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妃”真實畫像中,郎世寧畫的乾隆后妃畫像哪個最美?

小小嬴政


郎世寧,本來是意大利人,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一名修道士來到中國進行傳教活動,後來進入了宮中的如意館,正式成為了清廷的一名宮廷畫師。而他之所以成為了宮廷畫師,是因為康熙帝不贊成他所傳播的宗教,不願意給他這個傳播宗教的機會。

宮廷畫師的生活十分辛苦。他們每天清晨就要出發進宮,向宮門的禁衛報到,而作畫時也沒有優越的條件,僅有一間冬冷夏熱的小房間。在冬天,嚴寒的天氣容易讓一罐罐顏料凝結起來,所以畫師們還得用小的炭火將顏料烘烤著,以防它們凝固。在這個小房間裡,宮廷畫師們要從早到晚一直畫到下午五時才能夠休息。而在繪畫之餘,這些外來的宮廷畫師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學習漢語和滿文。

受到康熙個人審美的影響,這群宮廷畫師被迫放棄自己更為熟悉的油畫,而在絹布上作畫。這大大提高了作畫的難度,一筆不慎,滿畫皆毀,長期的努力就化為了泡影。但也正是這段時期,讓郎世寧學習了中國傳統的繪畫觀念和技法,提升了自己的繪畫水平。

雍正之後,郎世寧的繪畫技術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而在乾隆時期,郎世寧為乾隆的妃子畫下了著名的十一幅畫像。有一日,乾隆和他的妃子們都在,各位嬪妃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此時乾隆注意到了郎世寧似乎有些緊張,於是乾隆問郎世寧:“你認為我的嬪妃中誰最美?”郎世寧也算是反應機敏,他立即回答說:“天子的嬪妃個個都是美的。”乾隆又追問道:“昨天的那些嬪妃中你最欣賞的一個是誰?”郎世寧心知不妙,便誠惶誠恐地回答乾隆說:“臣昨日並沒有注意到他們,臣當時正在數宮殿上的瓷瓦,一共有三十塊。”乾隆叫來侍從一數,果然如此,之後郎世寧就接到了乾隆皇帝讓他為帝后以及十一位嬪妃描繪畫像的任務。

這些人物肖像成為郎世寧一生所畫的人物肖像中最著名的幾幅。但是這些畫像一直被乾隆皇帝私藏,不允許任何人打開看。後世將皇后和十一位嬪妃的畫像合稱為“乾隆十二妃”。

首先是孝賢純皇后,也就是《延禧攻略》中大家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富察皇后姿容卓越,乾隆在詩中多次由衷讚美和懷念富察氏姿容“窈窕”,這在後妃中是極其少見的。

慧賢貴妃高佳氏,她原本在乾隆的宮中做侍女,後來雍正帝將其提拔為乾隆的側福晉,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後來又將其冊封為皇貴妃。只可惜在被封為皇貴妃的兩天後,高佳氏就薨逝了,賜諡號為慧賢。

乾隆帝對高佳氏也是無比寵愛,不僅將高氏的母家撥歸進了滿洲鑲黃旗,賜姓高佳氏,還在慧賢貴妃死後時時悼念,寫下了許多懷念的詩句。

純慧皇貴妃是蘇佳氏,蘇召南的女兒,就是歷史上人們所說的純妃。純妃一生為乾隆生下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分別叫永璋、永瑢,還有一個小女兒即皇四女和碩和嘉公主。她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因其“克勷內治、敬恭淑慎、毓瑞椒塗”而被冊封為皇貴妃。

淑嘉皇貴妃金氏在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就入侍乾隆的府邸,後來被封為金貴人,又晉升為嘉嬪,她總共為乾隆生下了三個兒子。

孝儀純皇后也就是令妃。對此相信大家已經相當的熟悉了,這就是前段時間大火的《延禧攻略》中的“魏姐”。魏氏容顏秀美,心地善良。而“令”字又有美好的意思,乾隆對其的看重可見一斑。

