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兩幅地圖,看現在的和1964年的有什麼不同?

廣西壯族自治區,位於我國大陸南端,東南鄰北部灣,西南與越南接壤,是我國與東南亞交流的重要門戶。廣西為多民族聚居之地,自秦始皇平定嶺南後開始納入華夏版圖,歷史上因處於“廣信”之西而得名,兩宋時曾設廣南西路,元末明初正式建省,建國後因施行民族自治制度而於1958年改廣西省為廣西僮族自治區,後改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下面來看看廣西的兩幅地圖,看看有什麼變化?

廣西兩幅地圖,看現在的和1964年的有什麼不同?

現在廣西地圖

廣西兩幅地圖,看現在的和1964年的有什麼不同?

1964年廣西地圖

變化在於北部灣的三市——欽州市、北海市和防城港市。

民國年間,欽州改為欽縣,屬廣東省欽廉專署所轄。解放後,廣東省設欽廉行政專員公署,1951年改隸廣西省,1955年復隸廣東省。1965年7月再隸廣西壯族自治區,改為欽州地區行政專員公署,下轄上思、防城、欽州、靈山、浦北、合浦、北海七個縣市。1983年10月8日,撤銷欽州縣,設立欽州市,以原欽州縣的行政區域為欽州市的行政區域。1983年10月劃出北海縣和防城港,1987年7月劃出合浦縣歸北海市管轄,1993年5月防城港市成立,劃出防城縣和上思縣歸防城港市管轄。1994年6月28日,撤銷欽州地區、欽州市,設立地級欽州市,新設欽北區、欽南區。

1949年12月4日,北海解放,當時為鎮,歸合浦縣管轄(屬廣東南路專區)。1951年1月前為廣東省轄市,同年5月委託廣西省領導。1952年3月,正式劃歸廣西。1955年5月,重歸廣東。1956年,降為縣級市。1958年,降為合浦縣北海人民公社(屬湛江專區)。1959年,改為縣級鎮。1964年,恢復為縣。1965年6月,又劃歸廣西。1983年10月,提升為地級市。1987年7月1日,合浦縣劃歸北海市管轄。1995年2月,撤銷郊區,設立銀海區;增設鐵山港區,以合浦縣屬的南康、營盤2個鎮歸轄,增設興港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