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能慢慢的積累財富,且讓自己變得充實?

一葉小白一


這一般人都能達到、一般人幹一般人事業、一般人擁有一般人財富丶要想成大富大貴也就難了、


xajh天下第一


在回這個問答題之前,需弄清財富的積累應具備什麼條件。簡單說,一是需要機會,二是需要徑驗。就拿我自己,怎樣玩起雨花石的經歷來說說吧。

十多年前,與朋友到水庫釣魚時,無意間在水庫岸邊地上,亂石中,看到一塊雞蛋大小差不多,上有個像觀音打座的好看石頭,順手撿了起來。當時,因本人不懂石頭,只感覺那石頭好看,就帶回家。更不知是雨花石,到家後也就順手放在家中。

後來,當年過春節時,與朋友聚會閒聊時說起那石頭,經懂石朋友斷定是雨花石,這才引起我關注,從那時起,便開使邊撿石,邊學習鑑定雨花石知識。後,在多年玩石實踐中,徑,鑑別到加工,再到出作品,慢慢的積累起,玩雨花石全套經驗。

怎麼樣才能慢慢的積累財富,本人認知,應注意如下三方面:

一,培養興趣,量力而行。天上掉餡餅的事,有沒有?肯定的說,有!特別我國改革初期,那時,好的原始股,遍地都是,如那時的原始股,猴王、宜化等,地攤上到處都有賣,便宜到幾毛錢一股,後來上市,一股最低可賣十幾元。為什麼沒有那麼多人發財呢?就是當時對此有興趣的人極少。

財富這東西,不是人生下來,生理上直接需要。所以,沒有人生來喜歡它。因此,必須注意,積累財富最佳入口,應先從培養興趣入手。因為興趣是人生最好的伴侶。自己興趣如能發展到,身影不離這種關係上,個人財富想少都難。

二,大處著眼,小處入手。

買賣中有這麼個說法:"小買賣,大生意。"意思是說通過小買賣不斷的積累金錢和經驗,最終可以收穫大的財富。如今,為什麼有些人,初入商場,拿著很多錢做生意,不能成功的實現財富積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懂得從小處入手的重要性。故,第一次經商失敗,屬於交學費。因為隔行如隔山,初入一個行當,沒有行業經驗的情況下,沒有不交學費之理。

三,積少成多,持之以恆

財富積累過程也是日積月累,持續堅持的過程。富二代,可以繼承誠財產。那也僅僅是繼承了金錢。但,不一定能繼承財富。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隨隨便便的。任何財富積累,都需要時間上的持續堅持。因為,只有持續的堅持,才能懂得財富的真正內涵。

總之,財富慢慢積累過程中,注意以上三個方面,不僅可增加財富,而且,可讓自己人生變的更加充實。

(以上一家之言,僅供消遣時間)





股姥爺玩投資二十餘載


我們開店的,剛開始幾年的時候,賣了貨就進貨,如此循環往復,根本存不下多少錢。時間長了以後,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上有老下有小,一個家庭沒有存款根本就沒有抵抗風雨的能力。於是強制自己存錢,每個月至少有一部分錢是不能動的,哪怕只是一兩千也是好的,至少比沒有強。慢慢的越來越多,時間長了以後,就可以有點積蓄了。

有了錢以後心裡踏實了,不用擔驚受怕了。有時間可以短途旅遊,日子過得就充實了。



天花板的秘密


以我自己為例,像多數人一樣,我出生在普通家庭,深知父母並不能給予多大的幫助,所以我也在慢慢積累自己的“財富”。

加“ ”是因為我的財富是無形的。答主現在是大四,所以最能積累的財富就是知識,我知道“唯有知識才能讓我們免於平庸”。也為此而努力,偶爾也有惰性,為了逼自己好好學英語,咬咬牙報名了bec(商務英語),三位數的的報名費也不低,所以每天勤勤懇懇的積累知識。

空餘時間自己也在寫文章,暫時還處於摸索階段,寫出來的文章也跟“好”不沾邊,但堅持輸入與輸出,我相信一次會比一次好。彆著急,一點一點慢慢來,越努力越幸運,不是麼?

