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與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怎麼回事?

用戶1522961008183


隨著疫情控制的不斷深入,各種各樣的情況也在出現,很多朋友有這樣的疑惑,對於出現的確診病例,按要求都會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但並不是所有與其密切接觸的人,都會發生感染,甚至有時候是所有的接觸者,都沒有發生感染的情況,對於這樣的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今天就來一起探討一下。

首先想說的是,當然並非所有的新冠病毒肺炎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都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密切接觸者是否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與感染者的自我隔離措施做得如何,接觸者的防護措施做得如何,接觸者自身免疫力高低等情況,都有著密切的相關性,因此,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觸者沒有感染,是完全有可能的。

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未感染可能原因1:感染者自我隔離的好

這個事情讓我想起來我們西藏地區的唯一一例感染者的故事,據報道,該患者也是從武漢出來的,一路上他乘坐交通工具,來到西藏,最終確診入院,直至痊癒,沒有感染一個人,享受了單人在西藏治療的“VIP”待遇。對於這樣的一種行為,我們當然並不鼓勵,實際上,就算防護的在嚴密,在接觸其他人的過程中,出現病毒傳播的可能性也是無法杜絕的,但同時也說明了,如果感染者能夠注意自我隔離,儘量避免與其他人接觸,即使從武漢飛到西藏,經歷一路的路途奔波,同乘的有許多人,同樣也並不是一定會傳染給其他人員。

因此,對於出現疑似症狀的情況下,就應該積極的自我隔離,儘量減少密切接觸的情況,已經有過密切接觸的其他人,也要密切觀察相關症狀,做好自我防護和隔離。

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未感染的可能原因2:接觸者防護做的好

我們的疫情到現在,控制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好了,除了湖北省目前形勢還比較嚴峻,其他省份很多地方都已經出現新增病例0增長了,之所以能夠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效果,與大家的防護意識的大大增強還是有很大關係的。每個人都做好防護,儘量減少感染風險,是做好這場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比如說,即使家中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情況下,如果能夠積極的做好隔離,同時其他家人都有良好的防護習慣和衛生習慣,在未確診前,能夠在家戴好口罩,勤通風,施行分餐,不與疑似病患共餐,勤洗手,不用不潔淨的手觸摸口鼻,勤消毒,多注意,做到這些點,就能夠大大的減少病毒傳播的幾率,做好防護的感染者接觸者,比起不注意防護的接觸者,其感染風險當然就會大大降低。

與感染者密切接觸但未感染的可能原因3:不同個體病毒易感性不同

有的時候出現了確診患者,與其密切接觸的其他家人全軍覆沒,全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而還有很多時候,感染者密切接觸的家人中,只有其他一人或兩人被傳染,而其他家庭成員則未被感染,相信這與個人的身體素質,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性有一定的關係。

同樣是生活在一個屋簷下,有的人身體素質比較好,免疫力較強,沒有被病毒感染,而有的人則比較容易被感染,於是被輕易的就傳染了,到底何種情況屬於易感的情況,何種情況屬於不易感的情況,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明確研究,但相信隨著我們對這種新型病毒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些問題的真相,也會逐漸浮出水面。

還有一種情況值得考慮,就是也可能有這樣的一種可能性,新型冠狀病毒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感染,但感染者沒有出現任何症狀,甚至核酸檢測也未檢測到,經過很短的時間,這種病毒的感染已經被清除,這種隱性感染者是否存在,也是值得我們考慮和研究的。

總而言之,在目前的疫情形勢下,雖然數據逐漸向好,但還不到可以徹底放鬆警惕的時候,我們作為個人,作為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能做到的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身的防護,注意個人衛生,如非工作或生活需要,沒事先不要去人員聚集的地方“放鬆”,再等一陣子,疫情得到全面徹底控制以後,我們再出去“撒歡”也不遲。


李藥師談健康


我一個朋友在初5的時候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他是7天左右的時間有發燒咳嗽的跡象,但在第5天的時候就是感覺悶,起初以為只是屋裡悶,所以一直沒有在意這個情況,但後來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了,他害怕就直接上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就是新冠病毒攜帶者,他不是武漢回來的,但他是從孝感回來的在年前2天就到家了。

