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師總是說工資低,但是又不辭職離開教師隊伍,這是為什麼?

淦鋈溪笠


你那裡小學教師工資6500元左右,我的這裡做夢6500元,實際差三分之一,只有三分之二。說怎麼不退出教師隊伍,任何人都有這個習慣,只要認定幹一項工作,都想幹好,不想跳來跳去的,跟企業還不一樣,工作類似,都一樣。幹教師轉行跨度太大。如果叫教師幹公務員,銀行,稅務都願意去幹,這些工作教師都能勝任,而且幹得非常好!教師工作太繁重,只要一進校門,這一天的工作,沒完沒了,永遠的幹不完的工作,直到這一天結束;有一個老師請假,同班老師就得包班上課,上一天的課,學生作業你就批改不上,也不能備課,只有加班批改作業和備課,這就是老師工作的真實寫照,學生中的問題老師隨時就得處理,不當老師不知老師辛苦。老師整天與學生打交道,特別是管理學生,那可不是一般不好管的,沒有一是管理方法,那是不行的。凡是幹過教師的就這能奈,到不一個新的陌生領域,不熟悉,歲數也不小了,還得從頭學起,得有個過程,幹就要幹好,你是新手,必然有系距,凡是在教師崗位上幹過的,在其他崗位幹,一定不會差,幹一行,愛一行,跳來跳去,顯得沒事業心,挑肥揀揀瘦的,這就是不願退出的原因!實際上有其他合適行業幹是有的,說不願退出不真實!幹老師壓力也非常大,今天叫你下崗裡,明天下崗的,光整不知多少次,還叫競聘上崗,每學期學年都有績效考核,對老師進行評定,不合格、合格、優秀的評定,幾個不合格下崗,所教學生考試平均成績哪怕是在平均分是98分以上,排名最後的,照樣挨批評的!只要排名,就有正數第一名和倒數第一名,你想想,教的全斑學生平均分都98分還是倒數,照樣挨批評,那心裡多窩火。幹教師這一行,一沒職,二沒權,三是工資低,人員多,體量大,要是給老師增加工資,要是國家財政出錢,得上億元,還的漲,要是地方財政出錢,可以佔地方財政支出拿錢的話,就難了,所以給老師增加錢長工資,始終是地方財政壓力大的難點,給老師漲工資難,那是拿出來的真金白銀哪,你把給老師增加的錢,如果用在其他地方,可以辦很多大事,能看得見,那是政績,如果用在給老師發工資,看不見,沒人知道,等於白開支,給老師發工資就是光出不進,就是個拋不掉的包袱,好像狗皮膏藥一樣,政府很無奈,無策,只有象擠牙膏似的,口中高喊增加老師工資,就是雷聲大,雨點有稀,根本所在,父母連心,金錢連心呀,忍痛割愛確實有點難,國家教師,地方發工資,發的就是亂,各地有各地標準,與地方經濟發展有關,有的省,一說省的名,什麼什麼前幾名,就是給老師發工資,排名總是倒數第一名,還有很多借口,是農業大省,人口多的理由。國家教師,老是這樣叫地方給老師發工資,地方發工資,貧困地區貧困省,條件艱苦,應該發的工資高些,卻與之相反,能吸收人才嗎?老師能工作安心,有的貧困學校留不住人。!難免如果象這樣老這樣下去,地方發工資,總會有差別的,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只有統一標準,國家發放工資。老師能理解嗎?老師也是有知識的人,是腦力勞動,也是體力勞動,講課和輸導學生部要體力付出的,老師暈倒講臺時有發生,老師工作不輕鬆。在人群中生話,是個知識分子,連個農村多少有點技術打工仔,掙的錢都不如,確實傷了教師的心,誰叫咱選擇了教師這一行,上邊天天喊增加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的公務員工資,不如全國統一標準,發放老師工資,省得互相扯皮,說地區發展不平衡。什麼地方發展不平衡,就是藉口,讓地方發老師工資沒有說服力。造成地方越貧困,條件越艱苦,反而領的工資越少。拿地區差別來糊弄老師,說得通嗎,領的工資比發達地區少的多。教師能和公務員比嗎?教師就是哪幾個幹工資,沒有隱形收入。在農村教師不跟其他行業交叉,打交道,沒人脈,和城市的教師又不一樣,上哪去轉行,怎樣離開,離開了只要有工作就業,會毫不猶豫轉行的?請不要給老師傷心上撒鹽,已經夠傷心的啦!話又說回了,老師名聲好,人類心靈工程師,吃不愁,穿不愁,太陽曬不著,月月有錢花,人家有錢旅遊,咱不旅遊,當老師的不知道啥叫旅遊。人家消費高些,咱低消費也能對付,人別比,自足就好。現在國家在教師工資這一塊投資也很大了,老師漲工資得到實現,老師看到了希望,一定會加倍努力往教育上投入,終究有那麼一天,會全國統一標準,給老師發放工資。到那時,老師會心花怒放,以取得更大成績,回報社會!老師期望能統一標準足額髮放工資,不能去轉行!老師堅持不轉行,老師期望一定能夠實現,不要把老師期望變成失望!祝老師好運,老師的願望一定能實現!全國統一標準,發放老師工資!