以上就是我在慢慢積累的財富,現在也每天為理想努力著,過得很充實。



風口坡腳豬


我的自身體驗是慢慢積累財富是用生命和歲月完成的事情。

其實,也有人實現了很快擁有財富。但是如果不是富二代,那麼這種快速的財富積累無疑是風險很大的,而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絕大部分人在做這種快速發財事情的過程中,遭遇很多挫折和失敗。

老話說:財不入急門。

就是指財富的獲得不能著急。絕大多數人急於發財最終都失敗了。只有極少數的幸運兒獲得成功。

所以慢慢積累財富才是正道。走小路是很快,但是風險過高了。

慢慢的積累財富其實就是走正大道,走平坦之路。不冒高風險,只做把握大的投資。利用時間的複利效應來創造財富奇蹟。

我個人慢慢積累財富的方式就是投資於指數基金和做股票組合。做幾十年的長期投資打算。不做什麼短線或波段操作。每天就是工作、寫作和讀書。這樣才能使自己平時變得很充實。既增長了知識,又使於自己勤于思考。

等我退休後,我一邊堅持長期投資,我一邊再發展個業餘愛好——小提琴。

我要在60歲以後學會小提琴。在午夜一個白髮老頭拉著一把小提琴,傳出悠揚的琴聲。第二天早上一看賬戶上又多了幾十萬元分紅,這畫面真是幸福得嚇人!


孟可的思想空間


這個問題問得好。每一個人來到世上,都要面臨著這個重大問題,因為沒有一個正常的人不向往美好生活的,嚮往,就要慢慢積累財富。2020年,全國都要同步進入小康了。財富,內涵有大有小,大的如健康、金錢、知識、友情等都是。在這裡我想回答怎麼積累金錢。我是從農村出來的,就說普通農村人怎麼積累財富這個主題。

首先要掌握積累財富的核心內容和方法。積累財富的秘訣內容是“勤”字。古人云:小富由勤,大富由命。一個人來到世上,有手有腳有體力有頭腦,只要肯勤奮勞作,吃得苦耐得勞,早出晚歸、風雨無阻,財富肯定會日益多起來。積累財富的核心方法是“儉”字。它的意思是節省,不浪費。儘管通過勤勞不斷積累財富,但如果不懂得節約,量入為出,開源節流,有多少財富也都會很快散盡,回到“窮”字的原點。俗話說只勤不儉,碗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勤”和“儉”兩個字就像男人和女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為什麼聯合國會確定世界勤儉日就是這樣。

其次是要掌握積累財富的路徑。由於每個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農村也是一樣,有窮的、富的、有中富的、有大富的。我理解,走的路徑也是大同小異,下面我說說幾個實在的路徑。

(一)勤奮讀書,選定目標。“昔日一貧儒,今乘駟馬車,鄉人皆嘆惜,養子教詩書” 。在以前,人們都已經懂得要孩子去讀書。讀書考上狀元,寒門出貴子,出來就能做大官,財富自然滾滾而來。所以當今,不管是富人窮人也一樣讓孩子去讀書,都想通過讀書達到增長知識、提高修養、加官進爵、創造財富的目的。在讀書的時候,就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確定自己將來要扮演什麼角色了。有些人讀到大學,也沒有想自己將來準備做什麼,以為現在還有國家分配的。選定奮鬥目標,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二)選好載體,勤奮工作。讀書出來以後,謀定職業,認真工作。當今擇業的途徑很多,公務員、事業企業單位、私營企業、自謀職業等。入錯行可以跳槽,但不管在哪裡幹,都要勤奮工作,不然在人家公司打工,隨時都會被別人炒掉。有了工作,財富就會越積越多。

(三)儲蓄理財,適當炒股。有了一定的財富,就把七成左右的錢存入銀行。活期的、定期的,到保本理財的,盡最大可能讓資金增值,否則,得到的利息,還跟不上貶值的速度。在七成的資金裡,可以買一些盤小質優的股票。當前,全國上下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病毒,指數波動很大,上證掉到了二千七百多點,我感覺又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了。

(四)入股經營,創辦實業。有了第一桶金,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資金,看準投資項目,跟著戰略投資者入股辦實業,選對了,財富會迅速膨脹。當自己成為財務自由者以後,自己獨立辦公司吧。當你把公司弄上市時,金錢在你面前可能你就當它是廢紙了。



三農哥2020


財富分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對物質和精神的追求貫穿我們的一生。那麼該如何積累財富並且讓自己的人生變得充實呢?

