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想要孩子個子蹭蹭長?!家長記得做好這些事

春天萬物生長,隨著氣溫升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生長激素分泌增多,給正處於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創造了“黃金條件”。研究發現,每年3-5月是兒童加速生長期,明顯高於其它季節。那麼,家長該如何做,才能有利於孩子長高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春天來了,想要孩子個子蹭蹭長?!家長記得做好這些事

家長要避開這些誤區

1、迷信“二十三躥一躥”,結果被坑了

“二十三躥一躥”並不正確。所有孩子身高停止生長的年齡不同,但是身高停止生長的骨齡相同(男孩16歲、女孩14歲)生長板完全閉合、鈣化之前還是有一定生長的潛能,所以對孩子的身高一定要關注,及時找醫生進行檢查和諮詢,切莫錯過孩子身高增長的最佳時機。

2、相信父母矮孩子一定矮

父母的身高決定了孩子的遺傳身高,而孩子的最終身高也就是成年身高並不完全由遺傳身高決定,之前講到的好多因素都會對兒童長高有促進作用。

3、孩子不長個,盲目補營養,結果幫倒忙

家長髮現孩子不長個,應該首先找醫生諮詢,因為影響兒童長個的因素很多,通過就醫找到不長個的原因,來共同幫助孩子達到一個理想身高。盲目補充所謂的營養素,可能出現性早熟。另外身高和體重的增長都需要營養物質,盲目補充營養還可能造成孩子的肥胖,肥胖會影響身高的增長,身高的生長期只有十幾年,而體重的增長期則為一生,因此在身高增長的十幾年黃金期,是不是更應該關注孩子身高的增長。

春天來了,想要孩子個子蹭蹭長?!家長記得做好這些事

4、為長個給孩子補鈣,結果不理想

蛋白質、維生素D、維生素A、鈣、鋅是身高增長的主要營養物質,均衡合理飲食是身高增長的關鍵,維生素D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促進骨細胞的增殖,從而保證骨骼的生長髮育,尤其是嬰幼兒期,忽略了維生素D的補充,盲目補鈣同樣不利身高增長。

“五好”幫孩子長高

吃得好。

營養要均衡合理,按時添加各種泥糊狀和固體食物。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保證攝入充足的“原材料”,促進長高。

營養好。

按時添加孩子發育所需的營養素,滿足身體需要。比如只有正確補充維生素D和鈣,骨骼才能正常發育。

運動好。

注重孩子的運動和身體技能發育,多做輕巧的伸展運動,促進骨骼和肌肉發育。減少疾病,生病會影響全身各個組織系統發育,造成發育停滯。


春天來了,想要孩子個子蹭蹭長?!家長記得做好這些事

心情好。

家庭和諧、理性關愛孩子,是促進長高的外因。缺乏關愛、焦慮、憂鬱的孩子長不高。

睡得好。

幫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習慣,因為內分泌激素要在正常的生物鐘控制下進行分泌,保證長個。

什麼樣的運動有利於長高?

不少人有這樣的誤區:練體操、舉重容易壓得孩子不長個。其實,舉重、舉啞鈴、競技體操等靜力型運動,如果運動適當可以促進骨骼生長、身高增長。但必須有教練指導、方法得當,以防止骨骼受傷、影響骨骼發育。動力型運動,如田徑、游泳、球類等運動對長個特別有利。孩子的骨骼系統比較軟,長期侷限於一種運動,容易導致骨骼發育不平衡。所以,建議進行全面鍛鍊,多做伸展肢體、彈跳等運動,適當做些力量練習,可促使全身各處骺軟骨新陳代謝處於相對旺盛狀態,令全身勻稱生長髮育。

為大家推薦一些長個運動:彈跳運動,如跳繩、跑步、跳遠等有助四肢發育;伸展運動,如單槓、體操等有助骨骼伸展;全身性運動,如籃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有助全身骨骼伸展和延長。需要提醒家長,18歲以下孩子不宜參加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運動量宜循環漸進。研究發現,運動不當或運動量過大,反而會使生長激素分泌量減少,影響長個。建議每週運動4~5天,每次30~45分鐘為宜。

給孩子補鈣的七個建議

1.把握好補鈣時間。

通常嬰幼兒在出生兩週後就要開始補鈣,6個月內的嬰幼兒,其補鈣的主要來源是母乳或配方奶。補鈣的最佳時機是在嬰幼兒出現缺鈣早期症狀的時候,如入睡盜汗、夜驚、夜啼、發育遲緩等。補充原則為缺多少補多少,補鈣進程需持續到嬰幼兒2歲左右。幼兒2歲半後戶外活動增加,飲食種類逐漸多樣化,這時一般不需額外補鈣了。

一天中的最佳補鈣時間是臨睡前。晚上睡覺時,胃腸蠕動較慢,食物在胃腸道停留時間較長,有利於鈣的吸收。血鈣水平一般在白天較高,夜間較低。臨睡前補鈣可以為夜間的鈣調節提供鈣源。並且,鈣與人體植物神經的穩定有關,具有鎮靜催眠的作用。

2.選好鈣源。

食物補鈣最為安全,其中,母乳、配方奶是嬰幼兒首選的補鈣食物。除此之外,還可選擇其他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肉類、豆製品和綠色蔬菜等。當食物補鈣不能滿足需要時,可選擇服用鈣劑。不同鈣劑的含鈣量和吸收率不同,家長可根據嬰幼兒的實際情況,如年齡、口味和缺鈣程度進行選擇。


春天來了,想要孩子個子蹭蹭長?!家長記得做好這些事

同時,還需要注意鈣劑的安全性,不要選用動物骨粉和海洋生物為原材料的鈣劑。因為重金屬等有毒物質易沉積於動物骨骼中,人若長期服用,會造成無法逆轉的中毒現象。

3.控制好補鈣劑量。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指南,嬰幼兒每日鈣適宜攝入量按年齡段劃分,0~6個月是200毫克,6~12個月是250毫克,1~3歲是600毫克。家長應根據嬰幼兒缺鈣的程度和餵養方式,諮詢醫生相關劑量。

4.補鈣同時需補維生素D。

維生素D可有效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是打開鈣代謝大門的“金鑰匙”。中國營養學會根據嬰幼兒時期營養需要量,推薦每天補充維生素D400~800IU。可以選擇服用魚肝油(維生素AD)或維生素D3製劑,多曬太陽也是補充維生素D 的良好途徑。

5.選擇正確的服用方式。

相同劑量的鈣,分次補比單次大劑量補吸收好。同時,鈣劑最好單獨服用,避免與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同時食用,如菠菜、莧菜、韭菜和蘿蔔等,否則會影響鈣的吸收。

6.避免補鈣過量。

過量補鈣不僅是一種浪費,對嬰幼兒的健康也會產生不良影響。目前主要是根據餵養史中是否有盲目、重複補鈣和維生素D的情況,來判斷補鈣是否過量。其次是結合體格檢查,看嬰幼兒是否有前囟過早閉合,骨骼X線檢查是否有骨齡提前,組織異常鈣化及尿鈣量檢測是否過高等情況。

7.及時糾正鈣過量。

一旦發現嬰幼兒服用過量,應立即停止補鈣或及時調整劑量。通常只要將鈣及維生素D劑量做恰當調整,鈣過量的症就會很快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