59894627133


總體來說,教師的工資雖然不高,但也不低。

就拿贛州所轄的小縣城來說,我一個朋友,88年的,今年31歲 ,2012年參加工作,鄉鎮小學英語教師。目前每月到賬的大約2700,一年大約32400,另外一年大約還有9000元左右的績效,第十三個月工資1900,工資部分加在一起有43300。

另外還有一些福利,具體為:防寒防暑費1240;工會福利2100,公積金一年12000(政府代繳,可還房貸),這裡一共15340,此外還有職業年金、社保、醫保,就不多說了。

綜上,一個31歲的小學教師,年收入大約有58600左右。如果工齡長、職稱高的話達到七八萬不是問題。這樣的待遇,在一個五六線的小縣城已經算是中上收入檔次了。

還有,如果是高中教師的話,還有補課費,高考成績好的話,還有獎金,這一塊收入很高的,不過也比小學教師要辛苦。

另外,教師的假期非常多,一年工作時間滿打滿算還不到200天,足足比公務員多了3個月左右的假期(可能還不止,公務員加班多),這樣一算,待遇就更好了。

可見,教師的待遇並不低,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教師辭職的原因。


孤舟釣江雪


百靈鳥認為:老師,最大職責是教書育人,最大初心是讓每一個孩子成人成器,最大收穫是桃李滿天下。工資待遇只是勞動報酬,而不是工作的最終目的,沒有哪個老師會因為工資問題而選擇離開三尺講臺。


近日,一篇名為《一起騎車去上海:1800公里的畢業季》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和整個網絡。


80後老師蘭會雲帶領11名高中畢業生騎行1800公里,從山西朔州到上海,翻山越嶺,跨越重重困難,最終實現了一個老師對孩子們的承諾。


讀完這篇文章,非常敬佩這位80後老師的勇氣和擔當。朔城區一中633班,全校臭名昭著的網遊班、早戀班、問題班,但是,在這位80後老師蘭會雲的帶領下,竟然成為了高考的明星班,全班一半一上的同學成績超過二本分數線。


這位80後老師,身上體現了一種責任擔當,時刻以孩子為中心,即使是全校最差的班級,也決不放棄,決不拋棄,想方設法化解問題,解決病症,戒網遊、去早戀,全力幫助孩子成長;


這位80後老師,身上體現了一種教育情懷,教書育人是老師的天職,作為教師,不能過於計較工資、職稱,一切為了孩子。蘭會雲老師自費請孩子看電影、吃串串,一頓串串5000元,花掉老師一個月工資。這樣的老師,將學生視為第一。


這位80後老師,身上體現了一種善良智慧,蘭會雲老師用善良、愛心感動著每位學生,言傳身教,讓學生們懂得愛,懂得付出,並通過耳濡目染讓學生們養成了好習慣。正如他們的班訓那樣:做一個溫暖善良的人。


文臣不愛財,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同樣,老師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計較名利,一心為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教不好?


當下,很多人過於浮躁,將工資待遇、個人職稱晉升,放在心裡第一位,重視程度高於對學生的關心關愛,將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工資,晉升職稱。漸漸地,將為什麼當老師,我們老師的初心是什麼,都拋在九霄雲外。


作為老師,工資僅僅是我們的勞動報酬。我們能得到的還有很多東西。


作為老師,我們的初心是教書育人,讓每一個孩子成人成器。正是這份偉大的初心和使命,讓我們在教師崗位上不斷嘔心瀝血、兢兢業業的奮鬥。當然,老師最大的收穫,就是看著班裡的孩子們都能夠學到知識,增長才幹,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


作為老師,放下名利心,拾起責任心,喚醒孩子們的求知慾。像蘭會雲老師一樣,從未考慮過工資的高低,甘願付出,用一個月工資請同學們吃飯,包場看電影,這樣的事情,誰能堅持做到?其實,在他心裡,同學們就是他的兄弟姊妹,他願意為孩子們做任何正確的事情。正是這份責任,讓孩子們感動,併為之奮鬥。


老師們,並不是為了工資才選擇這份職業。人民教師,神聖光榮的職業。他們既然選擇了這份工資,就沒有過多考慮工資,而是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幫助學生成人成器。


這是由於對學生的責任和自己的初心,讓他們在教師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以上是我的個人見解,如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我是職場百靈鳥,專注職場領域,喜歡聊聊職場的經驗,喜歡談談公務員那些事。歡迎關注我,歡迎討論溝通!我的評論區,始終有你一席之地!

