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會不會是虛擬的?

科學探秘頻道


有一個設想非常有意思,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由超級電腦模擬出來的世界,我們只是這個電腦中的程序。

這個思想古來有之,比如說:莊周夢蝶,到底是莊周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到底哪一個是真實,哪一個是虛無呢?

圖:


希拉里·懷特哈爾·普特南

在現代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更進一步提出了“缸中之腦”的思想實驗。

由於大腦的工作原理是收集和處理神經傳遞來的信號,併發出指令讓身體執行。他假設有一個瘋狂的科學家,將一個人的大腦剝離出來,放入一個充滿營養液的缸中。並用各種電極連接大腦神經,另一端連接上一個超級電腦。用超級電腦模擬神經信號,並對大腦的指令做出反饋。

圖:缸中之腦



缸中的大腦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區分出他是否是生活在電腦模擬的場景中的。將這個思想實驗推廣到整個宇宙,我們人類是不是本身就是超級電腦上的模擬程序呢?

宇宙是不是虛擬的?這是科學無法證實的問題。事實上,這類想法並不是科學所研究的對象。

在這個思想實驗的設置中,將我們的所有驗證手段都禁止了。也就是說,我們的所有想法都是電腦程序所賦予的,電腦就是宗教裡的神,甚至比“神”還要厲害。所有的驗證手段和結果都是電腦的賦值的,不存在客觀和中立。所以,這個問題無法用科學來做出回答,只有用哲學思想想象一下。


講科學堂


有很多人這麼認為。比如:佛教思想,其中精髓部分《心經》上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果是在現代,他肯定這麼寫,“這個世界其實什麼也沒有,一切都是空的,不真實的都是虛擬的”。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認為,人類就像《黑客帝國》中人一樣,我們其實是一個龐大的程序中的一部分,就像遊戲中的角色一樣,我們有自己的感受,但是無法感到自己就是一串串編寫出來的程序,我們無法逃離這個世界,只能生活在這個世界中。

谷歌的雷·庫茨魏爾也認為,我們人類生活的這個宇宙可能是宇宙之外某種生物的一個實驗罷了。

現實中那個角度看是虛擬的呢?

1、人的一身軌跡,視乎最後的結果像是冥冥之中命中註定,無法改變,不管怎麼改變,掙扎最後還是一個結果。

2、再看地球上的生物每個細胞裡有DNA基因,這個預先寫在任何生物的細胞裡,生物出生、成長、生育、智商、疾病、情感、壽命等等都在預先設定的基因裡,這個完完全全是個程序。智慧生命還沒出現過,在地球的生物進化之處就有DNA基因這個東西。生物沒有任何智慧,但它就可以寫如此複雜的密碼。就算現在的人類還看不懂其中的到底寫了什麼,密碼的具體功能,只知道極小部分內容。人類目前還無法用完全是自己編的DNA 啟動復活生命。所以,有充分理由相信這個是地球外智慧生命預先設定的。

3、宇宙及物理定律,F=ma,E=mc^2,真空光速不變。這個看上去這麼有規律,無法隨意更改,象自然法律,遊戲規則。

4、微觀的原子和量子現象。在組成宏觀的物質基礎中的微觀粒子是量子化的,不是連續的量,發現普朗克常數h,世界的最小分辨率。就是說,宏觀的東西是由最小的積木堆起來的,並且從宇宙到地球任何生物到萬物都是用同樣的材料,無任何差別,除極個別反物質。

5、宇宙有比正常物質還要多的暗物質、暗能量。這些東西視乎在暗中操縱現物質。。。

暫時寫到這裡。


有興趣的可以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獲提出反對或補充修改意見。


維度開拓者


宇宙當然是"真實的"。

為什麼?

因為我們就是這麼"認為"的。



首先,我們"感覺"宇宙是真實的

我們的一切,尤其是我們自己,都是"真實"的,但是這個"真實"現在已經越來越有爭議。

因為,我們所有的一切,包括意識和心靈活動,全部依靠能量這種東西。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認為宇宙是"真實"的,而要維持這種"認為",或者說這種"知識"那就必須有持續不斷的能量供應,否則失去能量,人就會死亡,一切就會歸零。

有人說,宇宙其實是混亂不堪的。之所以我們現在覺得宇宙那麼有規則,是因為我們人類"認識"的結果,而這一認識依靠的是"能量的流動"。



但是,我們也知道,能量不一定總是流動,甚至最終能量這種東西到底存不存在,也很難說。熱力學第二定律預示著,宇宙最終要走向混亂和無限均勻,溫度降到絕對零度附近,宇宙要陷入死寂。顯然,那時候當然就沒有所謂的"能量流動",而能量之所以流動,是因為宇宙不均勻,高低不平,稀疏不均,因此才有高能量流向低能量的過程。



那麼,我們的宇宙是真實的嗎?

