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升大師談少林拳

玄陛子,葉姓,名鋮缽,生於清成豐晚年,西廣域鏢頭葉某之獨孫也。自幼出家於嵩山少林寺,法號玄障。為方丈邱仲涵之親傳弟子,內功與外技俱臻上乘。雲遊天下,浪跡江湖,應武林友人之邀,仗劍邊關,蕭然萬里,幾度往還。其動作疾迅,來去倏忽,是以有"旋風"之稱。民國初,定居北京北溝沿之少林堂,懸壺濟世,以正骨為生。並設場授徒,從學者甚眾。卒於1954年,壽九十餘。

以下是大師授徒時有關少林拳的談話。

少林拳三百六十套

少林寺是"十方廟",凡僧人之有正式度諜者,皆可來寺掛單。有暫住者,亦有長住者,其約數百人之眾。外來僧人,多有身懷各家絕技者,互相觀摩交.流,遂流傳於寺中,皆統稱為少林拳。流派既雜,套路亦多。俗雲"少林拳三百六十套",形容其多也。惟本寺邱仲涵方丈所傳者,才算嫡派。其起式、收式,皆具特色與一定之規,內行者_一望便知。其它形形色色非嫡傳者,'其拳並非不好,功力亦非不深,只不過說其不算少林本寺所傳之拳而已。爾等學少林拳者,固然不可不辨真偽,卻不可只說自家的好,別人的不好。天下武術本是一家,宜團結,不亦分裂。宜用我國之武術、強身強國,共禦外侮,切不可互相菲薄,互相攻擊,自搞分裂,給外人以可乘之機也。


少林拳外技與內功並重

許多練拳之人,都認為少林拳是外家功夫,這是不對的。邱仲涵.老師所傳少林嫡派功夫,既重筋骨皮肉之操練與躥騰跳躍,跌打滾翻的技術,尤重視內功之鍛鍊與養氣、運氣之功。只有能養我浩然之氣,才能神情氣和,進退操縱,各得其宜。只有懂得了內氣運使之學,才能得剛柔相濟之妙,健身與技擊齊頭並進。內功,外功要互為補充,方有希望登峰造極,達上乘之選。達摩祖師說過,"若專培無形之內氣而棄有形之外功則不可,專練有形之外功而廢無形之內功則更不可。必練內氣以為外形之輔,練外功以為內氣之佐,二者合而為一,相倚而不相違;方可練成金剛不壞之體。"練拳時如不懂調整呼吸和運氣,使氣之妙而專力於技術,往往越練身體越不佳,面黃肌瘦,甚至有漸成勞疾以喪生者,不可不慎焉。肺為氣之府,氣為力之君,練力者不可以不言氣,此乃古今一定之理。故欲學技擊者,必先學調息。能使氣貫丹田而後雖騰躍縱跳,.總能平其心氣,臨危應變時,才可操常勝之機。凡技擊學步之始,必先使氣脈沉靜,下達於海,兩足著地踏實,挺腰開胸,墜肘平肩,腋下大筋極力向下拉。每出一拳,一掌,有若氣從骨腋而來,直貫於掌沿指尖,臂彎與指間似有膨脹之感。拳或掌皆為旋轉而出,旋轉而入,為從氣出,氣隱而力顯。吾所教爾等之少林基本功,看來雖是抻筋拔骨的動作,其實都是練內氣的初步功法,至關重要,不可輕視(注:筆者在玄?大師處所學少林基本功與現在的瑜珈氣功極為相近)。至於練氣、使氣之法,則以站馬步樁為先(注:酷似一指禪的樁法),苟能認真練習。自能氣貫丹田,兩腳生根,強如不倒之翁。

練少林拳者,按其對內功、外技掌握程度之深淺,可分三個層次,佛家稱之謂"三乘功法"。能運柔而成剛,亦剛亦柔,看似柔軟,觸之則剛硬,身似呆笨,而動之則靈活,此是上乘功夫。剛多柔少,徒尚衝搗之力,墨守成法,不知變化,周身肌肉僵硬,猛打蠻習,其兇悍之態令人生畏者,此乃中乘功夫。至若既不知呼吸運使之妙,又不解剛柔虛實之機,出手不知方法,進退全無規矩,只以_身血氣之勇,習一拳半腿之能者,則為少林拳之下乘功夫,不可取也。


