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欲納女王入宮平息英軍挑釁,荒唐可笑,如當笑話看就是大錯

滿清入關統治中原,被漢人視為恥辱。千百年來的所謂漢人正統思想作怪,滿清一度被視為蠻夷番邦,不開化之外族。

然而就是這個所謂的蠻夷,在入關主政後,經過前幾世帝王的勵精圖治,出現了史上著名的康雍乾盛世的局面,如此一來,曾經被視為外族蠻夷的滿清,也以天朝上國的地位自居,有些時候都到了盲目自大的程度。


道光欲納女王入宮平息英軍挑釁,荒唐可笑,如當笑話看就是大錯


不管是個人還是一個國家,到了盲目自大,唯我獨尊,對別人不屑一顧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危險。就如清朝後半期,閉關鎖國,對外面的事物一概不聞不問,一副我天朝上國,物產豐富,除我之外都是番邦蠻夷,理你作甚的姿態面對世界,大清朝豈有不滅之理?

在西方經過工業革命後,科技急速騰飛的時候,清朝皇帝依然沉浸在天朝上國的思想之中,抱著一頂上國帽子自我陶醉。絲毫感覺不到危險在向他們悄悄靠近,而此時,天朝上國不過就是一個虛有其表的龐然大物,外華內虛,當獵手一旦靠近,只有坐以待斃的結局。

清朝經過康雍乾盛世後,傳到了道光皇帝,道光繼位之時,清朝已經開始在走了下坡路了,財力物力已經不能和之前相比,道光看到了國家的吃緊,於是開始在全國發起了節約之風,當然,道光也有值得讚許之處,在這場節約之風中,以身作則,生活節儉,甚至身為皇帝他的衣服都打上了補丁。


道光欲納女王入宮平息英軍挑釁,荒唐可笑,如當笑話看就是大錯


可惜的是,道光看到了內憂,他卻看不到外患。西方國家自從通過工業革命的發展,用科技武裝都到了牙齒後,開始向外尋找可以噬咬之物,於是他們看準了清朝這塊肥肉。

最先動起來的是英國,當英軍的艦船開到清朝沿海做試探性的挑釁時,清朝不以為然,較量之下,清朝落後的武器在堅船利炮面前頻頻吃虧,這下,道光帝才感到事態的嚴重性,可以說慌了神。

通過清軍的努力,最後還是有幾個運氣不好的士兵被俘獲帶到道光面前。這些紅髮碧眼的英國人讓道光吃驚不小,身形如此之怪,怪不得打仗這樣厲害!當聽到英國不過就是一個國土面積不及清朝一個省大的小國時,道光心裡漸漸恢復了天朝上國君主的自信,於是他以一個大國君主的口吻開始對這些士兵發問。


道光欲納女王入宮平息英軍挑釁,荒唐可笑,如當笑話看就是大錯


道光問,英國離俄羅斯有多遠?可笑,真的可笑,作為一個國君,別人都敢於向他的國家挑戰了,他還不知道對手位置所在。在道光眼裡,大清朝周邊國家皆是附屬國,對大清朝唯唯諾諾的,敢於冒犯清朝的國家只有俄羅斯,所以道光只知道俄羅斯不足為奇。

當道光從這些士兵口中得知英國不但國土面積小,而且當政的還是一個尚只有22歲的女子之後,道光終於重重地舒了口氣,頓時底氣十足,大國君主的威嚴再次在心底油然而生。在他心裡,一個二十二歲的女孩統治一個國家,而這個國家面積沒有清朝一個省大,何懼之有?


道光欲納女王入宮平息英軍挑釁,荒唐可笑,如當笑話看就是大錯


找回自信的道光甚至後來對英軍士兵說,讓他們回去告知他們的女王,大清朝物阜民豐,地大物博,女王尚處於青春,有意納入後宮,以此平息干戈!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英女王當然沒有被納入道光的後宮,人家也不屑當你什麼天朝上國皇妃,人家要的是你的白銀,要的是你的割地!最後在堅船利炮的威逼下,清王朝搖搖欲墜,一個個屈辱協議陸續簽訂,只能用賠款割地委屈求全!

然後,不可一世的大清王朝,在洋人面前再無抬頭之日,戰戰兢兢直到皇權喪盡,清朝覆滅!

清朝與英國的故事,讓我想起了前輩的《黔之驢》,從開始的“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到最後的“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道光欲納女王入宮平息英軍挑釁,荒唐可笑,如當笑話看就是大錯


英國雖然沒有斷清朝之喉,也沒有盡清朝之肉,但是從清朝身上撕下了幾大塊肉,這讓清朝痛徹心扉,卻無力反駁!

道光皇帝的無知,鬧出了這個歷史笑話,但這又不僅僅是笑話,是歷史之鏡!清朝的遭遇正應了那句話:不學習就要落後,落後就要捱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