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與病毒的戰鬥 奉獻最柔軟的關懷頂起抗疫戰場半邊天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侯顆

掃一掃 看視頻

无惧与病毒的战斗 奉献最柔软的关怀顶起抗疫战场半边天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37歲的重症醫學主治醫師黃霞主動申請參與臨床救治。圖為黃霞在重症隔離病房內工作。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无惧与病毒的战斗 奉献最柔软的关怀顶起抗疫战场半边天

女護士承擔起“臨時媽媽”的責任,給一家均被確診新冠肺炎無人照顧的寶寶餵奶。新華社記者 湯陽 攝

今年的婦女節,中國人民正在進行一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女醫生、女護士、女軍人、女民警、女建築工、女幹部、女教師……女性的力量,頂起抗擊疫情戰場的半邊天。她們可以和無情的病毒搏鬥,也能把最柔軟的關懷送給需要的人。她們義無反顧前行的身影,她們拯救生命時的模樣,她們在抗疫一線的故事,為婦女節的涵義寫下生動的註釋。

“這場戰役不成功,我們就不撤兵”

截至3月6日,國家衛健委派出馳援湖北的國家醫療隊總共38624人中,女性佔比約67.7%。4000名軍隊醫護人員中,女性佔比約62.5%。

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醫療戰線上,許多女性以赤誠之心、精湛能力、奉獻精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一位“40後”女性,70多歲高齡絲毫沒有影響她不知疲倦地在一線奔走,積極帶領團隊與疫情抗爭。

2月20日8時30分,像過去的18天一樣,李蘭娟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重症監護室,探視8位危重症患者病情。查房結束,脫掉防護裝備,她的一張“口罩壓痕照”引發關注。照片中,口罩的壓痕深深嵌進了皮肉裡,皺紋和印痕難以分清,笑容卻溫暖而堅定。

此前,李蘭娟向國家衛健委請求支援武漢,目的是搶救危重症病人。四抗二平衡,是她在抗擊H7N9禽流感病毒時總結出的經驗,李蘭娟希望把這套經驗用在武漢危重症病人的救治上。在出徵武漢的儀式上,她說:“這次去打算長期奮鬥,自己也沒有考慮什麼時候回來。這場戰役不成功,我們就不撤兵。”

在家裡,她們是妻子、母親和女兒;在前線,她們是抗擊病毒於呼吸之時、挽救生命於分秒之間的戰士。

深夜的火神山醫院燈火通明,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剛帶著隊員們打掃完病區,又開始預演收治流程,為迎接新一批患者做準備。回到房間,宋彩萍還要查閱資料、梳理工作,一抬頭,窗外的天已泛白。這些天,她平均每天工作超過16個小時,隊員們稱她是“永動機”,她說:“跟疫魔打仗,必須爭分奪秒。”

這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老年醫學與特勤醫學科主任護師在30年軍旅生涯中,先後6次參加海上、高原衛勤任務,4次參加國際醫療救護活動。

6年前,她出征利比里亞抗擊埃博拉病毒,在請戰書上寫道:“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隨叫隨到……”6年後的除夕夜,她緊急馳援武漢,告訴不捨的兒子:“媽媽是軍人,是軍人就要隨時上戰場。”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條中國“護士媽媽”的視頻故事,並寫道:“醫衛工作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承受著最大的壓力,這段感人的視頻展現護士拯救生命的愛與力。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團結一致。”

感動譚德塞的是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的6名護士。當地一個家庭的所有成人均被確診新冠肺炎住院治療,已是密切接觸者的兩個年幼孩子無人照料。6名護士當起了“臨時媽媽”,給孩子衝奶粉、換尿片、洗澡、洗衣服……由於孩子夜裡哭鬧,照看的護士一天只睡了3個小時,防護服溼了幹、幹了溼。

生命面前,這些美麗的白衣戰士用真摯的愛在最危險的地方,搭建最安全的堡壘。

“胸前的黨徽熠熠發光”

不同的戰場,相同的衝鋒。一樣的使命,讓姐妹們並肩戰鬥。許多女紀檢監察干部以堅實的作風和鐵的紀律,堅守在防控疫情監督保障一線。

2月29日晚上9點15分,一個新生命的降臨讓許曉娣的笑容露出幾分女性特有的溫柔。疫情發生後,這位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紀委書記一直處於高強度工作狀態,此時她正在產科巡查。

作為省級婦幼保健機構,醫院既要確保母嬰安全,又要做好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醫院紀委的監督保障顯得更加重要。

在巡查時,許曉娣發現發熱門診因診室少、候診面積小存在患者聚集的隱患。她立即與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制定解決方案,組織人員通宵達旦工作,僅用16個小時就搭建了5間臨時板房。

“封城一個多月,醫院迎來了2600多個新生兒,最多一天108個寶寶,新生命降生給我們戰勝疫情增添了動力!”許曉娣說。

“3月1日問題:總院某科室有部分患者未戴口罩,已整改;部分基層分院防控物資緊缺,已整改……”“3月2日行程:8時整理收集2月份疫情防控相關材料;10時研究捐贈物資專項監督工作;11時調查走訪……”

