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全景圖核電產業鏈篇:在建機組數、裝機容量居首位(可下載)

獲取《電力行業全景圖:核電產業鏈篇》完整版,請關注公眾號:vrsina,後臺回覆“綜合報告3”,該報告編號為20bg0021。

投資要點

現狀:中國是核電大國而非強國,重啟核准打開成長空間。2018年,全球核電發電量2563TWh,在總髮電量中的佔比約10%;核電在國內總裝機容量中佔比2.4%、在總髮電量中佔比4.2%,中國大陸核電發電量排名全球第3位、但核電在總髮電量中的佔比排名倒數第5位。截至2019年6月底,山東榮成、福建漳州和廣東太平嶺核電項目已經核准開工。

电力行业全景图核电产业链篇:在建机组数、装机容量居首位(可下载)

趨勢:中國是全球核電發展領頭羊,國產三代機後來居上。據WNA統計,全球19個國家正在建設總計52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為52.31GW,中國的在建機組數、裝機容量均居全球首位。2012年中國已明確規定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三代安全標準。目前,國內在運、在建、即將開建、規劃的第三代核電機組共有5種堆型,因決策層對於自主知識產權的考量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核電技術封鎖,國和一號(CAP1400)成為重啟後首堆、華龍一號(HPR1000)也取代AP1000成為國內三代核電主力堆型。

前景:中短期有兩倍以上成長空間,潛在投資額或超萬億。除待開工的5臺機組外,目前還有29臺機組已開展前期工作,合計裝機容量3484萬千瓦。假設29臺機組全部開建並商運,國內在運核電機組數將達到64臺,合計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是現有在運機組裝機容量的兩倍以上。按照每個核電廠址4-6臺機組的可承納容量以及2臺機組的擴建裕量,現有核電廠址儲備尚有可建機組數116臺,合計裝機容量1.43億千瓦。即使不考慮其中的內陸核電廠址,沿海廠址仍有可建機組數48臺,裝機容量0.61億千瓦。根據測算,34臺已開展前期工作的機組(含5臺待開工機組)投資預算金額合計約7200億元;其他48臺沿海廠址可建機組投資預算金額合計約1.12萬億元。

產業鏈解析:電站運營居中樞核心。上游的電氣設備板塊供應商以國企為主、民企為輔,機械設備板塊中民企參與度較高,中核在核燃料板塊具有獨家專營權,中核建在工程建設板塊一家獨大;中游電站運營板塊目前為中核、中廣核、國電投三國爭霸格局,未來或將形成群雄逐鹿局面;下游後處理、檢修維護板塊市場剛起步,發展空間廣闊。

投資建議:核電的高技術壁壘、高專業要求、強政策管制的屬性,一方面決定其在短期內出現新競爭對手的概率較低,行業格局穩定;另一方面,也給予了相關業務在同業中較高的利潤率。其中,電站運營板塊居於產業鏈中樞核心地位,推薦享受控股股東全產業鏈優勢的中國核電,以及參股多個核電項目的浙能電力、申能股份,建議關注國內裝機規模最大的中廣核電力(H)/中國廣核(A)、有可能獲得核電運營資質的大唐發電(A/H)、權益裝機容量全國第三的華電福新(H)以及未來國電投旗下核電資產的證券化運作。

風險提示:1、核安全事故:因為核安全的高度敏感性,任何一起核事故均可能導致全球範圍的停運、緩建;2、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部分地區的目前仍處於電力供大於求的狀態,可能影響存量機組的消納以及新機組的建設;3、新技術推進遇阻:如果AP1000、“華龍一號”出現問題,將影響後續機組的批覆和建設;4、電價調整:電力市場的發展可能導致市場交易電量價差進一步擴大,拉低公司平均上網電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