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者,科學家,哲學家懷疑,宇宙根本就是一個"虛擬的存在"。之所以我們覺得宇宙真實,那是因為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們生活在這裡,我們的"觀察"導致了宇宙"真實"的存在。

量子理論也揭示出,客觀真實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一旦我們確定了量子的某一個態,我們就無法知道量子的另一個態。



實際上,宏觀世界也遵循同樣道理。和我們的孔子同時代的希臘偉大哲學家赫拉克里特說過"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第二次踏進河流,河已不是那條河,你也不是原來的你了。

現實世界是流動的,或者說是粒子狀態的,永遠沒有一個完全一樣的"確定"存在。宇宙正在按照我們人類認識的規律不停的往前走,我們每一刻都在變化,世界也在變化,沒有"確定真實"的世界。



時間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只是描述我們這個"單向流動"的世界的一個量,它是對變化世界的一種描述。我們的世界並非確定的,是因為時間。時間無處不在,而我們之所以感覺時間的存在,是因為我們依靠的能量或者信息是從滿溢的地方流向缺失的地方,這就導致時間只能正向流動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而我們人類所有的邏輯建立在正向流動的能量上。

科學家認為,即使是時間也是有最小的單位的,時間並不是"連續不斷",時間也和光一樣,呈現粒子性質。也就是說,時間是一股一股的,我們的世界彷彿一幅幅照片。只不過,我們只能從現在走向未來,而不是相反。因此與其說有"時間"這種東西,毋寧說宇宙能量是"單向流動"的,我們只是用時間來描述這一切。



宇宙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

對宇宙來說根本沒有什麼過去、現在、未來,也沒有所謂的因果,更沒有什麼邏輯。宇宙就是混亂不堪的,宇宙的呈現出的優美秩序,全部仰賴人類,因為人它才如此有規律。 只不過,我們人類產生依靠的是宇宙能量的正流動,因此無法返回過去。

那麼,有沒有非吸收能量,而是"釋放能量"的智慧生物呢?答案是沒有,因為即使有,在"我們的"宇宙也是不存在的,我們也無法與其進行信息交換,因此就是沒有。


說了這麼多,那麼我們的世界,是不是真實的呢?

▪是真實的

是因為我們"感覺"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什麼是真實呢?你覺得是真實的,就是真實的。一句話可以概括這一切,現象即本質。

▪是不真實的

因為宇宙都是虛擬的,人類就更是虛擬的了,如果這一切不是幻象,那麼宇宙的一切包括我們就需要一個"第一推動力",是誰製造了最初的"事件",這個人又來自哪裡?這就會重回神學。

綜述

我們可以"認為"一切都是真實的,原因是我們"感覺"這世界是真實的。

跟著感覺走,沒錯。


泳思歷山


宇宙怎麼會是虛擬的?說它是虛擬的,那就是直接否定客觀實在性的存在。我看群裡的大佬們,有的搬出了宗教,有的搬出了科幻電影,有的搬出了古代哲學,有的搬出了現代虛狂……,都在犯迷糊。我們有時感覺這個世界是虛擬的,實際上是我們的理解是虛擬的,世界本無虛擬,存在即真實。所謂虛擬也是真實的東西,只不過是人類大腦對真實的一種理解。虛擬這個詞是意識範疇的東西,就像看到物體的顏色、聞到它的氣味、觸摸到它的存在,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物體本身,因為在別的動物看來是另外的樣子。這些只是對真實物體的感覺而已,只不過我們把這些感覺當作了物體本身。但是這種感覺本身是真實存在的,就連做夢本身也是真實發生的,夢的內容是一種意識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所見所感所思所想的都不是事物本身,都是虛擬的。事物和虛擬的關係就是內容和形式的關係,虛擬也是真實的。

當然題目說宇宙是虛擬的還有另一種意思:認為真正的宇宙物質本身也是虛擬不存在的,比如有的說是某個超級電腦設計的程序,有的說是某個高級文明開發的遊戲,
有的說是高維宇宙在低維的投影,還有的說是上帝的戲法……等等,都在竭力虛擬宇宙,越玄幻越好,就是不願承認宇宙的真實。這種哲學觀反映的就是當前社會的浮躁和對現實的一種自我逃避心理,是一種無病呻吟。不論虛擬現實技術(ⅤR)多虛擬,也是對現實的虛擬,沒有現實就沒有虛擬。人們對虛擬的過度,混亂了人對事物的理解,但如果虛擬逼真的和現實無法分清,那虛擬就是現實。


物原愛牛毛1


毫無疑問,你眼裡的宇宙就是你心中的宇宙,“他”已經進入你的心靈系統,並與你融為一體。從此,認何人,包括你自己,也分不清楚哪塊兒是你,哪塊不是你?哪裡是宇宙,哪裡不是宇宙?