少林拳法的基本功

少林外功即少林拳法。指的是操練手、眼、身法、步,和肩,肘,腕、胯、膝諸般著法刺扎等等。少林拳之手法甚多,但總之不外乎外圈手、內圈手、連環手、金圈逼命手四大類。從技巧上講不外乎刁、拿、鎖、扣、勾、掛,連環,拳打掌擊而已。其所用拳,有陰拳、陽拳、手拳、雞心拳、錯拉拳等。掌法則有箭掌、插掌、切掌、削掌、挑掌、劈掌、虎爪掌、拍掌、撞掌等,在擒拿封閉中,量勢而選用可也。眼功之鍛鍊,旨在目不轉瞬與明察秋毫。平時可常以雙指掉目和懸錢功、看香功,練到好處時,視一錢之孔,大若面盆。與人較技時,對方雖手疾如閃電,而在我看來仍不過是慢騰騰地款款而來,自然可以應付裕如。練身功是求其進退閃躲之迅速自然,挨梆擠靠速小綿軟巧之變化靈活.此非多從拳法拳路上下功夫.別無它法。法,就是巧。全在於平時二人對練及與人切磋、較技中經驗之積累。當然為師者喂手.亦是必不可少的途徑之一。

步法在少林拳中歷來是被人十分重視的鍛鍊項目。步法能否輕靈穩健,關鍵在於襠功和底盤功的深淺。練襠功須站馬步樁,以多站下式為好。練底盤功宜走矮步、盤步、碾步,打穿手、走旋風翅。練習時先在平地,然後到梅花樁上練,俗語叫做"打樁眼兒"。樁粗直徑約15至20釐米.初練時.樁如約尺許.漸練漸高.最後可高丈許,練至能在樁頂上進退盤旋穩健自如,便算大功告成。練步的同時還須加練腿功,如扁踩:橫跺、玉環步、鴛鴦腿、連環腿、撩陰腿、掃膛腿、旋風腿……等,都需要專門練習。當年邱仲涵老師任寺中為眾僧徒作示範時,令人將他捆在一棵大松樹上,縛住手腳,只留一條有腿可自由活動。三個僧人各持刀、槍、棍向他進攻,他不但應付裕如,還把僧人的器械打掉;由此可見少林腿功之為用了。

練拳時,頭要頂,腰要直,身要止,步要穩.關節肌腱要放鬆。全身自然.不用僵勁。一招一式.要慢不要快,要打得準確。每一舉

動.部要存與人相搏的觀念,手眼身法步.都要做到家;不許半路上往回抽。拳譜雲"龍行虎坐蛇鷹眼:鹿楞豪行熊豎身"即是此意。要以意使氣.氣沉丹田,鼻吸鼻呼,不許張口。還要自然,不可勉強。動作與呼吸要緊密配合,比如縱起時為吸.落下時為呼;躲閃時為吸,挺進時為呼:蓄勁時為吸,發勁時為呼……故而應學調息。會調息才能在技擊中心不慌。氣不喘.面不改色。

"勁"與"力".的區別

練少林拳,要懂得"勁"和"力"的區別。一般人抬重物,搬木石等用的是僵勁,這叫做"力" 而可以流通於四肢.隨意,氣血變化者.則謂之"勁"。力雖為勁之本,但力在拳術中足不能變化運使的。少林拳所用之勁,並非暴勁.乃是以意使勁,松靜沉著.剛柔互濟.變化無端之勁。粗略言之.大體可分剛、柔,橫、直,虛、實六個勁 初練者,大多為剛勁與直勁,如虎撲食.如鷹抓雞.稍避其鋒,剛勁無所用練有三年五載之後,漸漸入門.便能找著柔勁與橫勁。有柔勁然後能閃展變化,有橫勁然後能借勁使勁,至於勁之葳實則較為深奧,有可意會不可言傳之妙,非有十年八年功夫者,不能知也。虛勁並非完全無力,乃是我意在先.虛之使彼力無著落處;實勁亦非使用頑力,仍是我意在先,以勁吃住對方,在彼舊勁方盡新勁初生未出之時,照直而去,一去而出之也,與人交手時.人實我虛,乘虛即實;人剛我柔,乘柔即剛。剛中之柔乃為真柔.柔中之剛方是真剛。無夠無實,渾然一體;即實即虛,隨機應變,此非經名師朝夕以喂手磨練.長期積累經驗在自身者,不可得也.

