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賣難”“買難”“運輸難”?湖南電商助力“出村進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7日訊(記者 周月桂)受疫情影響,永州市1.06萬噸香芋“賣難”,省商務廳獲悉後,迅速協調電商平臺京東進行對接,目前,京東生鮮部正在做包裝和物流方案。

為有效破解受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難題,省商務廳創新思路舉措,組織電商平臺與農業龍頭企業加強農產品產銷對接,幫助解決生鮮農產品“賣難”“買難”“運輸難”問題,暢通農產品“出村進城”通道。

疫情發生以來,省商務廳已在湖南電商公共服務平臺發佈了1300多條生鮮農產品“賣難”“買難”“運輸難”等信息。對於各市州核實後反饋的信息,省商務廳根據生鮮瓜果、存儲時間等因素進行有效分類,轉發給阿里、京東、興盛優選及步步高等電商平臺或商超,協調儘快聯繫對接採購銷售。經過多方聯動,各類急需銷售的生鮮果蔬菜均在有序銷售。

各地商務部門積極發揮本地電商企業的作用,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慈利縣中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力當好山村村民疫情期間物資配送和農產品銷售的“搬運工”,通過自建的“十里團”社交電商平臺,開通了10條農村物流配送線路,服務223個村點。江永縣以郵政物流為基本保障,打通產銷等各個環節,實現供需精準對接銷售,截至目前,全縣已銷售砂糖柑1200噸。通過“線上電商微商、線下門店超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累計銷售水醃菜等蔬菜24萬多公斤。

各大電商平臺及企業積極響應,迅速行動。京東在我省啟動助農“暖春行動”,深入到張家界、湘西州多個縣市,收購銷售椪柑550多萬公斤,銷售蔬菜80多萬公斤。疫情期間,興盛優選882家服務站恢復運營,累計銷售蔬菜4503.662萬單,金額3.1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