他現在恢復的很好,前些天視頻還跟他聊起這個關於新冠肺炎接觸的問題,他因為住院的時候症狀已經很明顯了,他心裡素質比較差一度以為自己要不行了,後來醫生給他做了檢查,證明他的免疫力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也是告訴他不要擔心。醫生也順便把這個新冠肺炎為什麼接觸之後有的人傳染有的人不傳染給他講了一遍。

他說,這病毒主要就是通過飛沫傳播,就是咱們聊天時不帶口罩,然後病毒會通過飛沫被你吸進肺裡,之後就開始侵害肺部、腎臟等器官。但這個還是要分情況,就像有的人天生免疫力就是強,病毒到身體裡,可能就是那種無症狀患者,從頭到尾都沒有症狀顯示,最後已檢查可能病毒已經完全被吸收了。還有一種就是這個病毒的吸入量較少,沒等興風作浪呢就被自身的免疫系統給消滅了。

我這個朋友還說,一定要帶好口罩不要和別人接觸太近,不是每一個人的免疫力都很好的,一旦免疫力系統不好,那麼病毒就會慢慢產生變異,之後就會衍生出更多的病毒侵害你的身體,他們在醫院一些免疫力不好的每天都要打一種增強免疫力的蛋白,可見在沒有特效藥的時候,增強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良藥了。


一起種植


這有什麼稀奇,我們貴州有一個一月二十號湖北迴來,然後到處去吃飯,做班車,接觸人幾個村縣,快百人,結果一個月了這些人全部沒事,嚇死我以為有幾個接觸人來過我們村,如果這些人有一個估計就又要隔離幾千人,真心幸運


鋼筋工楚飛鴻


昨天有報道,一名女子與確診病人素不相識,不過擦肩而過就被傳染上了。而題主說多人密切接觸15天卻沒事,這還不算奇蹟,還有更牛的,2月16日有報道一名小夥確診,他的40多位密切接觸者均未被感染,是不是傳染病因人而異,該你的命裡逃不過,不該你的莫發愁,聽天由命算了呢?


當然不是,我們來看看這位小夥是怎麼做的。

小夥名叫小齊,陝西安康人,在武漢讀大學,在回家前已瞭解了新冠肺炎信息,知識就是力量永遠是真理。1月23日小齊從武漢坐車返回西安,在車上,這孩子全程沒有摘口罩,也沒有吃飯喝水,更沒有跟別人講話交談。第二天轉大巴回安康,在車上仍然全程戴口罩,堅持不吃飯不喝水。不說別的,能這樣忍飢挨餓,就值得大大點贊👍。回到家的小齊,先用酒精對行李箱和手機等進行消毒,社區報備,隨後在家自行隔離,與父母分餐吃飯,關在自己臥室。1月28日,小齊被確診,2月9日出院,與小齊密切接觸的父母及大巴上的同車人員全部解除隔離,無一人被感染。

小夥成功不傳染給別人的關鍵在於自我隔離。如果雙方都沒有防護措施,多人接觸15天沒有感染真是奇蹟了。


早期的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就是典型自然傳播的例子。

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搭載3700多名乘客和船員,在2月1日一名下船的香港老人被確診新冠肺炎後,於2月5日被日本厚生勞動省要求未被確診的人員在郵輪上隔離14天。我們看看會有什麼後果,一名“零號”病人己經下船,剩下部分密切接觸者和未曾謀面的人(船上人太多,不可能全是密切接觸者)。結果,在沒有新的外來傳染源情況下,病毒在船中遞次傳染,在不到一個月時間裡,感染率29%,目前已確診600多人,隨著時間推移,船上的確診人數持續增長,有全體感染的風險。


結言:多人與確診病例接觸15天沒有人感染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雙方做好防護措施,不可大意。否則,感染機率相當高。在當前戰疫成績高歌猛進時,千萬莫放鬆,以免前功盡棄,現在還沒有到摘口罩扎堆的時候,加油💪💪💪






這是有可能的。

原因可能如下:

1、此新冠肺炎患者自身“排毒”不明顯。

根據報道,有很多患者,在一開始的時候從鼻咽部取得的樣本核酸假陰性的很多,雖然此時已經患病。除了試劑盒本身敏感性不夠,或者取樣操作本身的誤差外,病人自身所排病毒的數量和毒性較低也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或者此患者為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患者,此時病毒傳染性可能已無那麼強。



