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攝影必備的基礎設備有哪些?

老司機愛攝影


初學攝影必備的基礎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相機、鏡頭

這是最基礎的設備,必不可少的,但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配置。

經濟條件優越者,以全畫幅專業單反機身配大三元鏡頭,預算在5萬元以上;中等經濟條件者,以全畫幅入門級單反機身配1-2支普通變焦鏡頭,預算在2萬元以內;經濟條件稍緊張者,以非全畫幅單反套機為主,預算1萬元足夠。

相機和鏡頭品牌建議以尼康、佳能、索尼、富士為主,具體如何選擇,前面的老師已有詳細介紹可以參考,在此不重複了。

2、三腳架

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三腳架是僅次於相機的重要設備。三腳架是圖像畫質的重要保證,如果不使用三腳架,那還稱不上是攝影愛好者。無論風光、夜景、花卉、微距等眾多題材的拍攝都離不開三腳架,特別是在光線不夠充足的條件下拍攝,只有使用三腳架才能保證圖像清晰而不虛糊。

三腳架品牌主要有法國捷信、意大利曼富圖、日本金鐘以及國產百諾等,市場保有量高。

三腳架材質主要有鋁鎂合金和碳纖維兩種,鋁鎂合金三腳架韌性強、穩定性好,價格適中,但比較笨重,外出攜帶性差些,尤其不適合老年攝影朋友使用;碳纖維三腳架重量輕、穩定性好,但價格昂貴,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應為首選。

3、濾鏡

濾鏡是加裝在鏡頭前的一塊光學玻璃,進入數碼攝影時代,濾鏡的種類少了許多,目前常用的濾鏡有UV鏡、CPL偏振鏡、漸變鏡、中灰密度鏡等,其中UV鏡是必不可少的,應全天候裝在鏡頭上,用於防止鏡頭受到汙損。

濾鏡也有專業級和業餘級之分,專業級濾鏡動輒上千元,甚至幾千元,而業餘級濾鏡一般一二百元,效果也不錯的。

除了上述主要設備,還有存儲卡、備用電池、攝影包等,有的在購買相機時店家會贈送,有的需要自己選購。

總之,初學攝影者配備攝影器材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既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也結合自己的拍攝需要,不要一味追求高檔、名貴器材,只要實用、夠用即可。(文/夏雪)


夏雪視覺


初學攝影,設備怎麼選?題主給了三個答案:佳能800D;索尼微單a6300;尼康D610,三款相機基本都是入門級的旗艦機。價位基本在4千元一一6千元之間。前兩款是套機,不需要再配鏡頭了。尼康D610還需再單獨購買鏡頭才能使用。因此,我建議:

一、如果僅是做一名攝影愛好者,主要是家庭平時拍拍照,外出旅遊拍拍照,在攝影上不想深入的玩下去,資金又不是很寬裕,就購進這三款中價格最低的那款。

二、如果不僅是攝影愛好者,還是個攝影發燒者,將來還想在攝影上有提升,還想成為一名攝影師,成為攝影大家,又捨得在攝影上的投入,就購進全畫幅的相機和必備的大三元鏡頭,這樣,基本上也就一步到位了,既有面子還實用。

三、佳能、索尼、尼康,現在基本上是相機業的三大巨頭,都有許多粉絲和追隨者,至於說這個銳,那個柔,各有各的道理,我想,喜歡才是硬道理。喜歡那款就購進那款。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拍出好的攝影作品,除了相機,關鍵還是掌握相機的人。











張衛國手機攝影


講一下個人學攝影的真實經歷:

1.首先你要有自己的攝影設備,手機,數碼相機,只要能拍照就行,玩攝影不一定只有相機才可以拍,手機照樣可以拍啊。看自己的預算多少購相機,個人建議是儘量一步到位,不要聽別人說什麼先購一個入門機先學著(玩到一定時間你會後悔沒有一步到位的)我是過來人啦!

2.其次,學攝影,設備不是至關重要的,關鍵還是相機背後的嘞顆腦袋!武裝自己的頭腦,多去學習別人拍照的技巧,再融合到自己的實際中去,多學,多看別人拍的好的圖,看別人的構圖,看圖片色彩分佈,主體是什麼,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等等。然後用所學所看到的用到實際中,不斷摸索怎樣才能把同一個場景拍到自己滿意為止!