職場百靈鳥


有的老師總是說工資低,但是又不辭職離開教師隊伍,這是為什麼?

這話說的確實是實情。我就見過一些老師待在一起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辛苦工資偏低生活清貧。一番牢騷之後,大家還是各上各的班,各幹各的活,沒有誰肯辭職離開教師隊伍。

就目前而言,教師工資雖然不高,但在事業單位工薪階族中也並不算低。

就拿我所在小地方來說,工作二十多年的教師每個月拿到手接近5000元,每年6萬左右。此外每年還有績效工資七八千塊,年終獎1萬多到2萬。冬季取暖費2000多到3000元。是班主任的話,每學期還有接近2000元的班主任補助。是基層教師的話,還有生活補貼。

而且在公立學校上班,工作壓力也不是特別大,工作也很穩定,有安全感。此外,教師還有寒暑假,這也是其他單位所無法比擬的。

對一些教師而言,一旦辭職離開教師隊伍,另覓職業,雖然也無不可,但畢竟不穩定,有風險,也可能很辛苦。更何況一個教師出去又能幹什麼工作呢?

所以對那些經常抱怨工資太低的教師而言,無非是嘴上說說而已,並沒有真正辭職離開教師隊伍的打算。真正辭職的人,不聲不響,抬腳走人了事,絕對不會刻意地到處渲染。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歡迎評論,歡迎關注。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好多事好像都是說不清的,我有親戚原是大學教授,就是一直認為工資低,於是跳槽到了一企業部門當經理,一開始的確吃香的喝辣的,除了工資還有獎金,很是開心。後來教師漲工資了,再後來退休了,退休工資比大家教授的退休工資少了近一半還多,於是後悔在心裡有苦說不出。

還有位同學,原在小工廠工作,工廠倒閉無奈去了社區,退休是公務員工資。

至於教師的工作我認為還是不錯的,有寒暑假,現在相比其它工作工資也不算低,我想他們只是嘴上說說而已,因為沒有人嫌自己工資高吧。


原上草86


說低不低,說高不高。解釋一下:說低不低是因為一個月拿到手也有三四千了,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教師的保險和公積金都有那麼一個月差不多也有近5000了。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禮拜休息2天每年有近90天的大假還要怎麼樣?我身邊有很多人工作12個小時一個月3000塊沒禮拜天過年放假10天的,5000一個月12小時沒假期的大把人在做並且還是一直不停的忙。說高不高是因為現在什麼東西都是市場化,有好多人看到了商機和機會那麼他賺錢就多,我身邊也有好多人一個月賺幾萬幾十萬都有。這事情沒法說的清楚,看個人滿足的程度。你如果想安穩,容易滿足,那麼又有這個條件教師是挺安逸的職業。你要是感覺人生在於折騰,那你就出去闖闖吧,也許遍體鱗傷後就見到彩虹也不一定。


起什麼名字好太難


我就是師範畢業,我的同學大部分教書,我也教過一年多,後來自己打工創業了,我最清楚為什麼有人天天說離開卻從來沒走!第一沒這個勇氣魄力,都是乖孩子,沒出過社會!說說而已別當真!第二,這工作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可以,穩定的好!沒人炒你,社會上沒這樣舒服的工作。第三,基本沒什麼壓力,如果夫妻雙方都教書,那日子更好過!第四,出去社會你會發現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好的工作不要你,要你的你不會去,要技術你沒有,吃苦你受不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靈智精銳


我當過15年的老師,我可以從我的切身經歷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1997年中師畢業後,當時國家分配工作,我也就服從分配到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當了一名教師。才參加工作時,每月工資380元。當時物價也很低,一件好點的衣服也就百八十塊錢,請一桌人吃飯,上一個35元的大盤雞、50元的大盤羊肉,在加幾個菜、幾瓶酒,也就一百二三十;那時候鄉下人去城裡的願望也不是那麼強烈,買房的壓力也不是很大,所以說那時也沒有工資低的感覺。

這些年,隨著觀念的轉變、經濟的發展,教師待遇雖然提升很快,但工資收入遠遠低於一些自由職業者或好的企業員工,要想養房養車養孩子養老人,真的很拮据。在這種情況下,確實有些老師抱怨工資低、想辭職,但真正敢於邁出這一步的少之又少。我以前的學校有教職員工90人左右,據我所知,真正辭職的僅有1人,遠低於其他行業的辭職率。造成這種局面的,大概有以下幾個因素:

