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做的NT檢查是什麼意思,是檢查什麼呢?懷孕多少周去做檢查合適?

媽媽不好惹


很多孕媽媽在去醫院第一次建檔的時候都會被醫生要求預約NT檢查,然後懷著一種茫茫然的心情就去做了,做之前不知道這項檢查是做什麼的,也不知道做之前要不要像其他檢查一樣空腹,更不知道自己面對著的是什麼樣奇奇怪怪的檢查儀器,等到自己做的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NT就是一個B超檢查呀!

懷孕做的NT檢查是什麼意思,是檢查什麼呢?懷孕多少周去做檢查合適?

做過NT檢查的孕媽媽們應該都知道,NT檢查就是在普通的B超房間裡面給孕媽媽做的一種檢查,所以NT檢查的本質也就是產前的B超檢查,和普通的產前B超檢查一樣要檢查胎兒的雙頂徑、股骨長、腹圍、頭圍、胎心率等指標,只不過NT檢查比一般的產前B超還會多出來一項,即測量胎兒的NT值。

NT其實是一個英文縮寫,用中文翻譯過來就是胎兒的頸部透明帶,頸部透明帶位於胎兒的脖頸後方,是胎兒在特定的孕周才會出現的一種狀態,在孕11周到13周+6這一期間測量才具有臨床意義,在孕11周之前,胎兒還太小,測量的時候誤差比較大,而到了孕13周+6之後,胎兒頸後透明帶裡的液體會逐漸的被胎兒發育起來的淋巴系統所吸收,這時候再去做NT,意義就不大了。

別看這只是一條普通的透明帶,它所帶來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在正常情況下,醫生做NT測量的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應該小於2.5毫米,如果這一層透明帶的厚度遠遠大於這個值,那麼就表明胎兒很可能有染色體異常或者心臟發育異常的問題,而且這個值超出正常值越多,胎兒發生異常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某種程度上說,NT其實是在孕媽媽懷孕的孕早中期的一項排畸檢查,重要性不言而喻。

孕媽媽做NT要注意什麼?

孕早期的時候,胚胎是非常小的,孕媽媽的子宮也還沒有增大到一定程度,做B超時的超聲波還不能很好的透過孕媽媽的膀胱看到胚胎,所以孕早期的B超檢查都是需要憋尿的,而到了懷孕三個月以後,這時候胎寶寶已經長到了一隻橘子大小,子宮也增大得比較明顯了,這個時候B超的超聲波能夠比較清楚的看見胎寶寶在子宮內的影像和發育情況,所以就不需要孕媽媽憋尿了。

知道了做NT是不用憋尿的,孕媽媽們還不瞭解做NT是不是還要空腹,一般來說,婦產科方面的B超都是不需要空腹的,孕媽媽可以空腹,也可以吃飽了再做,但如果孕媽媽當天有其他的檢查項目,比如抽血這樣的,建議還是空腹去醫院比較好,由於做NT的時候需要胎兒處於一個特定的方位才便於測量,孕媽媽在做完其他項目之後可以在做NT前吃點甜食或者巧克力,有助於增加胎動,方便醫生的檢查。

孕12周是孕婦在醫院建檔的時間,只有建檔的孕婦,醫生才會系統全面的給孕媽媽做產檢,如果孕媽媽還沒有建檔,需要帶好自己的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和孕早期的B超單子,醫生會根據這張單子估計孕媽媽的實際孕周,為以後預約檢查做好鋪墊。

我是沐沐,一名90後寶媽,多平臺原創撰稿人,堅持科學育兒,歡迎姐妹們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