2、此肺炎患者,自身採取了一些防護措施。

大家可以看到一個武漢的大學生,在早期病毒傳染性那麼強的情況下,通過嚴格的自我隔離,硬是一個人也沒有傳染。這些自我隔離措施,包括嚴格的、正確的戴口罩,手套,到家後,自我嚴格隔離,衣服等的消毒等,做好了這些,他自己雖然後來發病,但家人卻全部安全。



3、多人與此患者的接觸中,已經做好防護。

這些接觸者,在現有情況下,很有可能已經做好了防護,包括口罩,手衛生,已經周圍環境的消毒等。另外,所謂密切接觸,可能也沒那麼密切。比如醫護人員給病人氣管插管等操作那麼的密切。如果僅僅是一起工作,離得距離還挺遠,這其實並不算密切接觸。

4、接觸者的身體素質好。

如果自身身體健康,免疫力足夠強,即使有病毒侵入,自身的免疫系統也可以早早消滅病毒,而自身並不發病。

最後,希望大家做好防護,鍛鍊身體,吃好,睡好,增加抵抗力,共同抗疫。


放射科楊大夫


已經證實了的,那就是飛沫傳播和接觸,說白了就是患者的汗液,口水,尿液,糞便。

我想沒有人會去喝尿吃屎,碰都碰不會碰,所以,傳播途徑就是汗水,口水,這兩種吧。

首先我先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已經證實了病毒不會通過皮膚傳播,為什麼接觸會有傳播?那麼接觸傳播我理解就是相互握手了,然後你的手沾上了患者身上的汗或者是他咳嗽時同手阻擋過,這樣你的手上就有了病毒,然後你又沒有洗手,直接觸碰了眼鼻口。這可能是接觸傳播的主要途徑吧。

其實我們生活中主要還是要防範飛沫傳播,也就是患者的口水噴灑出來,你是否直接或者間接的吸入自己的體內。一旦吸入,那麼100%中招。

我們知道這次新冠大爆發,主要就是因為趕上了春運,但是一列火車一個航班,也並非全部感染,按理來講,座位近的都是親密接觸者了,但是至少目前都沒有發現一整節車廂,一架飛機,一趟客車地鐵公交,全部感染的情況。

上面這些我只是想證實,病毒並不是不可戰勝的,保護好自己的眼鼻口,在碰這些部位之前,一定要洗手,那麼是完全可以防止病毒入侵的

現在已經發現的比如一家人都有可能沒被傳染,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吧,比如一家人,回到家就打聲招呼,然後就回自己房間了,吃飯的時候分餐或者錯開了時間。

這裡我還要強調一下為什麼聚餐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因為我們都知道,中國人吃飯,就是一桌人都去一個盤子裡夾菜,筷子上肯定有患者的口水,然後下一個人再吃,這就被傳染了。

所以,家庭或者宿舍成員間親密接觸,但是交流少,分餐,都有可能是沒有被傳染的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患者的飛沫,沒飛到你的嘴裡。

中國古人就有一句話,叫做病從口入,管好嘴巴,即使你遇到了新冠患者,也不會被感染的或者說概率是很低的。

我們不要被病毒所嚇到,看到意大利韓國武漢的情況就被嚇破了膽,其實這些國家,包括我們中國前期發展迅速,主要就是因為都沒重視,都沒帶口罩,這時的病毒傳播是迅速的,當人們的防控意識加強,病毒找上你就沒那麼容易了。

醫護人員很多被傳染,其實也是因為他們就在病毒最多的地方,可以說他們的工作服隔離服上面佔滿的都是病毒,可能是勞累所致或者粗心大意,自己的手嘴鼻接觸到了病毒,就被感染了。

人類歷史上經過多次瘟疫,這次我想也不會是最後一次,病毒剛來的時候肯定所有人都沒有抗體會被感染,未來很可能會用科技,達到最有效的傳播。

現在我們國家已經研製了可以重複使用15次的N95口罩,那麼未來我們也許會有有效期一個月的,半年的,N95口罩。這樣人手一個,一旦發現了病毒,保護好口鼻,被感染的概率就很低了。