  • 物質財富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世界,生存離不開物質,或者說錢財。不要說談錢真俗,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卻是萬萬不能的,話糙理不糙。我們早脫離了自給自足,以物易物的年代。不管是以前的金銀銅幣,現在的紙幣,還是以後的虛擬貨幣,說白了,本質就一個,錢。我們生存需要錢財,發展也需要錢財,在現在這個越來越開放,越來越多樣化的時代,不得不說,金錢確實能帶給人一定的安全感。

世上大多數人是靠自己的勞動去換取錢財,可能是工資,可能是土地的產出,可能是做生意的利潤,人們就是靠這些一點一點,慢慢積累起財富的。那有些人會說,我經常月光或者存不下多少錢,該怎樣才能更好地積累財富呢?筆者認為,積累物質財富的方法無外乎兩點,一在節流,二在開源

(一)節流。如果你不想月光,或者想存下更多的錢,那一定要學會合理消費

。人的消費分為必要、需要和想要,比如說我每個月要交房租,家離工作地點太遠上班要坐公交,我每天要吃飯,這些都是必要的消費。我每天吃的水果要進口的,坐公交太擠還是打車吧,手機壞了買個小一萬的最新款,這些都是讓自己生活更有品質的支出,是需要的消費。朋友新買了一條項鍊好漂亮,我也去買一條吧,某某品牌出新款了,快去買一套,這些是你的慾望,屬於想要的消費。那如何消費才最好呢?秘訣就是消費必要,適度需要,延遲想要。

有一個詞叫做拿鐵因子,源於一個故事:一對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鐵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費,30年累積下來花錢竟達到了70萬。拿鐵因子是指人們每天生活中如買杯咖啡般可有可無的習慣性支出,例如每天飯後的一杯咖啡,手機提現的手續費,看到商場促銷就買的兩條裙子,付了錢卻沒用過幾次的健身卡……而這些被浪費的錢財聚集起來可能使他們成為富翁。拿鐵因子提醒我們,讓消費迴歸理性,延遲滿足,合理支配我們的荷包。

那麼,“拿鐵因子”藏在哪呢?有一個老掉牙的方法:記賬,可以幫我們把“拿鐵因子”找出來。記賬能全面反映個人和家庭在一定時間內的經濟收入,支出和結餘,可以清楚知道錢都跑哪裡去了,避免出現錢不見了,東西卻沒看到幾件的窘狀,能知道哪些項目可以節省,更清楚地瞭解現金流的狀況。小小的舉動幫我們省掉不必要的開支,何樂而不為呢?找到合適的記賬方式,養成記賬的習慣,掌握每筆資金的去向,甚至能改變一個人對金錢的態度。記賬的方式很多,可以手工記賬,也有很多適合家庭記賬的手機APP或電腦軟件,比如隨手記,鯊魚記賬,且慢等都不錯,可以用手機隨時隨地記賬,還可以同步到電腦。

總之,合理消費是為了省錢,省錢是為了儲蓄和投資,是財富積累的基礎。記住,一定要養成先儲蓄後消費的習慣。可以制定好每月儲蓄的小目標,比如從工資的5%開始,先養成習慣,再增加比例,聚沙成塔,完成資金的原始積累。先儲蓄,剩下的才是消費的錢,如果可以,各種月供不要超過月收入的1/3。

(二)開源。現在流行各種自由,車釐子自由,旅遊自由等等,當然大家最想要的肯定是財務自由。想要財務自由,僅僅靠每月那點死工資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我們要學會開源,增加工資外收入。那麼如何開源呢?比較現實的方法有投資和發展副業

先說投資,筆者一貫認為現代人需要提高的除了情商還有財商。靠存銀行那點利息實現財富的積累是不可能的,更別說還有通貨膨脹這個無形的殺手在讓你的錢一點一點貶值。學習投資,獲得遠超銀行利息的投資回報率,是很有必要的。我國現在的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夠成熟,還是一片存在很多機會的藍海。普通人參與資本市場可以投資股票或指數基金。

有人說股市是七虧二平一賺,想要在股市賺錢很難。其實,只要你學習了一定的股票知識,有自己的投資邏輯,不懂的不去碰,並且有耐心,獲得可觀的收益還是不難的。股市裡虧損的大多是那些頻繁操作,追熱點,追漲的人,當然,如果你無法忍受股市的波動,那你肯定不適合炒股。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是炒股獲利的秘訣。具體怎麼做,需要你自己去認真學習,一定記得:不懂的堅決不碰

接下來說說發展副業。現在有很多人,白天他可能是白領,公務員,晚上就變成了網紅,滴滴司機,通過副業來獲得多一份的收入。如果你有顏值有才藝,你可以開直播,當網紅;如果你會寫作,你可以寫公眾號,接廣告文案,或者寫頭條,寫簡書;如果你愛看書,你也可以寫拆書稿;如果你在某個領域裡成就頗豐,你還可以開網課,賺取知識付費的收益;甚至你也可以微商賣貨。副業很多,有些人甚至把副業做成了主業。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副業。

當然,發展副業的同時不要忽視主業,畢竟主業才能帶給你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 精神財富

