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太湖縣與太湖相距五百公里,它們有關係嗎?為什麼?

勿忘幸福的味道


安徽太湖縣,來源“大湖”。在西漢時,太湖縣屬於廬江郡的湖陵邑,湖陵邑是西漢初期設置的縣級邑,據考證其故城遺址位今天太湖縣東部汪洋一帶,湖陵邑內有大湖、小湖、仰天湖、陸鍾湖、黃裡湖及北湖等湖泊,今天的這些湖泊已經消失成為平地,太湖縣的縣名就來源於大湖。

東漢時期,廬江郡撤銷了湖陵邑,並將其併入皖縣,太湖縣地歸屬皖縣。

唐武德年間,設立青城和荊陽二縣,後青城又併入荊陽。到武德八年,荊陽複稱太湖,屬舒州。當時大詩人李白曾避難太湖縣司空山,並留下許多詩句,今天司空山劃歸嶽西縣。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的南緣,古稱震澤、具區,又名五湖、笠澤,是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
江蘇太湖,在於水的博大,山的靈秀。安徽太湖縣,美在這山水,山的俊朗,水的寧靜。我登上新嶺之巔,俯視腳下,群山如浪、巍峨綿延。我在天潤峰攬勝,天低山高水長,遠山如黛,近水含煙。橫風漫過山頂,拂去周身疲憊,頓覺心曠神怡。花亭湖如平湖秋月,穿行在起伏的山巒之間,勾勒成一條碧綠的綵帶,成了太湖的靈魂,那一派安祥分明是博大如海的禪意,蘊含著趙樸老思想的光輝。


學霸鐵軍


太湖縣,隸屬於安慶市,是皖西南地區的一個縣城。太湖是位於蘇、浙兩省交界處的淡水湖,也是我國的四大淡水湖之一。中國太湖

太湖,位於長江下游的太湖平原上,江蘇、浙江兩省交界處,是我國的四大淡水湖之一。自古以來,太湖平原就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發達地區,是經濟發達的魚米之鄉,所謂“蘇湖熟,天下足”正是對兩宋時期蘇、浙等地經濟發達的寫照。改革開放以來,太湖平原在我國農業上的地位逐漸下降。城市化的發展,鄉鎮企業的投資,讓長三角地區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因為工業化的發展,讓太湖一度成為水質嚴重破壞的地區,近些年來,由於相關部門的長期治理,太湖水質得到了一定的改觀。


安徽太湖

安徽省太湖縣,古稱左縣、晉熙。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鄰潛山市與懷寧縣,南連望江縣與宿松縣,西連湖北省蘄春縣和英山縣,北鄰嶽西縣。

安徽太湖與江蘇太湖,地理位置上相隔數百公里,卻都以太湖命名,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本質的聯繫,不過兩地的名稱肯定都與湖泊有關。

太湖(無錫)

太湖就不用說了,作為中國的四大淡水湖之一,因湖而得名。據說商代末期,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生有三子:泰伯(亦作“太伯”)、仲雍、季歷。季歷的兒子姬昌(即周文王)很有才幹,所以古公亶父決定傳位於季歷,以便能使姬昌成為繼承人。泰伯、仲雍為避讓季歷,從中原出逃至江南,和當地的土著“荊蠻”相結合,帶來了較先進的中原文化,泰伯、仲雍被擁為首領,建立了“勾吳”小國,並在今無錫梅里一帶建造小城,名“太伯邑”,泰伯稱“吳太伯”,因“太伯邑”臨湖而築,太湖即因此而得名,並一直沿用至今,太湖之名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花亭湖

今天的太湖縣,貌似沒有什麼湖泊,非要找尋湖泊的蹤跡,似乎只有花亭湖拿的上桌面。然而花亭湖是新中國建立後修建的人工水庫,太湖縣則有上千年的歷史。顯然,太湖縣名稱的由來肯定和花亭湖沒有什麼關係。

古代彭蠡澤

實際上,古代的長江北岸,湖泊比現在要多很多。雖然由於湖水的淤積和退化,以及農業生產中的圍湖造田,很多的湖泊已經逐漸消失,但是實際上在秦漢時代,皖鄂贛三省交界處的彭蠡澤還是面積非常廣闊的。古彭蠡澤的面積究竟有多大,現在很難知曉,但是毫無疑問肯定是水域非常遼闊的湖泊群,太湖縣其實也是因湖而得名。

綜上所述,太湖與太湖縣雖然名稱相同,但是兩者之間實際上沒有什麼本質的聯繫。但是兩者的由來,應該都是與地區的湖泊眾多,湖泊面積比較大有關。


徽南城意


應該跟太湖縣當地發音有關係。太湖縣方言大為tāi。流傳後就變成了太


京州市委李大康


我們那時候學地理中國就是五大淡水湖,不知道為什麼要把巢湖拿下了。不是說五湖四海嗎?亂彈琴!


手機用戶72296041358


太湖縣的太湖,本地方言太湖為代湖。太湖由此而來,與江蘇太湖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