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校,校長不上課,中層象徵性的上課,只有一線教師苦苦支撐,對此你怎麼看?

我是奮鬥的70後


對於這個問題中所闡述的學校的現象,我個人是不太認同的,基本上來說,並不符合實際情況。可能當中有些學校存在這樣的現象,但是絕大多數的學校中,都不是這個問題所闡述的這個樣子的。

校長作為學校的實際管理者分身乏術,大多數的確是難以從事一線教學,然而也有很多例外,尤其是那些農村的中小學校長

任何一個學校學校的校長是作為這個學校所有事務的管理者,面臨的是千頭萬緒的工作,無論是教師的管理,還是學校硬件設施的更新維護,或者說是應付各種上級管理部門的檢查等等。任何一個學校的校長平日裡的工作要面對一大堆上面佈置下來的任務,以及迎接大大小小部門領導的檢查,可以說校長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不用從事一線教學很輕鬆,但是他面臨的各種繁雜性的事務工作,可能會比其他普通的一些教師壓力和付出的工作量會更多。

而且現在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校長不但要應付各式各樣的學校的雜項事務,而且往往還要身處一線進行教學,以彌補學校教師的不足。所以不要什麼事情都過分看於極端,的確很多學校的校長是這樣不上課的,但是校長有校長的事情要處理,不要總覺得校長似乎做的就很輕鬆,其實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所有的學校的事情都會落在校長的肩上,校長並沒有那麼好當,他所承擔的早已經超出了一線教師所承擔的責任。

至於中層只是象徵性的上課,那完全是以訛傳訛的猜測

我們就拿中小學中的中層幹部來說,可以說他們這個階層的既是老師,又是學校的各項事務的落實者。基本上來說就是既要承擔一線的教學任務,又要完成好學校各種事務性的工作。絕對沒有這種想象式的,只是象徵性的上上課。畢竟任何學校的中層幹部,他的首先的職責是教師,教師就必須要完成多少的課時量,無論你是主任副主任,課時量不完成就屬於不達標,也許某些學校對於這樣的行政幹部,多少有一些照顧比一些在一線執教的教師會少一些課,但是絕對是做不到象徵性的上課。

絕大多數的學校的中層幹部可以說是這個學校最累的一個階層,他既沒有像一線教學教師那樣的只要把課上好了就行了的簡單,又沒不能向校長那種完全投身於各項事務性工作。別看他們只比普通老師少了幾節課的教學任務,可是他們承擔的其他事務性,落實工作要比普通的老師多的多。現在的學校,迎接的各種名目繁多的檢查培訓是數不勝數,上面的各種任務佈置下來之後,校長中層幹部都要一層層的去落實,各種對於檢查的迎來送往,上報資料,準備材料,做好迎檢任務,都是這些中層幹部必須完成的繁重工作,還不能夠落下自己的教學任務可以說,學校的中層幹部才是學校的老黃牛。

任何一個學校,都需要校長與中層幹部和普通一線教師相互配合,才能夠辦好學校

一線教師的教學任務重,比較辛勞,這是大家都能夠理解的,畢竟除了上課之外,還要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任務。學校是需要大量的一線教師默默的,辛勤的工作的,才能夠將學校的教學質量不斷的提高。但是也請理解,維持學校運轉的話,是離不開學校中各種任勞任怨付出大量精力的中層幹部的,各項上級部門佈置下來的任務,都需要靠中層幹部逐層去分解,落實到人,分頭去完成各自的任務,才能保證學校這樣的大型機器運轉正常。一個好的學校也離不開一個好的校長,校長所思考的,所面臨的問題都是站在整個學校的角度上的,校長需要運作,涉及很多學校方面需要考慮的問題,很多關係需要維持,學校辦學的方向需要確定,這些都離不開校長辛勤的付出。

當然我們也不否認,任何一個學校裡面都有一些所謂的寄生蟲似的人物,事情不怎麼做,要名要利卻跑得比誰都快。或者存在一小部分像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然而這絕對不是學校中普遍存在的。如果校長與中層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引起一線教師的各種不滿,甚至會爆發出學校的教師抵制行為,時間久了那麼這個學校如何去運轉?


