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男人,哪種更容易得到幸福?

一個男人回到家裡,看到家裡很亂,鞋子扔得到處都是,沙發上凌亂地堆著書和衣服,老婆正在看電視,迅速起情緒了。原因是他覺得老婆在家沒事幹,“應該”把家裡收拾乾淨。

讓他起情緒的原因其實並不是家裡亂,而是他腦子裡的“應該”,他覺得老婆“應該”打掃卻沒有打掃,於是他有了生氣這個情緒,這可能會導致他發脾氣。

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看到別人做的一些事情時,第一反應是判斷對和錯,所以,他們容易產生情緒,而通常這種情緒是憤怒、厭惡、恨等。這樣的人,也往往生長在只關注對和錯,而不關注內心感受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往往就是用第一種方式教育孩子的人,只在乎他們有沒有做對,不在乎他們的感受。他們通常都難以有一個快樂的童年,而是經常感受到委屈和憤怒。

如果把心靈比喻為一個花園的話,愛、關注感受像給花兒澆水、施肥、曬太陽,花園裡土壤肥沃,花兒茁壯,蝶舞蜂飛,花香四溢。只關注對和錯,就像是隻關注花有沒有長直,只給花去掉多餘的枝葉,而不給花兒澆水、施肥、曬太陽,這樣花兒是枯萎的,土壤是乾涸的,花園是荒蕪沒有生機的。這樣環境長大的人,心靈的花園如此貧瘠,他們當然也沒有能力去關注別人的感受,更沒有能力去愛別人,他們更多的是拿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對待他人,那就是關注對和錯。

這兩種男人,哪種更容易得到幸福?


如果一個男人是習慣用心去感受對方的人,回到家裡看到老婆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家裡很亂也沒有打掃,他的第一反應是:“她今天怎麼了,心情不好嗎?”

試想這兩種男人哪種更容易幸福?

肯定是後者,因為第一種男人只關注對錯,沒有去關注老婆的感受。當他責怪老婆不應該不做家務的時候,老婆的感受往往是不被愛。通常在男人看來對不對的事情,女人認為這無關對和錯,而是愛不愛的問題。

第二種孩子部分佔比較多的人,他們看人時先是用心去感受對方,關注對方心情好不好,舒服不舒服,做事情更多考慮別人為什麼會這樣做,而不是第一時間用理性評判。

想要成為一個好的情緒管理者,就是要成為這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