知識限制

教師這個職業大都是師範類院校專業培訓人員從事的,而師範類專業從科目設置、學科知識等方面來說,注重廣而不注重精,注重教而不注重用。也就是說,你所學習的知識,重點是你以後如何去教學生、如何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小學到高中,學生學的知識專業性都不是很強,特別是不具備技能性,也就導致了這類教師接受的專業學習,也是以基本理論為主,技能性較強的也僅限於一些教材教法等。你想想,經過這樣大學、甚至研究生培訓出來的教師,除了教學生、與學生打交道,還能幹什麼呢?辭職了,還有什麼行業可以選擇呢?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教師從政的比較多,因為相比較而言,從政對一個人的知識的專業性要求不高,只要學歷達到就可以了,但從政是改行。這裡舉這個例子,也是說明教師這個職業的專業太專了,限制了教師辭職自謀職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圈子限制

教師因為職業的專業性,導致了其圈子的獨立性。教師的工作內容就是教育學生,整天面對的就是學生,和其他行業基本沒有過多的接觸,而且學校相比其他單位,也相對封閉,致使教師的人際交往非常單一,久而久之,教師也就形成了自己獨有的一些性格特質,這種性格特質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封閉性和排外性,裡面摻雜著“清高”、“一根筋”(絕無貶義)等特點,甚至有時候彷彿與社會是脫節的。因此,在這種圈子了生活的同志們,對其他行業可以說了解程度非常低,其他行業對教師來說,從滿著未知和不確定性,也就造成只能抱怨、不敢輕易涉險的狀況。

利弊權衡

教師這個職業,雖然工資不算高、待遇不算好,但這也是暫時的。教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強大的基礎,教師也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人類的發展離不開教師,我國曆來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教師的社會地位也在快速提高,在薪資待遇方面,也明確提出不低於(要高於)國家公務員的水平,所以說,教師是一個永遠有前途的職業。那些抱怨工資低、想辭職的同仁們自然也是非常清除這一點的。在這種情況下,抱怨終歸是抱怨,大多數人是不會拿自己的職業、人生開玩笑的。

以上就是曾經的一名人民教師對這個問題一點淺薄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廣大教師朋友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笑臥職場


求求大家辭職吧 有千千萬考生擠破頭想進來的 我認識一個培訓班老師說 她親眼看著考生們由小姑娘熬成孩她媽 競爭太激烈了 我一個朋友也不工作考了三四年 每天學習超過十個小時 所有資料幾乎倒背如流 幾頁幾頁恨不得都說得出來 終於考上了 結果太閒了 閒的都想辭職了


我是米小諾


有的老師總是說工資低,但是又不辭職離開教師隊伍,這是為什麼?

工資的高與低只是相對而言,說工資低的只是希望能夠提高待遇,並不是要辭職。

關於這個話題,恰好可以分享下我的個人經歷,我是1993年師範畢業開始參加工作的,當時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和美好憧憬成為一名縣城實驗小學的教師,當時的月收入是146元,說心裡話確實不夠花。偶爾遇上同學、朋友結婚生子一個紅包就要50元。如果當月遇上一兩個人情世故那基本上就沒有生活費了。後來隨著結婚開始組建家庭,本來一個人就很拮据的生活,一下子財務壓力驟然增加。到了1997年經過不斷的權衡最終選擇了辭職。結束了5年的體制內教育生涯。

現在我當初的很多同事今天依然堅守在教育領域,這些年的薪資待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春節期間和原來的老師聚會,瞭解到假如我工作到今天大概會有8000元左右的收入。這樣來看在一個內地相對比較落後的小縣城裡面能有這樣的收入也算是不錯啦。

除了收入之外,其實從事教師職業還是有很多亮點的:

第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國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氛圍也越來越好,教育是非常有前途的事業。

第二、教師是受人尊重的職業

教書育人是一個特別有成就感的特殊事業,陪伴學生一起成長,可以提升教師的思想境界,淨化心靈。同時也得到普遍的尊重和認可,滿足職業榮譽感。

第三、可以教學相長

在給予孩子一滴水的同時,也讓自己擁有了一桶水。一名優秀的教師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長起來的。在教學活動中不斷的實踐、總結、改善、應用、提高。

第四、可以享受超長的假期

試問除了教師還有那份工作會有寒暑假呢?就憑這一條就不知能夠吸引多少人,

第五、可以滿足安全感

在企業就職的人員隨時都有可能面臨被動離職或主動離職的現象,沒有什麼安全感可言。而作為教師的工作性質無疑是穩定的,只要沒有重大過錯基本是不會被辭退的。

期待全社會都開始重視教育,因為這代表了未來國家的競爭力,民族的未來。

賦能團隊發展,助力組織績效提升。我是行動學習促動師代志傑,歡迎關注我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