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眾所周知,姜維是諸葛亮嫡傳弟子,在蜀中後期人才凋零的情況下,諸葛亮也是獨木難支,在時不我待的情況下,他為了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依然勉為其難地六出祁山伐魏,結果最終病逝五丈原。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諸葛亮死後,伐魏的大任就給了潛心培養多年的接班人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他是一個全能型人才,他能文能武,足智多謀的人,被稱為“隴西奇才”。他實際上屬於“二進宮”之人,他原本是曹魏天水參軍,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時,用計生擒了他,在諸葛亮的“厚待”下,他選擇了歸降。他歸附蜀漢後,諸葛亮對其青睞和器重有加,先封其為將軍,後來又升遷為中監軍、徵西將軍。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諸葛亮死後,他的職務成了衛將軍。姜維為了完成恩師大業,他繼續大舉出兵北伐,然而,他的北伐之路並不順利,首先,遭遇“內部”的打壓。

因為諸葛亮欽定的“輔政大臣”費褘並不支持北他,原因是他想採取對內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保國安民,維持蜀漢的穩定局面。受費褘掣肘,姜維的兵權被“剝奪”, 手下的兵力只有區區幾千人,如此人馬又怎能“放手大幹”的北伐呢?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公元246年,蔣琬病逝後,費褘接替他的職務,執掌朝政。費褘繼續執行蔣琬罷兵息戰、保國安民的政策。

過了7年,公元253年,在一次歡宴中,費褘被曹魏降人郭循刺殺,姜維終於來了“柳暗花明”。朝中的軍權完全落到了姜維手上。

有了軍權後,磨刀霍霍多時的姜維終於亮劍了,他比諸葛亮的六伐中原更牛,上演九伐中原之創舉。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為了勝利,改變久戰無功的尷尬態勢,姜維絞盡腦汁,加緊了對戰略、戰術的創新研究,並且鋌而走險:撤掉了前漢中守將魏延在漢中外圍精心部署的軍事據點,全面收縮防線,企圖通過誘敵深入,來大肆殲滅魏軍。

結果姜維的“冒險”並沒有取得良好效果,放棄外圍防禦,非但沒有大量殲敵,反而給了魏軍長驅直入的機會,可謂得不償失。

公元263年,魏國眼看時機成熟,魏國的“攝政王”司馬昭派出鍾會、鄧艾雙子星座率大軍伐蜀,這是魏國數十年唯一一次正面主動地進攻蜀國,結果取得的效果卻令驚歎。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這時,蜀軍的的兵力已經全面退守漢、樂二城。而統將姜維為避劉禪最寵愛的宦官黃皓的“禍害”,屯兵沓中,以待天時。而魏軍進行軍事行動前,姜維也探得了消息,於是派人送給劉禪,讓他派兵佔據各關隘要點,早做防範。但他的書信被黃皓“卡”住了,並沒有到達劉禪手上。

因此,當鍾會、鄧艾出後,先是繞過漢、樂二城,直接西出陽安關,大軍便長驅直入了。就這樣,姜維精心設下的防線也就不攻自破了。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直到這時劉禪才慌了,忙兵禦敵。而姜維也率所擁之部屯兵劍閣與鍾會對峙。而魏國另一員大將鄧艾選擇了出奇制勝,走荒無人煙之路,順利地偷渡陰平直搗成都平原,蜀漢憑藉山川之險,也就不會迅速房倒屋塌了。

當鄧艾的魏軍如神兵天將般出現在成都城下時,蜀後主劉禪方寸大亂,急忙召朝臣相議,結果在譙周等投降派的勸說下,劉禪放棄了抵抗,獻城投降,建國43年的蜀漢至此滅亡。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在後主劉禪獻土降魏後,姜維不得已也選擇了投降,不過他並不是真心投降,而是企圖通過詐降曹魏,策反魏將鍾會,圖謀反魏,通過借刀殺和逆境轉身,實現滅掉曹魏、匡復漢室的最終目的。

事實證明,姜維果然有兩把涮子,他很快騙取了鍾會的信任,在他的勸說下,鍾會對謀反之事極為感興趣,視姜維為座上賓。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但結果仍悲催,最後姜維功虧一簣,兵敗被亂軍所殺,他的“復國夢”至此調零了。

已經放棄抵抗,舉國投降了,姜維早知大勢已去,且失去了效忠的對象,他還會死腦筋般心懷前朝、並忍辱負重、煞費苦心地策反鍾會、迎回後主嗎?這等曲折離奇且令人感動的情節,只會出現在演義小說中,在真實歷史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他是真心歸降曹魏的。後來鍾會之所以鋌而走險,意欲謀反,實屬手握重兵被司馬昭猜忌而百口莫辯,只得舉兵造反,但最終被司馬昭的政治攻勢和內外夾擊之策給徹底擊滅了。司馬昭為了徹底消滅蜀漢殘餘力量,就把降將姜維也給羅織進去了,於是誣陷他夥同鍾會造反,再將其一網打盡。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當然,關於姜維是真投降還是假投降,眾說紛紜,各執一詞。直到姜維被殺83年後 ,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了。

公元346年,東晉名將桓溫為消滅盤踞西蜀的成漢政權,再次率大軍伐蜀。桓溫的大軍一路攻城拔寨,勢如破竹,半年多時間就把成都拿下了,滅了成漢政權。結果桓溫的部將孫盛進成都後有神奇的發現,他在宮殿內存放檔案的密室中無意中看到了一封塵封已久的密信。好奇心驅使下,他打開一看驚呆了,原來這是前蜀漢大將姜維寫給後主劉禪親筆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只有短短23字:“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孫盛將信交給桓溫,桓溫看後喟然感嘆地說了8個字:“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桓溫的8字感嘆也是世人的感嘆,他道出了姜維的“不容易”。的確,姜維一直沒有忘卻諸葛亮的遺願,以恢復蜀漢為己任,雖然最終功敗垂成。但他在人生的最後危急時刻仍不忘復國之夢。他的信就是最好證明,他投降鍾會的確是詐降,他勸劉禪忍幾天屈辱,他一定說服鍾會倒戈,舉兵擊魏,迎回後主劉禪,使社稷轉危為安。由此,可見姜維對蜀漢的赤子忠心,桓溫看信後為之唏噓感嘆也就不足為奇了。

姜維死後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現世,世人感嘆:諸葛亮可以瞑目了


而姜維的忠誠與執著,想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