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去世後,載灃想要追殺袁世凱,為何最後又放棄了?

  我們都知道,清朝晚期時,清廷的實際大權都在慈禧太后的手裡。而在康有為等人實施戊戌變法時,因袁世凱將他們的計劃洩露給了慈禧,戊戌變法才失敗的。而袁世凱也因此受到了慈禧的重用。但是在慈禧去世後,袁世凱便失去了自己的靠山。而年僅3歲的溥儀即位後,朝中的所有大權實際上在攝政王載灃手裡。

慈禧去世後,載灃想要追殺袁世凱,為何最後又放棄了?


  眾所周知,載灃是光緒帝的堂弟,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這讓袁世凱更加瑟瑟發抖。此時的清王朝已經不是袁世凱想象中的清王朝,而是能將自己撕碎的龍潭虎穴。1909年1月2日,清政府突發諭旨:稱袁世凱“現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所以“著即開缺回籍養荷,以示體恤之至意。”此諭旨一出,袁世凱一陣慌亂。他用最快的速度帶著袁家老小緊急離開了北京城。

慈禧去世後,載灃想要追殺袁世凱,為何最後又放棄了?


  這下,全京城的人都議論紛紛。大家心知肚明,袁世凱最大的靠山沒了,有太多的人都想要他的命。且不說其他滿清權貴對他恨之入骨,作為當時有著最大權力的載灃,一個命令就能讓袁世凱人頭落地。此刻,所有人都在等著看袁世凱的好戲,猜測他最終會落得一個什麼下場?

慈禧去世後,載灃想要追殺袁世凱,為何最後又放棄了?


  但奇怪的是,在離開北京之後的袁世凱,隨後就冷靜了下來。1月3日,他再次返回了北京,並大搖大擺的與幾位舊友喝酒話別,之後又輕鬆返回了老家。別看追殺他的氣氛依舊,但他一路上並沒有遇到什麼危險,最終安然回家。並且在之後的幾年裡,袁世凱把“足疾”作為擋箭牌,天天逍遙快活,自得其樂。這讓人很疑惑,原本想要趕盡殺絕的載灃,為何慢慢停止了追殺的腳步?

慈禧去世後,載灃想要追殺袁世凱,為何最後又放棄了?


  其實,有兩個人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他們就是奕劻和張之洞。自載灃洩露“殺機”以來,奕劻急忙通知了袁世凱,袁世凱才得以快速逃跑。而張之洞更是勸說載灃,國家如此危難時刻,若殺了袁世凱,便會動搖國家社稷,此為下策。要知道,當時的大清王朝已經陷入內憂外患的困境之中,經不起任何的動亂,袁世凱的勢力盤根錯節,早已滲透進了大清王朝的方方面面。若狠心殺了袁世凱,最後只會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沒有任何好處。而載灃也在仔細考量了兩人的勸說後,放棄了殺袁世凱的想法。你如何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