因此,不管你承不承認,你與整個宇宙是“一”,非生非滅,但可以現生現滅,本自俱足一切,隨緣展現為萬法。而且你與時間,空間,意識,萬法,萬相,萬事萬物普遍聯繫,道交感應,相互影響,科學界叫“量子糾纏”。

從分別法,狹義的角度講,宇宙是“相”,宇宙之相是無量的,包括春夏秋冬,風雲雨霧,有情無情,等等……;“相”雖然是虛妄的,但“性”是不變的;就像大海一樣,其體是“一”,但大海可以現出無窮無盡的浪花、水泡、旋渦……;

我們不能說浪花、水泡、旋渦是虛擬的,因為虛幻的當下就是大海,就是真實;所以佛法中有一個重要辯證思想,叫“言妄顯諸真”(出自楞嚴經第六卷),虛妄的當下就是真實。

因此宇宙非真非妄,非真就是虛妄;非妄就是真實;我們不可以執著哪一端,否則就會落入知見,不能真實準確的認識客觀事物。

我們一定要明白,真妄是一體的,就像浪花和大海,看到了浪花就看到了大海,知道了浪花即大海,叫“知妄即真”。真實從來沒有離開虛妄,虛妄也沒有離開真實,也叫“性相一如”。

宇宙雖然是物質的,但在人腦中,心中,他就是“意識的”,佛陀在2500前就準確的說出“心、物”互變的二重屬性(出自楞嚴經第二卷),所以佛法中經常出現“即心即物”,“是心是物”的論句。我們必須把心調細,才能準確的認識客觀世界,才能與真實相應!





今令我見


宇宙會不會是虛擬的?貓先生先給結論吧,不會。

這個不是唯物主義哲學思辯的論調哦。一直以來,無論是宗教、哲學、科學都把實在的宇宙作為主流的認知,虛擬的宇宙,太虛無主義一點了吧,人類還是比較積極向上的物種啊。

宇宙是實在的證據非常多。每一次的觀察測量,都和歷史上進行過的記錄相對應著,自有文字記錄以來,長達七千年惡歷史告訴我們這一點。


人類文明的水平雖然比過去的年代進步很大,但終究仍是隻限於我們所見即所得的光和電磁波。也就是除了親眼所見和親耳所聞外,所知甚少。去年驗證成功的引力波,為我們的探索又提供了一個新的手段,使得觀測終於可以超出自己的直觀感受,這是巨大的進步。引力波的驗證,也是宇宙實在存在的一個有力證據。

相信隨著技術的提高,我們都可以越來越自信的宣稱,我們是宇宙中的一份子,而不是陷於虛無的幻覺。


貓先生內涵科普


“宇宙是虛擬的”這個設想很早就有人想到了,“莊周夢蝶”中就含有虛擬世界的思想,上世紀末的《黑客帝國》更是將虛擬世界推向了高潮


1981年美國哲學家希拉里·普特南提出了“缸中之腦”的概念,意思就是說將一個人的大腦浸泡早營養液中,再用專門的接口設備去連接神經末梢,這樣一來就能用現實世界的計算機去對大腦實施刺激,從而讓一個單獨的大腦感覺到自己依然生活在真實世界中。

我們人類的核心器官是大腦,人類的所有行為也都是為了讓大腦更好的活下去,其他器官的感覺也要反饋給大腦才行,因此控制了大腦便是控制了人,而人類所感知到的世界也只是大腦在幫忙感知,因此控制大腦的感知就能控制一切。


我們的科學目前還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對宇宙的奧秘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有不少人認為我們感知到的世界和宇宙只是計算機模擬出的錯覺而已。

只不過科學最講究實證,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生活在類似“黑客帝國”一樣的虛擬世界裡,從最宏觀的宇宙到最微觀的基本粒子都沒有表露出“程序”的模樣。

不論宇宙是不是虛擬的,我們人類的記憶和思維都是真實的,我們仍然會在這個可能虛擬的宇宙中生活下去。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宇宙會不會是虛擬的?不妨先假設宇宙是虛擬的,再來尋找虛擬和真實的差別,一次性的解決掉這個模稜兩可的燒腦問題。