散手、套路與器械的安排練拳時.應多練散於,其次為套路,再次為器械。蓋散手足根本.手眼身法步及各種技法,悉在其中_散手功夫不深.猶無源之水,無根之木,與人較拉時,鮮有能操勝算者。套路為諸散手之結合.習套路為的是瞭解與熟習符散招之間的連接與變化,為技擊之靈活運用打基礎,亦是練好身法的手段:唯習套路時應多著眼實用價值,不可專門追求其表演藝術與姿勢動作之奇特,美觀也。器械乃手臂之延長,故其法和拳法是一致的,亦應先練散招,再練套路。用器械必須以拳法為基礎。從實用上著眼.拳法功夫不深者.其器械亦不可能精深。如單從表演藝術上著眼。那就是另一回事,。總之,水有源樹有根,練拳應重視基本功之練習。基本功既是拳法的基礎,又是祛病健身之妙藥,不可等閒視之。如能終生堅持不懈,自將獲益無窮也。

技擊點滴經驗談

少林拳既著眼於健身自衛,又立足於克敵制勝.要旨以精、氣、神為主.以手、眼、腳為根,交手時,採取近身小架.以攻為守。其打法,動作簡單,樸實有力.擊法清楚,勇猛迅疾。一招一協,非打即防.不施花架。遇敵不可動氣,要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口唸阿彌陀佛。人不動手,,我不動手,總以禮讓為先。動手前,先要審查對方.明瞭"三前",即眼前、手前、腳前,拳經雲"蜂目側視伏狙趨".即指我要以目視目.從對方眼神中度其動向,而作相應的措施。再觀其手、腳、身形.以察其動機。見動則動.動中防變。先作閃躲避讓,察其虛實,看出破綻.乘機進攻。無淪對方如何兇狠.自己心要沉著。不可慌亂蓋技擊一道,心急者敗,心沉者勝。要不為聲色氣勢所動,不為威迫恐嚇所搖,視百刃而不懼.聆槍炮而不驚,神清膽壯,不撓不屈。若心慌則意必亂.意亂則失措.手足動作無度.一著錯則著著落後,終將以被動混亂而不町收拾,眼有監察之精,要認真審視對方手法之虛實,動作之來龍去脈,才能正確掌握攻守動靜之機而得四兩撥千斤之妙。所以平時練拳要在眼功上多下功夫。當我身、手不動時。靜如山嶽,但切勿懶散鬆懈,內中之意氣總要領先,有一觸即發之勢。身手既動.就要急如閃電.快速流星。手臂似屈不屈;似直不直,滾入滾出,如螺絲釘入:梢節動,中節隨,根節催,發勁自能沉實。身法亦是以滾轉而起落進退,如同從很窄的門縫中擠進去一般,束身而進。進退要隨手之出入,不可勉強。一肢動而百肢隨.才能圓活自然。步度要小,步速要快,才能穩健靈活。如對方力大於我,可從側門而進,以橫破直;如對方力弱於我,則直踏洪門而入.猛進猛衝。我出手要剛在他力之前,柔在他力之後。對方失勢,我急進勿停,不給他喘息換勁的餘地;如對方得勢而於我不利時,須急跳退而毫不遲疑。無論採取拳打、腳打,肩打、胯打、上下左右百般打法,都要得機得勢,不可盲目冒進,勉強行事,這就叫"道法自然",還要懂得兵家戰術之理:指上打下,聲東擊西,佯攻而實退,似退而實進,虛虛實實、亦虛可實。尤其是一人群戰數人時,更應如此。拳經說"打人不見形,見形不乃能。伸手不見手,見手不為精"。這便是少林拳法在技擊上的特色。

武德尤重於武藝

少林拳乃以祛病、保健、防身自衛為主要宗旨,絕非練之以傷人、殺人為目的也。佛門以慈悲為本、主張濟世渡人.捨身救難。萬萬不可恃拳好鬥,倚強凌弱,胡作非為,此乃門規所不允許的。亦不可輕易與人比武較技,以勝為榮,以敗為恥,互相報復,引起殺機。在武林朋友面前,要多說"我初學、我不會",多合掌念阿彌陀佛,切忌在人前炫耀賣弄。即或萬不得已而與人比試,也要點到為止,不町傷人。總要以和為尚,以救人為本。過去少林派傳授門徒,戒律極嚴。而今時代不同,情況有異,對於俗家弟子來說,雖不完全執行十大戒條,而酒、色、財、氣仍不可犯。即:不飲過量之酒;勿念色者;不貪不義之財;不動不合中之氣。凡我門人都應謹記。

練拳首先要虛心,要知道尊重別人,要能見人之長、學人之長以補己之不足。要有恆心有耐心,勿揠苗助長。"鐵杵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天下無難事,就怕纏磨頭。"揠苗助長,欲速則不達也。還要有悟心,不瞎練。對拳法拳理要悉心揣摩。悟拳與悟道是息息相通的,要悟道與悟拳同時並舉。武德尤重於武藝,必先修武德而後武藝才能以精進也。要切切謹記勿忘!

玄升大師談少林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