂”風貌,是炎黃子孫祭祖的“聖殿”。

軒轅殿內不設其他樓閣廊榭,體現出“大象無形”的境界。屋頂中央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取意“天圓地方”,承天接地,沐陽光雨露。到了這裡的人們一般都是這個姿勢,大家都在“聖殿”內舉著雙手接福呢。一份祝福也送給看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