心寫治平圖》的十一幅嬪妃圖並非都是郎世寧親手所繪,其中大部分都是郎世寧的徒弟畫的,只有乾隆、皇后和令妃是郎世寧親手所畫,在當時,令妃還僅僅在嬪位上,就得到了郎世寧親手作畫的尊榮,可以猜測出當時乾隆對她的珍視與喜愛。

葉赫納拉氏,舒妃是曾經的納蘭明珠的曾孫女,家世顯赫,入宮就被封為了貴人,不久後就晉升為嬪。

慶恭皇貴妃,陸氏是陸士隆的女兒,她在生前只是慶嬪,一步步走向了慶貴妃。而後,在嘉慶皇帝登基後,念及慶妃對他的養育之恩,追封為慶恭皇貴妃。

穎貴妃是蒙古族的鑲紅旗,她一生無子,晚年寡居,生活也是十分乏味無趣。

忻貴妃戴佳氏則是滿洲鑲黃旗人,本來就要被封為忻妃,彼時的金冊金寶已經造成了。但是還沒有接受冊封,忻貴妃就已經離世了。最後人們只得在其棺材前擺放了金冊金寶。

惇妃,是滿洲正白旗人,入宮就被封為了永常在。惇妃脾氣驕縱暴躁,難以抑制,因此在後來因為擅自杖殺了宮女而被貶,三年後又恢復了妃位。

順貴人晉為順妃後,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因未知原因降為貴人。

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是滿洲鑲藍旗,最後以貴妃陵葬。

從畫像上來看,這些妃子們好像都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只是略有不同,但是都各有各的美麗,乾隆對他們也是各有寵愛。許多妃子不僅出身名門,而且樣貌美麗,也難怪她們能夠在詭譎變幻的宮廷生活中生存下來,還獲得了較高的地位。


鄧海春


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所作的原圓明園珍品——乾隆帝后妃嬪圖卷,本名為《心寫治平圖》,高52.9釐米,長688.3釐米 ,畫中人物的次序依次為:乾隆,皇后(孝賢),貴妃(慧賢)、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循嬪。其中,乾隆、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中間七人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由宮廷畫家續畫。

在乾隆登基的時候,郎世寧早已成為了宮廷畫師,這時候乾隆就命令他畫一副乾隆的肖像畫。這時候郎世寧稍微改變了倫勃朗的光源處理方法,在人物正面設置光源,在鼻翼兩側和脖子處加重一點陰影效果,這樣使得肖像更加立體清晰。這種畫法受到乾隆的喜愛和賞賜,所以之後乾隆的妃子估計也是用這種畫法繪製出來的。

在郎世寧畫的這些乾隆的后妃中,個人覺得現在審美標準和當時也不一樣,所以沒有看出哪個特別特別漂亮。相反有些人的錐子臉都有點不協調了。如果硬要選擇畫像中誰最看著稍微漂亮一點,個人還是選擇純皇后吧。至少看上去有些端莊的樣子。

作為一代賢后,富察氏的美貌固然為其加分不少,但是她積善成德、謙卑有禮的品質才情才是最吸引乾隆的地方啦!


小九電影剪輯


說實話,我真看不出來哪個最好看,都是千變一律的柳葉眉,鵝蛋臉。

讓我無法接受的是作者竟然是那個時代著名的畫家郎世寧,按理說這麼出色的畫家應該對人物特點的抓取是非常敏感,可為什麼畫出來的人物毫無特色也看不出哪裡出彩的地方呢?難道是我們不懂那個時代的審美?還是有其它不能言說的原因?下面我們就試著來分析下原因:

1. 郎世寧是個外國人。怎麼解釋?也就是所說的臉盲,就是說在外國人眼裡,中國人只有就男人和女人的分別。女人長的都差不多,真心沒什麼區別。就像我們看外國人一樣,高鼻子,藍眼睛黃頭髮也都長的差不多。

