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點擊上方關注“魏巖保險內幕爆料”,

由業界賊有良心的魏巖打造。


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女的手保存與屋頂的小房子


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重要提示:

關注我、才能瞭解到更多保險內幕哦?


期待您的關注哦


前幾天,朋友圈被“疫情過後,超過7成人想買保險安安心”的文章刷屏。截圖在這裡:

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其實這很好理解,災難和意外前面,人們的保險意識是最被容易激發的。2003年非典之後健康險猛增的案例最近也被頻繁引用了(想知道更多內容的看這裡震驚,百程旅行網破產清算!保險業春天來了),八卦姐之前也是這麼想的,這段時間被壓抑的需求,沒買成的保險,都會在後面報復性的補上來。

可是又想了一下,覺得這次的情況和當時並不完全相同。


當年大家都關在家裡,互聯網也沒那麼發達,非典期間就真的幾乎沒有銷售行為,但是如今不一樣了,即使見不到客戶,我們還有互聯網神助攻。你看各個公司的網銷業績就知道了,這段時間全部創歷史新高。而首推的產品,又屬百萬醫療險最為常見。

這本來也沒什麼,可是怕就怕,很多人對保障的認識不全面,覺得有了這樣的產品就可以了。或者至少,短期內不著急買重疾險了。


一想到這個,憂國憂民的我又不能淡定了。如果這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啊同學們。

百萬醫療雖好,重疾壽險它不能少。

雖然是老生常談了,但是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還是在這個難得悠閒的晚上,拉出來再和大家說一說。

所以,不管你這次是買了百萬醫療險,或者是搶了很多的免費新冠肺炎贈險。答應我,疫情過後,記得找你身邊的代理人小哥哥小姐姐,把重疾險買上好嗎?

以下為八卦姐經典的“醫療險VS重疾險”專題系列,請做好筆記。


保險屬性不同


醫保/醫療險

費用補償型,必須以合理且必要的醫療費用發生為前提,賠付金額不會超過治療費用。適用補償原則,如已從其他渠道(社保、單位補充等)獲得補償,則需相應扣減,且不在約定範圍內的費用無法獲得補償。


重疾險

定額給付型,只要確診合同約定的重疾(或輕症)即可獲得賠付,賠付金額根據購買時保險金額確定,與是否發生醫療費用、發生多少、是否從其他渠道獲得補償無關。因此,賠付額有可能遠遠超出實際治療費用。


重疾險定額給付,不與實際治療費用掛鉤。假設客戶患了甲狀腺癌,治療費用10萬元,那麼社保+醫療險賠付,最高賠付上限不可能超過10萬元。而如果客戶買了50萬元的重疾險,只要確診,即可一次性獲得賠付50萬元重疾保險金,部分產品可能還有癌症額外給付哦。


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保護的房子-保險概念

保險作用不同


醫保

保而不包,不僅面臨著起付線、封頂線等多個風險缺口,也有報銷比例的限制,而且自費藥以及後續的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等都不能在社保體系內得到賠付。


醫療險

可以作為社保的補充,提升保障範圍和治療品質(比方社保不管自費藥,你可以買中高端醫療險,覆蓋自費藥和私立醫院等),但是醫療險本質上還是報銷型險種,適用補償原則。也就是說,醫保報銷的部分,和醫療險補充的部分,加起來最多不會超過你看病的實際花費,當然,前提還是所有費用都100%得到報銷。因此,醫療險和醫保一樣,同樣不能對後續的護理費、營養費、誤工費等起到補償作用。


重疾險

確診即給付,和實際發生費用無關,既可以彌補醫保/醫療險無法涵蓋的醫療費用,更是長期康復和護理費用的主要來源,同時能有效彌補病患和家人的收入損失。後兩點,只有重疾險可以做到,醫保和任何一款醫療險都無法做到。


醫保和醫療險,在重疾面前,只能讓你溫飽。因為重疾來臨時,比起醫療費用,更可怕的是漫長的康復過程,以及得重疾後導致的收入損失減少的部分。用醫保和醫療險抵禦部分治療風險,用足額的重疾險,幫助病人更好更快地恢復,度過重疾關鍵五年生存期。如此,才是明智的健康規劃。