未來也會發明清毒手絹,清毒溼巾,也會有更精密的防護服,可以多次使用,並且機器化智能消毒,比如走出病房的醫護人員,先進入到一個隔離間,十分鐘,她所穿的衣服口罩護目鏡就會被全方位無死角的消毒,然後再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這樣就會免去很多失誤造成的醫護人員感染。

會有更精準的檢測儀器,不需要人工量體溫

科技會因為這次疫情得到進步,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會改變,比如前面提到的同一餐盤,這是非常不衛生的,每個人一個小盤子吃飯,或者公筷公勺夾菜,人與人對話是否要保持一定距離,排隊是否可以保持一定間距,當科技越來越發達,當上述這些都成為一個習慣,而不是病毒爆發以後我們的一個手段,那麼病毒對我們來說真的沒有那麼可怕,未來無論多麼嚴重的病毒,我們都能有效的在初始階段把他遏制住


還不讓我起名了


01連雲港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30多人無一人感染

31歲的劉先生是連雲港某藥企一名普通職員,常年在武漢工作,平均一兩個月回趟老家連雲港。2020年他成為連雲港三個" 首例 ":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首例治癒病例,首例治癒後主動捐獻血漿者。

新年前後,他從老家到武漢待了一個月左右,1月15 日,回到連雲港,回家後感到身體不舒服,體溫37.5度,還以為是感冒,之後他也沒閒著,和公司10位同事聚餐,去父母家、岳父母家,還接觸了其他親戚。

21日,被確診。30日,劉先生經兩次檢測,達到出院標準。而與他親密接觸過的親朋好友均無人感染。

當然,還有很多這樣的新聞報道,不過有很多是自己去過武漢,或者知道自己可能已經被感染,然後特別注意防護,所以周圍的人沒有被感染。

但這位劉先生,當時並不知情,也沒有采取防護措施,為什麼沒有傳染給其他人呢?我想題主所問,應該也是這種情況。

02免疫力強

李蘭娟院士曾在採訪中表示:免疫功能低下、老年人等更容易感染或轉變成重症患者,這部分人需要格外重視防護。

也就是說個人體質差異,被感染後會產生不同的表現。像上述劉先生是31歲,男性,自身免疫力較強。

03傳播途徑

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發佈會介紹:衛生防疫專家強調,可以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主要為直接傳播、氣溶膠傳播和接觸傳播。
直接傳播是指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呼出的氣體近距離直接吸入導致的感染;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接觸傳播是指飛沫沉積在物品表面,接觸汙染手後,再接觸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導致感染。

雖然與周圍的人有接觸,但在接觸過程中,無意中切斷了傳播途徑。

當然,具體的醫學原因有待科研人員的進一步研究。

但我們萬不可因為這種特殊情況的存在,就有了僥倖心理,還是要按照專家的要求,做好防護。


曉角先生


在疫情發生期間,有個患者去菜市場買菜時,未帶口罩,與同在攤位購買蔬菜的確診患者(當時未確診),未戴口罩,倆人距離較近,短暫停留(15秒)後,回家後一段時間以後被確診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

還有一位大學生1月22號從武漢回家之後,自己一直帶著口罩,自覺隔離,後來被確診,但是一家人都未感染上病毒。

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三種,直接傳播,接觸性傳播,氣溶膠傳播。如果我們和潛伏期的病毒攜帶者親密接觸,雙方都沒有采取防護措施,互相感染的幾率還是很大的,正是因為這樣,導致了前期病毒迅速蔓延,如果當時大家都減少外出返程,都帶著口罩,自覺做好防護意識,那麼疫情可能也不會這麼嚴重。

我們從數據上看到,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中,以中老年人居多,病死率也是年輕人的很多倍,小於30歲的患者基本上沒有死亡病例。

年輕人的體質比較好,身體健康強壯,不容易被感染,即使不小心感染了,但是因為抵抗力強,病症比較輕,靠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能很快就打敗消滅病毒,恢復健康。就像感冒一樣,年輕人哪怕不吃藥一段時間也會自己痊癒。

而老年人大多,身體較差,很多都有慢性病,一旦不小心感染了新冠狀病毒,那麼身體因為比較虛,很容易引起併發症,感染之後必須要去醫院進行治療。

很多傳染病,剛開始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可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一代,二代,三代,四代以後,慢慢的病毒性和感染性能都會變弱,傳染幾率大幅降低,即使與人接觸,被感染率也會降低。