2. 郎世寧不擅長中國人的肖像畫。郎世寧有可能對於山水、花鳥等領域非常擅長,唯獨肖像畫這塊功力不足。

3. 郎世寧畫成這個樣子是乾隆的意思。我們知道後宮從來就不太平,任何一丁點事情都能引起腥風血雨,所以索性就畫成抽象的手法,既能滿足妃子的要求也能避免勾心鬥角,一舉兩得。

我們知道結果只有一個,原因卻會有很多。

我相信還會有其它千奇百怪的原因,歡迎在評論區發表。


書語書香


乾隆這傢伙,不僅活的時間長,還活著相當的快活,而乾隆的這12個妃子均被畫在了《乾隆帝及后妃圖卷》,但是乾隆給他起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心寫治平》,這幅畫的裡面一共有13個人的畫像,包括乾隆本人和他的12個妃子。

而作畫的畫師郎世寧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外國人,郎世寧在大清朝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乾隆皇帝對這位意大利米蘭而來的西方畫師十分的友好,還經常跑到郎世寧的畫室去參觀。
郎世寧在清朝呆了50多年的時間,一直未皇家的御用畫師,不僅如此,郎世寧的繪畫功夫相當了得,所畫的不僅僅是人物畫像,還有花鳥、蟲魚、鳥獸,可以說是無所不畫。
而郎世寧所畫的《乾隆帝及后妃圖卷》,長688.3釐米,寬52.9釐米,是一幅藝術瑰寶,相傳曾經乾隆皇帝還質問郎世寧,我這幾個妃子那個最好看啊?郎世寧說臣不知道,忙著數瓦片呢,乾隆還不相信,還專門讓手下數了一下瓦片,乾隆這才相信了郎世寧。
這幅圖展開從右往左依次是:乾隆皇帝、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惇妃、順妃和循嬪,一共13個人的半身畫像。
郎世寧所畫的這幅畫之前一直珍藏在圓明園,但是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這幅具有重大意義的畫作被搶走了,現在被珍藏在美國的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中。
這幅畫前後一共用了40多年的時間才徹底完工,乾隆皇帝、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這三個人乃是郎世寧親手所畫;純妃、嘉妃、令妃、舒妃、慶嬪、穎嬪、忻嬪乃是郎世寧的弟子所畫;惇妃、順妃、循嬪最後是由清朝的宮廷畫師所畫。

但是仔細看著12個妃子,居然都是瓜子臉,還十分的形似,甚至覺得她們就是同一個人。
從這所畫的12個妃子來看,還是令妃長得好看,也就是之前大火的《延禧攻略》中的魏佳氏,身著香色緞繡彩雲金龍,顯得十分賢惠,端莊大方。

歷史總探長


《心寫治平》圖,又稱《乾隆帝后妃嬪圖卷》。據傳原藏於圓明園,現藏於克利夫蘭美術館。圖卷為絹本設色(52.9×688.3cm)。畫卷由右向左展開,依次呈現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嬪的半身畫像,每個圖像的右側都附上榜題。乾隆皇帝畫像的榜題為:“乾隆元年八月吉日”。十二位后妃嬪的順序為:皇后(孝賢純皇后)、貴妃(慧賢皇貴妃死後追封)、純妃(純惠皇貴妃 臨死加恩)、嘉妃(淑嘉皇貴妃 追封)、令妃(孝儀皇后 乾隆皇帝自己親自追封 給令妃作畫時為令嬪 畫好後已為令妃)、舒妃、慶嬪(慶恭皇貴妃 嘉慶帝追封)、穎嬪(穎貴妃)、忻嬪(忻貴妃 追封)、惇妃、順妃和循嬪(循貴妃 追封)。其中,乾隆、皇后、令妃為郎世寧所畫,中間七人為郎世寧的弟子所繪,最後三人由宮廷畫家續畫。


我覺得心寫中最美的為慧賢和孝儀
。他們是不同的兩種女人。從慧賢的畫像上就能看的出有多美。從令妃的畫像上感覺令妃是那種清冷 脫俗 不識人間煙火的那種感覺。兩種不同類型的美人


史說清宮


慧賢純惠淑嘉孝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