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說起巴寶莉(Burberry)這個品牌,去買的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這種畫風: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而艾瑪·沃森身上這種巴寶莉經典款“戰壕風衣”,在很多人印象中也首先是種女裝: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所以如果我說巴寶莉是個“戰術戶外品牌”,你或許會覺得我腦子抽了。不過現在的“壕”風衣,以前真的是要下戰壕的,而且下戰壕那款,現在也依然在產。當年戰壕裡經常是拿它當被子蓋的,而不是現在收拾得無比精緻的模特穿它站在鏡頭前的形象,儘管二者做工用料其實差不多。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至於巴寶莉的戰壕風衣為什麼以及怎樣變成了土豪風衣,那就要從頭說起了。

巴寶莉創始人:我只是個做雨(軍)衣(品)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巴寶莉創始人托馬斯

巴寶莉最開始主打的是功能牌。在托馬斯·巴寶莉創業初期的1870年,廠子裡只僱了70個工人。但到了1900年他的品牌已經是英國數一數二的了。這期間他最主要的“代言人”就是基奇納伯爵(Lord Herbert Kitchener)——這個名字你大概沒聽說過,但是他那張臉可是相當著名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這張被各國模仿的徵兵廣告上畫的就是他

通過讓基奇納和羅伯特·鮑威爾(Lord Baden-Powell)這樣的將軍穿自家的衣服,托馬斯巴寶莉為自己品牌建立了口碑。但他真正感興趣的是防水技術。1879年他發明了華達呢(Gabardine)——簡單說這就是一種能讓普通材料也有一定防水性能、同時又保持透氣貼膚的編織技術。正是這種技術讓巴寶莉的風衣一時間風靡英國軍隊,

直到二戰時,巴寶莉都是英國軍人尤其是軍官的必備之一。說它戶外也好,戰術也罷,總之是個軍品牌子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巴寶莉能在軍隊中有這麼好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經得起折騰。他們的廣告裡都是諸如“輕便”、“結實”、“抗風雨耐髒”這樣樸實的產品點。和我國的軍大衣異曲同工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巴寶莉能風行軍隊用戶,說明這些產品點他們的確做到了,即使是在一戰歐洲戰場那種糟糕的環境下。別忘了當年的壕溝都是這個畫風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但是話說回來,巴寶莉是怎麼變成後來這樣的?

巴寶莉是怎樣變得“不戰術”的?

在二戰期間,巴寶莉完全是軍品牌子的畫風,連贊助的電影都是要讓硬漢穿自己的衣服。比如經典諜戰片《卡薩布蘭卡》裡的亨弗萊·鮑嘉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但到了1961年,巴寶莉贊助的電影已經是《蒂凡尼的早餐》這種純粹的言情片,而片中穿著巴寶莉戰壕風衣的,是奧黛·麗赫本!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雖然巴寶莉早就有女裝,但短短十幾年間,這畫風變得也太快了。因為這期間發生了一樁交易:零售巨頭GUS從巴寶莉老爺子的後人手中收購了這個品牌。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接下來發生的事就很套路了。既然有大資本入主,品牌的運營肯定會越來越營銷導向。可以說從赫本代言開始,巴寶莉就走上了不歸路,不可避免地越來越接近現在的畫風。

就比如早期巴寶莉的廣告裡一向以結實耐用自居,而現在的巴寶莉水洗標上這也不行那也不讓,簡直是在說“你啥都別做,直接拿給專業洗衣店去”。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其實如果只論經典款男士戰壕風衣本身,巴寶莉現在跟100年前做的東西差不多。但現在買巴寶莉的人通常都不敢折騰一件售價一萬多、容易染色掉色的寶貝衣服。何況當年的技術優勢放到現在實在不值一提——華達呢防水透氣性能再好,能比得上高爾泰克斯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這樣的背景下,巴寶莉成為一個純粹的奢侈品牌也就不足為奇了。儘管戰壕風衣跟原先變化不大,但現在當你穿著一件正品巴寶莉戰壕風衣上街,路人只會覺得你“真壕”,而不是“真戰術”。奢侈,才是現在買這個牌子的第一要義。

當我們掏錢時,我們在追求什麼?

本文並不是要說奢侈消費不好——有錢了追求高端消費是理所應當的事。只是當消費一個品牌產品時,我們應該明白自己要的是品牌的哪種屬性。

對於軍品時期的巴寶莉,人們消費的是它的功能——當時巴寶莉戰壕風衣的性能確實很出眾,同時品牌溢價又不高,追這個牌子就像現在買一件北面一樣,就是為了用的。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後來巴寶莉做大了,宣傳多了。這時一方面品牌溢價增加,性價比不如從前,但隨著人們的認可和明星、紳士的助力,買巴寶莉更多是對內涵的追求。當年的風衣時尚正是這種內涵的延伸。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現在也依然有內涵流的穿法,但一般人學不來的

而隨著溢價越來越高,功能性跟先進產品比也乏善可陳,

現在消費巴寶莉的新品,更像是在消費品牌本身。這時你花錢買的不在是這個東西或者背後的文化,而是一種認同感——既有別人對你品味和消費能力的認同,也有錢花在自己身上的滿足感。雖然這種思路一旦過度就成了炫富和虛榮,但本身其實非常正當,無可厚非。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這個事的關鍵還是在於弄清自己究竟需要什麼。有的品牌是買功能,有的是買內涵,有的則是買品牌本身

。很多時候錢花出去了,買的也是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的牌子,但入手後總會覺得彆扭或者空虛,因為儘管品牌不錯,但相對自己的需求而言還是買錯了。

這就像出去吃飯:接待貴客當然要去裝潢好的,這是品牌消費;品文化則是去有特色的,這是內涵消費;而如果只是饞了餓了,當然什麼好吃吃什麼,這就是功能消費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現在巴寶莉的確是個奢侈品牌,而且很多人真的需要這種奢侈;它以前也的確是個戰術品牌,因為當年它有這個底氣;但如果現在你需要一件暖和的長外套,或許最合你意的,是一件軍大衣。這種契合度,往往可以成為生活品質的來源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巴寶莉是個戰術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