小學英語點點通


我擔任過校長、副校長、教務主任、教務副主任、班主任、教研組長、校報主編、語文教師等職,體驗過學校“高層”、“中層”和“低層”的工作,我也對這個問題發表一些看法吧。

首先,談談“高層”的感受。

所謂“高層”,是我的獨創,是相對於“中層領導”而言的,指的是學校的校長、副校長,即“校級領導”。我僅當過一年校長,但副校長當了九年,校長是在一所鄉鎮中學當的,副校長則在縣城和鄉鎮都擔任過。我當校長期間沒兼過課,在鄉鎮中心校任副校長時也沒兼過課(因為當時整個鄉鎮只有兩個副校長,一個分管中心校本部,而我要分管整個鄉鎮完小,經常要到各完小和教學點檢查工作),但我在中學任副校長時,我兼任語文教師(每週六節正課,兩節早讀,兩節晚自習),從初一教到初三,然後又輪到初一。我上的是快班,要為學生的中考負責,而且作為學校領導,自然要給老師做表率,上課可是認認真真的,而不是“象徵性”的上幾節課就行了。至於校長上課,在八九十年代常有,現在幾乎沒什麼校長上課了,因為現在的校長面臨“三多一大”——會議多、檢查多、培訓多、責任大,根本不能靜下心來上課,更別說備課、批改作業了,隨時都有可能被一個電話或一條短信從課堂拖走,這對學生來說是極為不好的。能當校長的人,那都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大的人,我可不是當校長的料。所以當年縣裡調整學校佈局要撤併我鄉中學到縣城時,我非常高興,因為這樣我就不用當校長了,我當時想,哪怕到縣直學校當一名班主任也比當校長輕鬆得多。到縣城中學後,我被任命為副校長,分管教學,但我覺得輕鬆多了,因為心理壓力小了。

其次,談談“中層”的感受。

學校中層領導的特點就是,工作壓力小,部門事務多。中層領導一般不用直接跟教育局領導對接工作,他只要按照校級領導的要求完成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其工作的內容和對象,更多的是教研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因而事情比較多而雜。雖然這樣,但作為一名中層領導,他若熟悉本部門工作,處理這些事務是不成問題的,我當年任教務副主任時還兼任初一語文和班主任呢!

最後,談談“低層”的感受。

在所有的“主任”當中,“班主任”可能是最“低層”的“官”了,很多中學老師都不太願當班主任,自然是因為班級事務多和管理責任大所致。然而,在我整個教學生涯中,我覺得最有意義和最有成就感的就是當一名班主任。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與學生朝夕相處,其間不乏鬥智鬥勇,但很容易就跟學生建立起了感情。學生畢業後,最難忘的人一定不是校長,而是班主任,甚至多年以後也被學生常常記起,我覺得這是挺幸福的。而作為一般的老師,比如中學語文老師,若不當班主任,一般就要上兩個班級的語文,作業難改不說,一學期下來,每個班的同學都有好些認不全,還談什麼師生感情呢?我一直認為,沒當過班主任,就像沒生過娃沒當過娘一樣,其人生是殘缺不全的,起碼是有遺憾的。

總之,作為一名老師,“高層”要有擔當,“中層”要有責任,“低層”要有追求。如果一名老師(甚至連班主任都不是),認為校長、主任工作都非常輕鬆,而自己卻在一線“苦苦支撐”,那麼說明他還缺少一種歷練,起碼缺乏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全面認知。


