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慢慢起步,竟是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不安全還傷車

你剛從親戚家出來,是不是有人要跟你說的,回去開慢點,就是安全駕駛,路口起步也要慢慢來。

但是在英國、德國這些地方,駕駛員在路口起步是很快的,「刷刷刷刷」。

老太太開車也是大腳油門、燒胎起步的,這些國家在全球交通安全中評估滿分,什麼情況?

路口慢慢起步,竟是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不安全還傷車

猛加油起步安全嗎?

  • 起步速度快的國家,安全得分反而高

猛加油起步,它並不代表不安全,起步速度快的國家,安全得分反而是高。

美國保險商試驗所UL,它是一個獨立的安全機構。它每年都會針對全球交通安全進行一個評估。

根據它們的評估,英國、德國這些倡導快速起步的歐洲國家,在交通安全評分中都是滿分。

我們中國得分倒是隻有85分,路口起步速度緩慢,是得分比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事故起因更多是判斷失誤而非速度快慢

其實是這樣,大部分的交通事故,它的起因是判斷失誤,而不是速度快慢。

以英國舉個例子,快速起步並不意味著有更多的交通事故。

《2017年英國交通傷亡年報》上面說,導致交通傷亡的最主要原因是開車的人和其他交通參與者失誤性的判斷,有73%的幾率是因為這個東西來造成的,就是搞錯了、判錯了。

和速度直接相關的事故其實是比較少的,從2014年到2017年,每年的佔比大概就5%左右。

  • 提前預判才能預防事故發生

也就是說路口起步的速度快慢與交通事故發生與否,它是沒有直接相關的,保持良好的安全意識,提前預判才能預防事故的發生。

就和打斯諾克檯球是一樣的,你出杆快,一秒鐘「嘿」直接就出去了,快慢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提前要想,要看。

提前判斷球過會撞誰,撞完之後它彈哪兒,最後面進了之後我下一個打哪一個,就是反而是預判更重要了。

猛加油起步有什麼好處?

路口慢慢起步,竟是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不安全還傷車
  • 猛加油起步,可以減少擁堵

猛加油起步可以減少擁堵,還能避免路怒。英國汽車協會Automobile Association,在駕校官網給出了一個安全駕駛提醒。

紅綠燈路口起步時,要儘可能快地提升到道路的最高限速,以保障安全,減少擁堵。

如果路口的車都慢悠悠地起步,反而會導致車流緩行停滯,影響通行效率,這種影響就是蝴蝶效應了,被麻省理工大學稱之為“幽靈擁堵”。

綠燈亮,第一輛車子緩慢起,下一輛車就會再等幾秒再起,一次次地傳傳傳傳傳到100輛車的時候,遲了十分鐘了。

好了,等它動的時候已經紅燈了,路就是這麼堵起來的。

  • 被鳴喇叭催促起步,容易引發路怒症

等紅燈的時候如果起步太慢,往往會被後面排隊的「叭叭叭」,在那邊吹,也有可能更容易引發路怒症。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聯合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對倫敦的一些駕駛員,進行了一個駕駛情緒測試,叫DET。

它得出一個結論,慢起步是引發路怒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以前不查資料我也不知道。

  • 前車起步慢是導致路怒的起因之一

在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博士布蘭·肯希普,對路怒的起因也進行了一個解釋,它發了篇文章的,《駕駛憤怒和元認知》,聽起來就高大上。

它說前車起步太慢、危險變道、車輛的喇叭催促行為,都會影響到其他道路參與者的心情,引發路怒症。

很簡單,我們在教室裡面自習,準備期末考,頭巾「嚓」一紮。

邊上的人在說,你平底鍋、送快遞,在那邊吵吵吵吵吵,肯定是會影響心情的,說不定還會發生什麼事情。

猛加油起步更費油嗎?

猛加油剛才說了兩點了。一個是不容易生氣,一個其實也是挺安全的,要做好預判。

還有一個,猛加油很多人不願意這麼幹,是覺得它燒錢。

路口慢慢起步,竟是交通擁堵的罪魁禍首,不安全還傷車
  • 猛加油起步和慢起步油耗相差不大

其實並不會更費油,很多人都是覺得,我慢一點就省點油,尤其油表開始跳燈的時候,車子就龜速行駛。

但其實測試測下來,猛加油起步和慢速起步,油耗其實差別不會太大,或者說是可以忽略不計。

  • 兩者油耗測試結果只相差0.54L

太平洋汽車網做了一個測試,用的車子是江淮瑞風S2,1.6L智驅版。

用同一個油槍,定額加油,分別用猛加油和慢起步的方式來開,一直開到沒油、熄火,這麼試出來的。

百公里油耗結果是7.21升和6.67升,猛加油的百公里油耗比慢起步,多了0.54L,的確是更多的油,倒不是說一樣。

  • 相差的油耗和節省的時間比微不足道

換句話說,如果每升7塊錢來算的話,每公里油錢相差了4分錢,和節約下來的時間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就好比你寄快遞,順豐次日,有可能比順丰標快貴了幾塊錢,但是順豐次日隔天就到。