3.最後,有了相機,一定要珍惜每一次快門!拍照前先思考怎麼拍,以什麼為主體拍,拍什麼主題的照片等等。

更多攝影教程乾貨,美圖請點關注:邊騎車邊拍照


邊騎車邊拍照


經常都會有人在後臺問“自己該買什麼樣的相機”,這個問題呢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關鍵看你有多少預算,相機的用途是什麼,是家用?還是商用?當你搞清楚這些問題後,就可以去選相機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常用的相機和鏡頭,都是佳能的,因為尼康的我用的比較少,看的資料也少,不敢瞎推薦。

[入門機身]: 760D、800D

我的第一臺佳能相機是250D,現在應該是買不到了。後來佳能逐漸推出了500D、600D、700D,現在市場上最常見的應該是760D和800D。這兩款相機雖然有一些不足之處,但作為入門已經足夠好了;你不能拿幾萬的相機和幾千的相機比,一分錢一分貨。

[中端機身]:70D、80D、77D、7D2、6D

這些都是中端相機,在以前還有什麼40D、50D、60D,不過早已經被淘汰得差不多了。我自己有一臺6D,用著還不錯,成像好,高寬容度,高感表現卓越,就是對焦不怎麼好。像什麼70D、80D、77D、7D2、6D這些相機都能在市場上買到,還能在網上查到資料。

[專業機身]:5D3、5D4、1DX2、5ds和5dsr

從事商業人像攝影的用5D系列的比較多,5D3和5D4的區別在於5D4是5D3的升級版,還更新了coms和像素。

從事紀實攝影的用1D系列的比較多,因為1D系列的相機連拍能力和高感非常好,很適合紀實攝影。

從事商業攝影和大幅打印拍攝的用5DS、5DSr比較多,因為這些相機的像素非常高。

[佳能鏡頭]

如果你是入門新手佳能的“50mm、F1.8”鏡頭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隻中焦段鏡頭,卻有著1.8的光圈,非常的不錯,性價比也高。

還有佳能的50mm、F1.4和50mm、F1.2都是非常不錯的鏡頭,這兩款鏡頭的視角是一樣的,但拍出來的照片成像和色彩會有一些差異,畢竟1.4的要便宜很多,自然比不了1.2的。

佳能35mm、F1.4這款鏡頭各方面都不錯,很適合拍環境人像和紀實,還防塵防滴濺。

佳能85mm、F1.2是拍人像的利器,被眾多人像攝影師稱為“人像之王”。我曾向我朋友借來用過,拍人像效果真的非常好,不過拍其它題材就稍微差一點。

[常用變焦]

佳能24—70mm、F2.8鏡頭是很常用的鏡頭之一,很多人第一臺專業相機配的鏡頭應該就是這隻。這隻鏡頭之所以很常用,主要因為它的焦段跨度很兼顧,適合拍人像,也適合拍風光,很大眾。

佳能16—35mm、f2.8鏡頭適合拍風光,因為這隻鏡頭的視角很大,透視關係也非常的明顯。

70—200mm、F2.8是一隻長焦鏡頭,適合拍多種題材,拍出來的照片不錯,價格也不錯。

無論是相機還是鏡頭都是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快,建議“買新不買舊”。買相機不要老是去問別人“自己該買什麼樣的相機”,因為你自己的需求別人不知道。根據自己的需求和經濟預算,買個適合的就行了。照片拍的好不好不是由相機決定的,而是你自己的攝影技術決定的。


攝影初級班


有道是攝影窮三代。攝影器材的價格對於初學者來說,確實不夠友好。動輒成千上萬的相機鏡頭更是讓人肉疼、血疼…

所以,我們初學攝影需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一個相機,再配上一個鏡頭,你就可以行走天下了,如果你購買的是套機,一定要再購買一顆定焦鏡頭,50mm F1.8或者35mm F1.8都是不錯的選擇。

有些東西沒有可以,有些東西不用不行。

為了防止廣告嫌疑,不推薦任何品牌

三腳架就是我們必須購買的一樣裝備。

快把買相機時送的三腳架放進地下室吧。你需要一個優質可靠的三腳架,事實上,它可以一直跟隨你到退休。從大幾百的價格往上選擇吧。

閃光燈可以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還在為面部曝光不足

而煩惱嗎?還在為自己的相機不夠拉風,撐不起場面而自卑嗎?是時候購買閃光燈了。不需要原裝,甚至不需要全自動的,副廠全手動一樣用的很爽。

有人說相機上不是有閃光燈嗎?其實…相機自帶的閃光燈或許只有證明,它不是高端相機這一個功能。你知道的,高端相機根本就沒有機頂閃…

一款結實、可靠、顏值高的攝影包

我敢打賭,你更換相機的頻率肯定高於更換攝影包。一款結實耐用的攝影包,會陪著三腳架一同跟隨你到天荒地老……

專業的攝影包會保護你的相機免受傷害,會幫你裝下整個世界,會讓小偷扒手無從下手……

記著購買大一點的,能放下筆記本電腦的那種。或許你現在沒有這個需要,但我知道終有一天你會用到的。

以上推薦的三種初學攝影的必備基礎設備,都是這麼多年花了多少冤枉錢總結出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如果覺著有用,請點贊支持一下我吧~大家的支持對我真的很重要~~