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保護的房子-保險概念

保障期間不同


醫療險

醫療險都是一年期險種,沒有例外,最高能到80歲或者99歲,那都是最高可續保年齡。這樣,存在的風險是,一來,理賠了或身體情況變差了,第二年很可能不給你續保了,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保障沒了;二呢,即使部分產品提供有條件的保證續保,但是也不排除因整體賠付率和醫療費用變化的影響,把產品停了。至於產品停售了以後,之前已經買過的客戶,是否還能享有續保權利,八卦姐一直持保留態度。再說了,如果理賠率超過一定範圍,監管也會叫停的哦。別想著拿一年期的產品,來達到保障終身的目的。


重疾險

保障期可選,長期險居多,很多保至終身,一旦投保,不管什麼時候出險,都可以獲得理賠。通常保費恆定,不會隨著年齡變化而調整;另外,因為是長期契約,在投保的時候就已經將未來的權責利鎖定了,不能因為產品停售或者理賠率等問題,單方面提前終止保障。


所以,對於“有醫療險就不需要重疾險了”,和,“買一年期消費型險種就夠了”的同學,請充分考慮以上風險哦。那是不是說,有足額的重疾險,就不需要醫療險了呢?也不是,人這一輩子,總還有那麼些非重疾類的毛病要得(來人世走一遭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所以,醫療險也還是有必要的。醫保+醫療險+重疾險,三重防禦機制,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答應我,疫情過後就去買重疾險好嗎?

商人在手拿一個小房子和公寓鑰匙

生命價值不同


醫保/醫療險

無論是醫保還是醫療險,都僅僅是醫療費用的補償,沒有生命價值,也就是壽險保障。


重疾險

既有提前給付重疾包含身故責任的重疾險,也有單獨附加在壽險之上的重疾險。無論是得了重疾或者不幸身故,都能獲得賠付。


除了健康風險,對於家庭經濟支柱來說,身故保障同樣不可缺少。醫保和醫療險對家庭經濟補償作用有限。而含有身故責任的重疾險(或者應該說含有重疾責任的壽險),如果被保險人因為重疾之外的原因離開了,家人也可以得到經濟補償。當然,也可以單獨購買責任完全分開的重疾險和壽險,不管怎麼買,就是要有。


最後,用隔壁老王的例子來說明一下重疾險和醫療險的關係/差別。

隔壁老王,買了50萬重疾險,一個年報銷額100萬的住院醫療險。很不幸,第五年,老王中招了,得了胃癌。好了,怎麼辦,必須要住院治療進行手術了,對不對。

重疾是怎麼賠的呢,在老王確診得了癌症之後,保險公司就一次性賠付50萬,和他實際看不看病花不花錢花多少錢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要確診得了癌症,馬上賠付,50萬到手。

老王拿出幾萬塊做紅包(通過保險公司重疾綠色通道服務)很快聯繫上住院手術。這時候,花費一筆一筆不斷地來了,各種檢查費,藥品費,器械費,床位費,手術費,等等。手術很順利,十幾天之後,老王出院了,一結賬,七七八八花了20萬,其中,社保報銷了5萬(也就這麼多,可能都說多了),自費了15萬,這個錢,不管有沒有醫療險,都要自己先掏的哦。拿著這15萬的票據單證,到保險公司去報醫療險費用,扣掉免除額及不報銷的項目後,根據合同約定賠付,有可能賠了12萬。你說,那很好啊,自己沒花多少錢。但是同志們,別忘了,老王得的不是感冒,是癌症啊。感冒康復要一週,傷筋動骨100天,癌症可是要挺過5年哪。

怎麼挺?除了定期複診檢查遵醫囑之外,還要補充營養啊,吃蟲草啊,康復啊,打很貴的針啊,當然,還要有人貼身照顧老王,不能累著,對不對?所以,有可能額外需要一個家人或保姆來照顧。這哪一樁樁,不需要錢哪?而且每一分錢,都得自掏腰包哦,社保不管,醫療險也不管哦(你沒有發生醫療費用嘛,醫療險怎麼可能管你)。這些錢加起來,絕對不比治療費用少。但是因為有了50萬重疾理賠款,老王不用拿銀行存款,也不用苦哈哈繼續上班了,這些,是重疾險的作用,是醫療險永遠不可能做到的。你說50萬也不夠啊,可不是咋地,得了重疾之後的支出,真的非一般人能想象。

最最後,明天就是女神節了,願你:

做得了飯擦得了地、降得住孩子輔導得了作業、開得了電話會議玩得轉視頻培訓,買得了重疾險買得起年金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