世界上有什麼是虛擬的嗎?電視是虛擬的,看著蘋果不能吃,看著美女不能搭訕。可是中國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有無相生,長短相形,虛擬和真實也是對立統一的。雖然蘋果不能吃,美女不能搭訕,但是模擬出蘋果和美女的光線是真實的,只有真實的光線進入我們的眼睛,我們才能看到她們。定義她們的膠片或者存儲介質也是真實的,電視不能憑空播放出來。還有電腦遊戲是虛擬的,但是程序員碼出來的程序是真實的。一堆“0”、“1”組成的虛擬文件信息,也需要藉助真實的U盤等工具存儲。

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多就沒有少,沒有真實就沒有虛擬。假設宇宙是虛擬的,必然有模擬出宇宙的真實物質。虛擬不是無中生有,而是用真實的物質模擬出另外一種物質,兩種物質之間有斬不斷的聯繫。宇宙是虛擬的,也是真實和虛擬的統一體,假如我們肆無忌憚的破壞周圍的物質,就可能破壞掉真實物質,並影響到由它模擬出來的“假象”,實際上並沒有發現這種情況。

有個故事叫“莊周夢蝶”,莊子做夢化為蝴蝶,醒後感慨:“到底是莊子做夢化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化成了莊子?”現實與夢境傻傻分不清,真實與虛擬似乎不可判斷。其實真實和虛擬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今天看到的景物,以後還能繼續看到,但是夢到的景物,就不一定能繼續夢到。我們能設置鬧鐘喚醒夢中的自己,卻不能在夢中設置鬧鐘,讓它在我們清醒的時候響起。如果夢變成了真實,那就成了“夢遊”。

據此,我們可以定義真實的世界:能經歷夢境和清醒的交替,而不產生改變的東西就是真實的。這就是宇宙中的“真實”,我們不需要假定宇宙是虛擬的,尋找另外的“真實”。

也許有人覺得定義“真實”是一廂情願,那就連定義也不要了。管它什麼真實虛幻,神馬浮雲,反正今天放的蘋果可以明天吃,今天存的錢可以明天用;但是夢中的東西醒來後就會消失。


飛魚科普


目前科學家們的主流觀點是:世界是物質的,這裡的物質並不是指看得見的周圍世界,而是指客觀存在性,不以人類為意志而真實存在的!

從這點來講,宇宙並不是虛擬的,而是客觀存在的。不過有一點,到底是什麼樣的客觀存在?我們並不確定,我們只能以人類的思維方式和感官去感知世界,但我們感知的世界就是真實的嗎?

並非如此!不能因為我們擁有智慧就必須以人類的眼光去描述衡量世界,大自然在任何物種面前都應該是平等的!

所以,問題就來了,我們眼中的綠色在別的物種眼裡可能就不是綠色,可能是黑色,也可能沒有顏色,正如人類用眼睛看不到紅外線,而有些動物可以感知紅外線的存在一樣!

那麼真實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是客觀存在嗎?

還有一種更加瘋狂的情況。人類目前能模擬越來越真實的情景,理論上分析存在一種可能,那就是隨著電腦性能的強大,總有一天我們能模擬整個宇宙的情景!

問題是,如果我們能模擬整個宇宙,我們又如何得知我們自己的宇宙不是被模擬的呢?

細思極恐!


宇宙探索


答:數億年前,一個文明首先在宇宙中誕生,經過上億年的發展後,該文明掌握了宇宙的所有規律;然後他們建造一座超級量子計算機,並設定好程序和規則,程序運行圖景就是我們所處的宇宙,我們世界本質上是虛構的。


這一想法非常大膽,類似的情節也被很多電影引用,比如《黑客帝國》、《異次元駭客》、《盜夢空間》等等,如果要強加於我們的世界中,這個臆想就有點過了。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看,這樣的事能否發生呢?

在科學中有一個全息理論,全息理論描述“宇宙是各部分之間全息關聯的統一整體”,比如在一張全息照片中,我們把照片撕成兩半後,每一半都將保存著原來照片的完整信息。

甚至數學上還證明,一個三維空間中的所有信息,可以完整保存在二維平面當中;就如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二向箔,把太陽系二維化後,三維太陽系的所有細節,都將保留在二維化後的平面內。

有人還提出“全息宇宙理論”,描述我們的三維宇宙,可能是一塊巨大的二維全息平面模擬出來的,當然也可能是高級文明在超級計算機中設計出來的。


不過以上觀點只是猜想,目前也沒有任何科學的證據,能證明我們宇宙是虛擬的;當前有理論預言,我們宇宙其實有十一個維度,除了三維的空間和一維的時間外,其餘七個維度人類無法探測到。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理論,如果宇宙真有十一個維度,那麼宇宙的複雜程度,將遠遠高於我們的已知範疇,或許這能激起人們無限的幻想。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