關注老曹桑,攝影問題不再慌


老曹桑


初學攝影必備的基礎設備,肯定是相機和鏡頭了。只不過這些並不是全部,你還應該為其配置一些其他的東西。


比如,一個體積夠大的防潮箱,一個氣吹,一個鏡頭筆,甚至是一個三腳架、一個閃光燈等等。這樣才能夠成一個整體。

一、攝影器材是一個大的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的基礎是機身與鏡頭。只不過初學者往往忽略了其他的一些東西。但這些東西,其實還挺重要的。

這個體系,疆子分為了幾個部分,其一為核心體系,包括了機身與鏡頭,其二為配套體系,主要是一些與拍攝相關的東西,比如腳架、濾鏡等,其三為防護體系,主要包括了相機包、防潮箱、氣吹等保養與防護用品。


二、核心體系

主要是指機身和鏡頭了。做為單反或微單這樣的可換鏡頭相機,一般一機一鏡,可能是不夠的,鏡頭可能需要根據不同的拍攝內容來進行更換。所以一機多鏡是常態。

但對於一些預算充足,或是想利用不同的機身實現不同拍攝目的人來說,也許兩個機身或是多個機身,也是很正常的。那麼,可能配套的鏡頭就需要更多。

象疆子,有三個機身,接近十個鏡頭。一個機身是膠片機,做為收藏,不會去用它。另外兩個現在都是無反了,一個主力機,一個備機,還配了些轉接環及鏡頭。

其餘象配套的充電器、電池、存儲卡,疆子都把它們歸在這一類別裡了。提醒一下大家,保險起見,電池、存儲卡多備上幾個,外拍的時候不會錯的。


三、配套體系

主要是指一些攝影時的配件了。這些配件的類別很多,比如,燈光系統,就包括了閃光燈、引閃器、各種大型燈光或者是LED燈等等;腳架,又包含了獨腳架、三腳架以及現在拍視頻用的穩定器等等。還有象風景攝影時需要的各種濾鏡系統等等。


疆子也是在接到拍會議的活之後才買的閃光燈,別說燈的作用還是挺大的,可以備一隻。另外三腳架,不要在這上面省錢,買預算內最好的吧,不會後悔的,因為一隻夠用用很久很久的了。


這些配套體系,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無須關注太多,除了腳架與閃燈的通用性較強外,其他一些配件並不通用,只針對一些特殊場景使用。


四、防護體系


這個可能是初學者很容易忽略的部分,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建議初學者都好好看看。比方說,你一定要給你的相機和鏡頭,備上一個防潮箱,價格不貴,用處不小。因為機身和鏡頭都是怕潮的,一旦受潮,而沒有及時乾燥,很可能滋生黴菌,那樣可就不是小事了。

再比如,一個氣吹、一隻鏡頭筆,一塊軟布,都建議隨身攜帶,待外出攝影完成後,用氣吹先清潔表面,然後用軟布輕輕擦拭,然後裝箱保存。而當鏡頭鏡片表面有汙漬,則一定要先用氣吹,再用鏡頭筆帶刷子的一面輕輕刷一下,再用鏡頭筆來清潔。


然後,再給自己買一個相機袋或相機包吧。如果隨身攜帶,可不要把相機和鏡頭直接放在揹包裡,那樣很容易表面劃傷或碰傷,建議買一個小巧的裝的下常用機身加鏡頭的一個鏡頭袋,再放入包中。


而外出拍攝,要帶一機多鏡或多機多鏡時,一定要有一個結實的專用相機包來裝下這些東西。要知道一隻可能還不如一隻鏡頭值錢,如果出問題那就是大損失了,別在這一個方面省錢!


以上就是疆子認為初學者在購買攝影器材的時候,需要考慮的相關設備,希望對你的選購有所幫助!

無疆視界,給你帶來攝影新知!