鍾庸教育


這樣的話,真不知道是什麼人說的!!樓主是教師,不應該這樣說吧!我是副校長,今年50,副校長十多年一直教一個班數學,大循環,上級檢查驗收一個不少,教學質量和普通教師比不能差,天天忙如狗。我們周圍的學校,除了一把手校長,基本上沒有副校長不教課的,業務不強,在學校就沒有發言權。並且現在的幹部晉升制度也相對完善,當然也不排除有找關係走後門的現象(這是世界性的難題),想做領導沒有過硬的本領,在教師民主測評這一關就過不了。其實做教育的領導也就是《圍城》裡說的,城外的人想進城,城裡的人想出去。現在的領導,特別是校長,責任無限大,安全、教育質量、檢查評比驗收,焦頭爛額,前一段時間中央專門發文給教師減負就說明問題。呵呵,在嚴格執行八項規定上,想伸手多吃多佔,困難啊!!!昨天我們學校的績效考核結果出來了,除一把手是局面考核外,副校長是拿不過一線優秀教師的。行政崗位的所謂領導天天忙行政事務,檢查驗收,比教師一週少3-5-節課(我們學校),荒廢了個人的業務提升,考核就不佔優勢了。人生不易,各行各業都不易,現在社會對教師、醫生、警察等行業的輿情不佳,當然打鐵還需自身硬,教育工作者更要踏實工作,做好本職工作,而不是互相攻擊,以偏概全,否定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成績。


仁者許


看來提問的樓主和我遇到的情況是差不多的。

我原先單位就是這樣的情況,認認真真教書的老師永遠在一線教書。其他人就想辦法從一線脫離,開始做行政工作,然後進入中層。

現在學校的中層正職副職加上辦事員佔了學校一半人數,光副校長就四個,全校教職工一共也不過四十人左右。

現在這個單位,大概有六十人,正副校長一共三個,中層也就六個人。

一所學校是什麼樣的氛圍,與領導者有很大的關係。問題裡的這種現象不是沒有,也不是所有學校都是這樣,有的是因為各司其職,有的是因為各有所圖。

一個朋友原先是中層,後來她堅決不幹了,具體原因我們沒有問。不過,凡存在都是合理的,借用別人的一句話,就是這樣。


小治姐姐


校長這麼忙,上課?我就說我們學校中層領導幹部吧,原來上課的一個,由於經常要開會,有時候還要出差,只能讓別的老師代課,你想想,代課一是學生不認真對待,二是老師也摸不清學生的情況,你覺得這樣上課對學生好嗎?我是普通一個老師,我也沒有酸領導不上課~~畢竟職責不一樣


劉劉劉9409


我們這個年級,副科老師一個人帶4班,一週16節課,不算晚自習,有個是班主任,工作量挺大的,學校商量讓我主任也帶1-2個班,被我主任斷然拒絕了,說自己年紀大了,帶不了。。然後我主任天天都要我們發張精神,為教育事業奉獻!我有個同事異地戀,只有週末有一天時間見對象,我主任就說要把精力放在工作上,不要總想著戀愛結婚。然後一個勁兒的炫耀他閨女有了對象婆家,條件挺好的。他閨女也是老師。。。[捂臉][捂臉][捂臉]


孫包包68226876


一個學校,校長不上課,中層象徵性的上課,只有一線教師苦苦支撐,對此你怎麼看?

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上初高中的時候,校長不但代課,而且代主課,有的甚至帶畢業班的課。學校其他的中層領導、財務人員也都代課,上課是主業,其他業務工作是兼職。記得我上初三時給我們代化學的周老師就兼職做會計工作。

等到我畢業成了一名教師之後,漸漸的初高中和中心小學的校長根本不帶課了,會計成了專職財務人員,也不代課,總務主任不代課,其他的中層領導也都象徵性地代點副課打發日子。

這樣,學校領導們都有了雙層身份,幹工作的時候他們是行政人員,可以不代課或者象徵性地代一點課。評職稱的時候他們就不再是行政人員,而是教師身份了。

這樣的現象存在了若干年,大家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曾經有個規模不大的學校教職工不到30個人,但是領導卻有8個,此外還有教導幹事、政教幹事。

