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作品 為戰“疫”加油

創意作品 為戰“疫”加油

網羅熱點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抗擊疫情,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

表情包、微動漫、手繪海報、戲曲書法……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湧現出海量創意作品,通過宣傳防疫知識、講述抗“疫”故事等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最美逆行者助力加油。

防疫“輕騎兵” 指尖傳遞愛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途徑除了飛沫和接觸,還有氣溶膠,宅家安全,避免感染……”近期,一組系列科普動畫在朋友圈、短視頻平臺刷屏,視頻中一對頭戴塔尖帽、身著層疊牡丹花裙的可愛形象很是搶眼。

這組卡通形象名叫“雙雙、塔塔”,是太原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形象代言,以太原傳統地標永祚寺雙塔為原型創作的。戰“疫”期間,太原市文明辦聯合主創團隊山西樂酷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西傳媒學院動畫學院推出系列動畫《雙雙塔塔戰疫情》,向市民普及防疫知識。主創人員董立榮介紹,正月初六,創作團隊就恢復了線上辦公,以權威發佈為參考創作《避免聚餐》《不去外面玩》《繼續提高警惕,不能前功盡棄》等生動有趣的防疫動畫,目前共推出8期,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發佈,單期播放量達70萬次。

“太原文明宣傳‘小使者’,講起防疫知識來也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太原市民張長青說,“雙雙”“塔塔”是太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今又成了防疫宣傳的“輕騎兵”。

記者採訪中瞭解到,此類體現山西本土特色的防疫“輕騎兵”並不是少數。“陳小醋”是山西晉商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造的本土動漫形象,以“閣僚、鬧他、歡歡兒的、架勢”等方言為主打的系列表情包更是深受老西兒歡迎。近期“陳小醋防疫表情包”成為網友微信聊天的爆款,“不恐慌、不傳謠、官方最可靠”“從我做起、抗擊病毒”“少吃一頓飯、感情不會斷”……萌萌的醋瓶子搭配詼諧的標語,防疫小知識輕鬆在指尖傳播。

此外,“陳小醋”主創團隊還結合山西各縣特色,製作了117幅手繪抗“疫”海報,收穫了不菲的轉發量,呂梁市民田文華在朋友圈轉發留言: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待疫情過後,請你來石樓看黃河入晉第一灣。

山西傳媒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師周怡帆表示,防疫知識通過表情包、動畫、海報等大眾可接受、易接受、願接受的方式進行宣傳,引發共鳴擴大傳播的密度和廣度,具有本土特色的防疫“輕騎兵”也是山西迎戰疫情中的一支生力軍,增強了人們抗“疫”的決心和信心。

一線微動態 記錄戰“疫”點滴

“沒有生而英勇,只是選擇無畏!這一戰,要贏!”日前大同市民高龍的朋友圈被一組記錄戰“疫”一線工作場景的手繪漫畫刷屏。“溫馨的畫面,感人的文字,希望多才多藝的她們早日歸來。”高龍感慨。這組手繪漫畫出自靈丘縣人民醫院支援湖北醫護人員之手。護士張穎說:“為減少感染機會,醫務人員進艙是不允許帶手機的,無法用相機給大家錄製艙內工作,只好用繪畫記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一起來的5個姐妹,分別記錄了各自參與這場戰‘疫’過程的點點滴滴。”

謝丹是大同市南關街道御河南路社區主任,在疫情防控工作之餘,她將防疫一線見聞繪製成水彩插畫,記錄社區工作者為隔離住戶買菜、取快遞的情景,描繪社區工作者在寒風中吃飯、值守的感動,歌頌志願者的堅守……居民趙變英在朋友圈轉發並留言:“看了社區主任的作品深受鼓舞,瞭解了一線工作者的辛苦,感謝她們的守護。”

堅守抗“疫”一線的太原車輛段動車機師齊翔用素描記錄了一群戰“疫”鐵路人:集中指揮、確保防控物資第一時間運達防疫一線的調度員,精檢細修、確保動車安全運行的機械師,心懷溫暖、把自己備用口罩送給旅客的鐵路乘警,默默付出、大山深處守護列車安全的橋隧工,作品在網絡上傳播引起關注。“如果不是疫情,我真想用腳步去丈量這座城市,細聽蟲鳴鳥叫,猛嗅撲鼻而來的綠植花香!武漢,這次你戴著面紗,還有多少我看不到的美?”山西支援武漢重症醫療隊領隊弓清梅的戰“疫”日記寫出了戰勝疫情的期待,網友紛紛轉發,稱文筆優美、情感真摯。越來越多的一線工作者,用他們的作品讓網友瞭解真實的一線。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學副教授王豔認為,藝術創作比語言有更強的表現力,一線工作人員用創作的形式把戰“疫”的生活記錄下來,深入揭示人的潛意識,隨著潛意識意識化,抽象的焦慮的情緒變得直觀具體,進而舒緩自己的壓力,創造輕鬆愉悅的心境和生活氛圍,同時也能鼓舞他人,直觀瞭解一線增強了人們心中戰“疫”必勝的信念。

以技戰“疫” 致敬逆行者

沙畫、歌曲、廣播劇……戰“疫”打響,全民行動,來自社會各界的創意作品層出不窮。

太原95後女大學生李江就讀於魯東大學,在微博上曬出9幅手繪醫護人員感人故事,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被時間視頻、光明網等媒體報道,微博相關話題“山西女大學生手繪抗疫感人故事”等相關話題閱讀量達300萬人次。李江說:“看到醫護工作者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忙碌身影,就希望通過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對一線工作者的敬意,如果有機會,想把自己創作的手繪送給故事的主人公。”

“疫情當前,我做一往無前的戰士,你是軟肋,也是鎧甲,這是2020年最美的愛情。”3月2日,山西傳媒學院播音主持學院推出原創戰“疫”題材廣播劇《當疫情遇上愛情》,講述了醫護人員“陳穎”和“阿明”的愛情故事,向奮戰疫情一線的“戰友夫婦”致敬。網友“崇明鳥”評論稱:“有的人在同一座城市,卻像在談異地戀;有的人新婚別離;有的人則和愛人一起投身抗‘疫’一線,卻也難得見面,但確是值得歌頌的愛情,為他們點贊。”

運城萬榮農民畫家謝孝發奔波在各個防控點拍照取景,手繪防疫圖,向抗“疫”一線民警致敬;陽泉姑娘武豐珍是中國沙畫藝術研究學會會員,受青年唱作人李睿亞邀請創作沙畫《那就是你》致敬一線醫護人員……網友們使出“十八般武藝”,多形式創作出大量優秀作品,助力打贏疫情阻擊戰,山西日報客戶端開設相關專題進行收集展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9日,已收錄2000餘件作品。

周怡帆認為,作品有生命,也有力量,記錄每一個當下,都是為了未來能有所改變。疫情期間湧現出大量原創作品,既宣示了團結抗“疫”的決心,傳遞了正能量,同時也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思考和改變。

本報記者劉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