無疆視界


攝影入門兒,那麼肯定是屬於新手,對於新手來講在購買單反相機前一定要考慮周全,不要一直的追求高品質高像素高畫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只是平時的日常拍攝,尼康d7200是再合適不過了。我也不知道推薦了幾次這款單反了。作為一款已經上市三年的單反相機,尼康d7200仍然表現的很優秀。搭載了2400萬有效像素,採用EXPEED 4影像處理器,最高分辨率6000X4000,畫質沒的說。支持全高清1080P錄像,讓你在旅行中錄製美麗的風光視頻。配備的51點對焦能夠輕鬆的捕捉屏幕內的任何一個位置,動態區域對焦可以調整為9點21點51點,拍攝自如。機身的肩屏能夠及時的查看當前數據參數,直接旋轉撥盤就能夠調整,不必再進入菜單設置。連拍速度也屬於在中端單反中的佼佼者,足以保你的拍攝需求。

尼康d7200,目前價位大約在四千八百元左右,配一個18105的鏡頭就可以應付日常拍攝,總價在6200左右,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可以承受的價位。


濟南攝影師麥兜


攝影新手入們,這裡講下我的經驗。

13年入手尼康D90+套機鏡頭18-105mm F3.5-5.6 + 50mm F1.8D,

當時入門已夠用了,18-105拍一般的風光和活動相片,50 1.8拍人像,畫質和虛化都很好,性價比也高

後來經常要拍一些晚會之類的,覺得D90根本應付不過來,在14年底就換了現在的全副入門D750 +24-70F2.8 +70-200 F2.8 ,35F1.4 有了它婚禮,晚會都可以應付了


攝影師Wilson


攝影器材是個無底洞,入行需謹慎,如果僅僅是業餘愛好,那麼買個入門單反。佳能600d,這種性價比很好的。買個機身自己配點散件,也能玩出大神的感覺重點是去開發玩法,朋友圈賣5d的人比比皆是,買了五年,快門用了不到1萬次。

對於一般要求,如果僅僅是給家人留影,朋友聚會,會議這種情況,建議不用太高端的設備,入門機就能很好的完成任務了,畢竟我們又不是要拿著家人合影去參賽,還追求個4k畫質不是太妥,沒必要。

如果是攝影愛好者,多媒體設計專業或者攝影協會又或者是工作需求,那麼建議來個入門裡面好點的,花點時間淘淘配件,淘寶有許多50-500不等,用的恰當也能成大神,比如手持穩定器拍運動視頻,廉價卻實用的,打光燈和背景布,再有耐心一點,延時攝影,配個自動快門,三角架。

大學時候,學生的一個攝影協會用6臺,佳能600d,燒了5萬多次快門,拍了一個月,做了一個學校的4分鐘,延時攝影,效果不錯,學校都認可質量的。百度江西農業大學延時攝影,應該能搜到。

攝影是個有趣的事,入行需謹慎。買了再賣,就血虧了。


在下李好凡


第一看預算,第二看用途,很多人都說直接上全幅最省錢,鏡頭慢慢往上加,少走很多彎路,少浪費錢,可是入門上全幅真的就不浪費嗎?先不說技術,就說拿全幅和殘幅照的片子給剛入門的朋友看,分的出哪是哪照的嗎?又有多少剛入門的朋友拿單反照出來還沒手機照出來效果好的呢?再說機身,同期中端全幅比中端殘幅基本貴一倍,咬牙也還能接受,可鏡頭就沒邊了,同焦段的全幅鏡頭那就不是貴一倍了,殘幅還能買個副廠湊合,上了全幅不上原廠的都說不過去了。預算就這樣上去了。再說用途,其實新手入門的又有多少是要去投稿,參賽的?不過是為家用,給家人留些回憶,最多個人開網店需要照些產品,其實殘幅足夠了。很多人說旅遊要照相,其實不是要出作品的那些專業或半專業的人,真沒必要帶單反去旅遊,一堆家人朋友跟著,你就是帶著哈蘇也照不到好照片的。其實歸根結底一句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本人預算2萬內,用途主要為孩子照相,兼顧和幾個入門級攝友交流,以前從家裡的理光30,理光ff,理光xr膠片機到佳能s3i,佳能sx40,再到弟弟的佳能60d,前幾天入手尼康d7200+適馬17-50+騰龍70-200,1750掛機,70200給孩子照舞臺。全套帶些小配件一起用了14000+,感覺夠用了。本來一直想d750的,最後覺得除了拿在手上感覺是全幅外,對自己真沒太大作用。小白愚見,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