標快搞了不好第二天、第三天還在路上,第四天才有空給你搞個配送,有可能2塊錢,我寧可加這2塊錢,大概就這意思。

  • 猛加油起步加速過程短暫,瞬間油耗高

短時間的猛加油,它對油耗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整個加速過程它是比較短暫的。

市區限速40公里每小時,快速起步到40,也就是兩三秒鐘的事情。

急加速的過程中,發動機為了防止混合氣過於稀薄,瞬時噴油量的確是比較高的,可以達到正常噴油量的1.5倍,甚至是2倍。

  • 之後油耗和正常開相差不大

但到了40公里每小時之後,車子就進入小油門巡航的狀態,這油耗和正常開沒有太大區別了。

說人話,就好比是吃飯,比較餓的人已經不行了那種。

今天送的外賣已經要賠了我50塊錢請我白吃了,還要再等兩個小時,到時候「啪啪啪」拼命扒個兩口。

不太餓的這種人是吧,兩個小時前盒飯就門口辦公室放著,一勺一勺慢慢吃。

總的來說,都是吃一碗左右就是吃飽了,飯量不會相差很大的,只是時間長短差別會比較大。

一個慢慢吃了半小時才吃完,一個兩分鐘已經見底了。

猛加油起步傷車嗎?

除了這些,有些朋友還覺得猛加油不是傷車嘛,油錢我不在乎,車子我很寶貝的。

  • 車在出廠前都經過嚴格的耐久性測試

車子出廠都是做過嚴格的測試的,你不用擔心油門踩的稍微重一點,輪胎會飛出去、車子會爆炸的,不會有這種事情的。

它們都做這種耐久性測試的,強度比我們踩幾腳油門大得多了。

央視新聞曾經採訪過,比亞迪的測試工廠測試車輛,它是會在機器上,以6000轉甚至更高轉速,頻繁的換擋位,這麼長期搞的。

確保發動機和變速箱的耐久度能符合標準。

比亞迪的測試工廠還設置了專門場地,在不同的路面上對車輛進行長時間的急加速和急剎車的這種測試。

  • 短時間重踩油門屬於正常使用範圍

所以說短時間內你踩得重一點,完全是屬於正常使用範圍的。

這就好比是這種老款的諾基亞手機,出廠測試很嚴格的,扔一下吧扔一下吧,人家都十幾米高的循環跌落測試在試的。

零下40度到零上85度,這種極端溫度都要看看,照樣能不能打電話。

打了一半還拿個核桃「啪」砸一下,看看電話通不通,都到份上了。不用糾結,諾基亞、比亞迪,給個好評。

今天做這個東西,倒不是說非要你一定要踩重油門,只是說我們對輕重油門有一個相對更全面的理解。

  • ECU會自己適應駕駛員的駕駛習慣

慢油門有什麼問題,平時不容易被注意到的,我今天也一起講。

慢油門起步多了,車子反應可能會變慢的。

現在的車子都是有行車電腦的,也就ECU,它是帶自適應學習功能的。

比如說豐田汽車的專利《內燃機的燃料噴射控制裝置》,它說,ECU能夠學習控制燃料噴射量,從而來適應駕駛員的這種駕駛風格。

  • 還會根據發動機當前情況進行調校

通過計算每個氣缸的燃料壓力,ECU會校準計算值,在發動機工作的不同時間段,加入燃料前導噴射。

同時ECU還會根據發動機當前的情況,來進行校準、微調。

和開車上下班有點像的,每天9點出門上班,時間一長,9點左右的路況條件,我們腦子裡比較清楚的。

看到前面堵車,我們馬上就找另外一條路了,基本上就不影響上班時間了,差不多這意思。

  • 長時間低轉速起步,車子會變“慢”

《汽車與維修雜誌》,曾經對一輛馬自達929轎車進行一個測試。

在清洗節氣門和噴油嘴之後,車子反而加速無力、怠速升高。

再進一步研究發現,車子主要是,長時間在邊慢速的開,低轉速的起步。

ECU的校正值是比較大的,短時間沒有辦法匹配發動機工況了。

就導致動力輸出不如原來的水平了,車子就變“慢下來”了。

  • 輕踩油門還是重踩油門,按自己風格來

這就好比原來是每天9點出門的,今天突然節氣門清了一下,鬧鐘換了換,早上7點鐘出門上班了。

這個時候路況不熟了,原來不堵的那條路堵了,要找新的路,不知道在哪裡,路上花的時間反而更長,也許和9點鐘出門同一個時間到公司的。

今天講東西主要是為了矯枉過正,不是輕踩油門就一定好,不是猛踩油門就一定差。

我今天給你全面地分析一下,你可以挑一個,自己適合的風格和方法來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