很多人具有很強的防範意識,在知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危害以後,在疫情隔離期間,自身防護措施做的非常到位,外出的時候,必須戴好口罩,與人交流的時候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勤洗手,搞好個人衛生,這樣即使與病人接觸過,感染幾率也非常低。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不小心被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在潛伏期沒有症狀的情況下,自身的防護意識也非常強,那麼這種情況,自身攜帶的病毒也是不容易感染到親密接觸過的人的。

感染了新冠狀病毒肺炎,接觸了多人,可能是有人不小心被感染了,但是沒有表現出病症,潛伏期比較長,沒有被確診或者是輕症沒有被發現,這種情況可能存在的,沒被發現,所以被認為沒有感染。

有的人喝水就會胖,有的人咋吃都不會胖!每個人體質不一樣,生活環境也不一樣,自身的免疫系統也不一樣,所採取的防護措施也不一樣,被感染的幾率當然也不一樣。

總之,不能存在僥倖心裡,如果自己接觸了被確診的患者,自身一定要最低隔離十四天,如果期間感到不舒服,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進行排除,千萬不可大意。


鄉間一抹陽光


多人與一名新型肺炎患者密切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怎麼回事?

其實這樣的病例並不在少數,有一在武漢讀書的學生回老家過年,最後被確診,在這期間他密切接觸了40多人,這些人均未被感染。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感染者對疫情足夠重視,很多該做到的防範措施他都做得很好。


比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他全程戴好口罩;平時出門,無論是逛超市還是去別的地方,他都不會把口罩摘下;並且在外面他會和別人保持距離,減少交流。

比如,他回到家後,把自己的衣服和一些隨行物品都用75%酒精進行了全方面的消毒;並且勤洗手,洗手後也會用75%酒精消毒。

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向社區上報了自己的武漢出行史,從到家後就開始進行自我隔離。平時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和父母吃飯的時候也都會分餐、用不同餐具吃飯。


圖片來自:站酷海洛Plus


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4件事:

1. 外出戴口罩很重要

2. 不聚集,和周圍人保持距離

3. 不隱瞞武漢出行史,儘快上報

4. 要勤洗手,注意手衛生

做好科學防範措施,不僅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其實新冠病毒也沒有那麼可怕,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很大概率地避免被感染。

現在新冠病毒肺炎的確診病例增長已經得到了很有效的控制,相信不久後就會迎來真正的春暖花開,希望以後我們可以放心地摘下口罩,在陽光下自由呼吸。


執業藥師yang


多人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明確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怎麼回事?

從目前人們掌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特點來看,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新冠肺炎患者咳嗽咳痰、打噴嚏等形成飛沫,飛沫可以短暫在空氣懸浮漂移1~2米左右而發生沉降,最終降落到人們經常觸摸接觸到的日常生活用品、門把手、電視機按鈕或者電梯按鈕上,密切接觸的人或者周圍的人通過呼吸道吸入帶有病毒的飛沫或者通過觸摸到被新型冠狀病毒發生沉降而汙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表面,人們的手無意間觸摸口鼻或者揉眼睛而引起感染。



從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來看,新冠肺炎是可以預防的,所以做好防護措施,包括戴好外科口罩、消毒好各種日常生活用品、做好居家消毒、保持安全距離、不聚集在一起吃飯等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所以提問中多人與新冠肺炎患者接觸15天左右無人感染說明防護措施做得很好,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具體情況如下:

1、是無症狀的病毒攜帶患者,核酸檢測沒有逮到病毒。

2、有的人確實被感染了,但是侵入人體的新型冠狀病毒數量較少,而這些人的免疫功能正常,病毒被人體先天的免疫系統,如干擾素、自然殺傷細胞等殺滅清除了。



3、還有可能是被感染了,但是僅有輕微的發熱和乏力,連自己都不一定能夠察覺到,而且很快就進入恢復期,病毒被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清除了。

和感染的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沒有發生感染,可能是防護措施做得非常到位,這也提醒大家,新冠肺炎可以預防,當然也有可能是成為幸運的患者,即感染了病毒被很快清除或者成為無症狀的攜帶者或者輕型患者,所以人們也不希望成為幸運者,畢竟不是每一次都那麼幸運,雖然疫情有所好轉,對於自我防護措施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小心駛得萬年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