近幾年來有的地方已經出臺了相關規定,凡是身份是教師的、尤其是高級職稱的教師必須代課,這一規定讓學校領導們再一次轉換了角色,重新回到了教學一線。


三尺講臺一路行吟


一個學校,校長不上課,中層領導象徵性上課,一線教師苦苦支撐,這樣的學校辦不好。

1.校長拈輕怕重。俗話說:“窮看窮,富看富,老百姓看幹部”。一般來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領導幹部都要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各項工作才能做好。一個學校也是這樣,領導幹部要帶頭代課,老師也才能有樣學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可是有個別學校,校長不代課,其他領導也向校長學習,也不想代課,或者象徵性地代幾節所謂的副課,不是考試科目,還不想給孩子賞,得躲就躲,得猾就猾,弄得班主任和孩子們都有意見。有的人還對孩子說,你讓家長到學校投訴我,就說我不會代課。其目的就是不願意代一節課。

2.老師一線支撐。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老師。校長、主任都想享樂,都不願意代課,可是在有什麼利益的時候,一個個都衝在前面,績效工資一定要比老師高很多。只有老師在教學第一線苦苦掙扎,因為領導都不願意代課,學校也只好把領導的課,讓老師分擔,這樣老師的工作量就加重了。老師心裡肯定也不服氣,憑什麼領導都不代課,績效工資還要比老師多。老師帶著情緒上班、工作,工作積極性肯定不高,教學成績也可想而知。

3.教學質量堪憂。正確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因素。一個學校的好壞優劣,主要取決於幹部,特別是校長。如果校長能吃苦在前,享樂在後,哪個老師能不緊跟校長拼命幹?校長、主任都不願意代課,你怎麼去指導教學?說來說去只能是幾句空話而已。學校沒有人管理教學,就憑老師自己幹,那老師也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胡天了日,誰還管孩子的學習成績?你說,孩子的學習成績能好嗎?

只有校長主任以身作則,帶頭教學,才能把學校的教學工作做好。反之,學校的教學質量一定很差。


張志學689360


一個學校,按規定只能是正校長和總務主任可以不任課。其他副校長和中層都應該上課。

如果副校長都不上課,那這個學校的管理機制是有問題的。中層再不上課,那這些教學管理的一手資料在哪裡取得呢?績效工資怎麼評價呢?太不應該了。

我們學校是正校長和總務主任沒安課。其他副校級、中層幹部,任教哪個學科就安哪個學科的課。而且是與一線教師一樣的考核,每次月考分析也是一樣的比較。在績效考核中,分教學和管理兩部分考核。教學部分與課時掛鉤。教學質量不好,也影響管理和在老師中的威信。



芸媽教育說


我也是一線教師,收入在學校裡屬於較普通的。但這個問題我也是要理性理解的。

雖然說現在校長不上課,中層象徵性的上課很普遍,但是也有校長上課的學校的。現在全國的教育資源分配是極不平衡的。在鄉村學校、貧困地區很多學校裡,校長都是身兼多個身份的。有行政上的、各種大會小會、上級檢查工作、慰問活動……白天給孩子們上課更是不能少的。中層領導也是很辛苦的,各種雜事多,還要上主科課,想著怎麼樣在有限的教學環境中教出好成績。不僅僅是一線教師苦啊。

校長不上課,中層象徵性上課的現象也是要分區域、分學校層次的。

首先,在三線城市以上這種現象應該是非常普遍的。其實我們一線教師用換位思考來理解,校長、中層領導們,他們課少,收入高一線,但是他們要承擔的責任、風險呢?比一線教師是要高很多的。每天在校的時間也比我們長很多。當然,我們也不排除個別是混日子的領導。但這種人,我相信是適應不了時代發展大潮的,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被淘汰。

其次,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想這個問題才是根本吧。抱怨嗎?吐嘈嗎?大發牢騷嗎?

好好利用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吧,從自身的長處出吧。比如,認真備好一節課,做好一篇論文,在職考研,積極參加各種教學比賽……。我自己全都做過,準備了四個月,參加了2019年的在考研。這幾天(2月21號)成績出來了,感覺教學綜合有點壓分。

現在網絡那麼的發達呢,向網上的各種大神學習吧。錄課、直播……都能大大的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的。

最後,別去管人家領導怎麼樣,做好自己最重要!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