這是福建省大田縣總醫院紀委書記曾玉潔自疫情防控以來每天都要整理的兩張單子。一份問題清單,明確下一步督查整改重點。一份工作清單,安排好次日行程。

大田縣地處閩中山區,在湖北省務工的有近萬人,春節期間,有800多人從武漢返鄉,存在疫情擴散風險。縣醫院和18個基層分院作為主戰場,防控任務緊迫。

三天半時間,她跑遍全縣20家監督單位。18個鄉鎮的基層醫院零星分佈在全縣各處,輻射範圍約2220多平方公里。2月13日,是她記憶裡最累的一天。這天,她走訪了7個鄉鎮分院,跑了240多公里。鄉鎮山路彎道多,曾玉潔顧不得暈車帶來的不適,只希望儘快把基層情況瞭解清楚,早點把防疫物資發放到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疫情面前,她們既是鐵面無私的監督員,也是默默付出的志願者。

2月7日凌晨,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這個海拔2350米的高原小城,氣溫只有攝氏零下幾度,空氣稀薄。暗黃的路燈下,一行人正吃力地搬運著防疫物資。其中一個柔弱的身影,便是黑水縣紀委監委派駐教育局紀檢監察組組長祝繼國。

當晚12點,100桶次氯酸鈉消毒液,4000只一次性口罩,200個護目鏡等一大批防疫物資到達黑水縣的中藏醫院。在缺少人手的情況下,祝繼國與其他幾位同志一起把防疫物資一件件搬到倉庫,又一件件分類碼放,查看物資是否與清單相符,忙完這些,已是後半夜。

當接到上海市紀委監委招募志願者的通知後,第十四審查調查室副主任周勍卿第一時間報了名。隨後,她下沉到普陀區宜川街道的中遠兩灣城社區,在瑟瑟寒風中當起小區“守門員”。查證、測溫——簡單的兩個動作每天要重複幾百遍。“隨時都有人員進入小區,幾乎沒有喘息休息的時間。”

平日裡,她是業務強將,曾獲得過上海市專案工作集體一等功,市級機關係統青年崗位能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她帶領14名紀檢監察干部根據居民登記的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建立風險等級機制,建立高風險人員動態跟蹤微信群,及時掌握是否復工、單位防控規範程度等情況,第一時間聯動處置。

“我們每一個紀檢監察干部志願者都要佩戴黨徽,亮明身份上崗。”周勍卿說,胸前熠熠發光的黨徽,時刻提醒自己要做好表率,以實際行動展現紀檢監察鐵軍的忠誠與擔當。

“把光和暖傳遞給更多的人,是我最樸素的初心”

“武漢——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抵達!”這段時間,一首抗疫詩在網絡上刷屏,很快家喻戶曉,鼓舞士氣,感動人心。

詩的作者曹原,是北京市門頭溝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一名女幹部。疫情發生後,曹原提前結束休假,服從組織召喚,下沉到北京市門頭溝社區一線開展防疫工作。在返京的列車上,她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

和許多社區工作者一樣,她扯著因說話過多已嘶啞的嗓子,用凍得通紅甚至乾裂的手,一遍遍地詢問、登記、測量……

工作之餘,細心的她還做了這些小事:積極參與為武漢中南醫院的募捐,主動聯繫幫助因疫情居家隔離生活不便的孤寡老人,悄悄煮一鍋薑湯送給社區志願者,並繼續將更多在基層戰“疫”的感悟創作成動人詩篇。

十幾年前曾參與過非典救治的母親擔心女兒感到孤單,便用寫信的方式鼓勵她。在給母親的回信中,曹原寫道:“作為軍人和醫務工作者的後代,我一直很驕傲我的父親曾是人民子弟兵、是最可愛的人,一直很自豪我的母親曾是白衣天使、是南丁格爾。我想把這份責任繼續扛起來,把光和暖傳遞給更多的人。爸爸媽媽,這就是我最樸素的初心,我相信這也是你們的願望。”

把光和暖傳遞給別人的,還有浙江省建德市千鶴村女子民兵連的一群姑娘們。

這裡是“婦女能頂半邊天”的發源地,新中國成立之初,千鶴村婦女在黨的領導下,打破傳統舊俗,走出家庭、走上田間地頭,執行男女同工同酬政策,投身農業生產勞動,孕育了“不等不靠、敢想敢幹、團結協作、艱苦創業”的千鶴婦女精神。

如今,面對疫情,她們更是奮勇當先,女子民兵連的32人作為核心成員,與鎮村幹部們一起,在一個晝夜裡完成了439戶的摸排工作,並連續多日幫300多位村民採購生活物資,頂起了千鶴村防疫工作的“半邊天”。

在抗擊疫情這場大考中,無數個“她”挺身而出、英勇奮鬥。

她是鑽研求索的科研工作者,她是風裡雨裡的建設者,她是無私奉獻的志願者,她是不怕辛勞的社區網格員,她是網絡另一邊關注每個學生的老師,她是奔走前線、奮筆疾書的新聞媒體人……

魅力與溫暖,無畏與堅韌,溫柔與愛,戰地玫瑰分外香。

頂起抗疫戰場半邊天。不論是為一蔬一飯的小日子默默耕耘,還是為國家社會的需要力扛千鈞,女性都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婦女是‘半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我們共同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對婦女同志這樣說。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億萬中國女性正在貢獻智慧和力量,成就美麗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