說完了物質財富的積累,再來說說精神財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願意為之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研究的東西,就能讓自己充實起來,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悅。你喜歡音樂,就去學一種樂器;你喜歡投資理財,就去系統地學學相關知識和操作方法。可以追追劇,但不要一天到晚追劇;可以打打遊戲,但不要一坐下來就打遊戲。很多人覺得生活空虛,沒有意思,在筆者看來,就是閒的。真正感興趣了,投入了,哪來的時間去想這些。認真去學一些東西,不光充實了自己,精神上也得到了滿足,這就是我認為的精神財富。

總結一下:合理消費,堅持儲蓄,學習理財,提升自己,用時間換財富,慢慢充實自己的人生。

好了,感謝你看到這裡,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崔亭溪


《易經》有大畜卦和小畜卦,講認的財富積累和致富之道,能給我們很多啟發,小富靠智、靠勤,大富靠德、靠做人。財富的積累,個人的充實,是成年人的重要課題,必須得面對。

我們必須知道財富有正財、有非正財,正財可以守得住,非正財守不住。

什麼是正財呢?本本分分,靠自己的勞動與智慧,做好本職工作與事業,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便是正財,無論是普通收入,還是高級別收入,都是對的。一步一步,就可以積累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做人,學會尊重人,懂得勤奮、本分、珍惜,恰恰也是一個人充實的過程,不僅增加了物質財富,而且提高了自己的本領、和做人的道德水平。

為什麼我們會著急?為什麼有些人很勤勞,很拼搏,也很聰明,卻不能擁有真正的財富,人的情緒不穩定,很難充實自己呢?主要的原因是人的慾望。

我們要知道,符合人的合理需要的不是慾望,超過了、便是慾望。

所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要配上做人的修養,修養就是通過學習和實踐,發現自己性格中的缺點不足,逐步的修繕,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合理的節制自己的慾望,讓自己情緒穩定、判斷清楚、做人友善、勤勞、勇敢、本分,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




聿劍培訓師


財務自由是每個人都向往的生活狀態,那麼,怎樣慢慢的積累財富,且讓自己變得充實呢?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要開源節流。如今,在社會上流行借貸消費,什麼房貸、車貸等。每個銀行也推出各類信用卡,鼓勵大家借錢去消費。其實,我們普通人要想積累財富,必須強制自己儲蓄。只有積累一部分資金,今後才能有錢去投資或理財。

其次,做好理財規劃。有句眾所周知的理財格言:“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就要學習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提前做好自己的財務規劃。如投資基金、股票或銀行理財等,都需要具備一些財務知識。

另外,理財這件事,越早開始越好。因為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積累財富就是以時間來換數量。

最後,知識也是財富。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與努力。過去說,知識就是力量。實際上,知識也可以變成財富。現在,許多人在自媒體平臺寫文章、寫小說、開專欄、做講座,都是利用自己的知識來獲得收入。當然,上述的這些工作,是一些人的愛好與興趣。

總之,多一項技能就多一種謀生手段。這就需要我們平時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事物,不斷地充實自己。等到知識儲備到一定程度,就會由量變到質變,賺錢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記錄生活點滴,分享人生感悟。


愛爬樹的老貓


我等都是生鬥小民,說定個小目標賺他1個億那絕逼是不可能的。

財富的積累在我看來,分為開源和節流

首先得說節流,雖然有句話叫錢不是省出來的,而是賺出來的[捂臉],瑩醬確實不會省錢,還在努力改進,我提供幾個我自己用的小方法。

1.做好資金計劃,孩子的教育費啊,房貸啊等等,固定支出做好計劃。

2.記賬,每日消費每一筆都記在app 裡,這個月把不必要花的項,下個月就要注意了。

3.不超前消費,很多人工資一發就還信用卡花唄啥的,基本就月光了,那肯定是沒辦法積累的,有多少能力做多大事。

再者就是開源了

1.本職工作要努力啊,這是基礎收益

2.做些力所能及的兼職,不把時間浪費在刷劇,刷朋友圈等時間上,現在很多做自媒體啊,不行的話兼職去擺地攤,開滴滴,送外賣都行。

3.做好理財,可以用定投的方式在一些app 上買些收益穩定不會虧本的理財產品

不然就和瑩醬一樣,買一些大件然後還月供。比如房子[捂臉],這樣你就沒辦法亂花,而且還會逼自己多賺錢了,瑩醬13年開始月供,現在職級上升工資已經翻了幾倍了,現在縣城房子換成市區房子,月供壓力也翻倍了,不得不努力呀。就算還不起了,大不了賣了[大笑],當時就是這樣想的。幾年下來從一無所有到有車有房了,也算上了一個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