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今年招聘人員很難呀,是不是現在就業形勢很好?還是年輕人都不著急找工作?

君子蘭Steven


[握手]企業招聘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說明。

一、招聘難與不難是企業提供的薪資水平及各方待遇處於行業的地位決定的。

(1)若企業的薪資及各方待遇比較有競爭力,處於行業的中高偏上水平的話,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應聘候選人供企業篩選,更容易招到合適的人才。

(2)若企業的薪資及各方待遇在市場上不具有競爭力,就很難吸引到足夠的的應聘候選人供企業篩選,當然就比較難招聘到合適的員工。

二、招聘難是人才供需的矛盾造成的。

1、很多高端崗位,即使企業給予高薪招聘,但市場上嚴重缺乏這一類人才。在市場上大多是中基層的人才,還有一些能力和經驗都缺乏競爭力的人員、更多的還是基層崗位的人才和剛畢業沒有經驗的大學生。而且在基層的人才中,還有很多缺少了父輩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造成就業的高不成、低不就。

2、高端崗位需求大於供給,中低端崗位供給大於需求。就容易造成市場有人才,但不是企業所需求的人才。

[暈]最終的結果就是:很多應聘者找不到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很多單位又招不到令自己滿意的員工。

三、招聘難是市場人才結構的不勻衡造成的。

1、市場上熱門專業的崗位比較多的話,員工也就好就業,企業也就更容易找到合適的人才。

2、市場上冷門的工作崗位比較少的話,就很難找到合適的人才。

四、國家生育政策的影響,獨生子女政策使人口的出生量減少,為此,國家近兩年又開始了二胎的生育政策。

國家人才紅利,終結於上個世紀70年代出生的人員。從80年代以後都是獨生子女,即使近兩年來放開二胎政策,二胎小孩還沒有到就業年齡,也是人才少、難招的原因之一。

五、人才擇業觀念的變化。

60後、70後、甚至80後的人才,基本都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90後和00後的人才,很多都崇尚自由不苟束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多自由職業者的產生。特別是互聯網的普及給廣大的新生代員工提供了一個更多選擇、更自由的職業平臺,使他們不再崇尚選擇朝九晚五的工作崗位。這也是人才難招的其中一個原因。

六、目前招聘還存在一個疫情的因素,很多人都蟄伏在了家裡,招聘工作開展比較難。到現在也有很多企業沒有復工,應聘工作也相對不容易。

https://m.zjurl.cn/answer/6794040275552436491/?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94040275552436491





雪陌冰幽


說說我的親身體驗,今年37,二胎不滿一歲半,一直從事幼教工作。現在的工作一月四千,去掉保險三千六,寶寶奶粉,尿不溼都不夠。亦然決定辭職尋找新機會。網上發簡歷,也有不少聯繫的,應聘了一個英語培訓機構,五險一金,底薪四千起,再加課時費,不錯了。可是每天說是十點上班,七點下班,其實經常八點半九點上班[捂臉]待了四天,熬不住了,家裡一個二年級一個一歲多,晚上都得兩口子自己弄,做飯輔導作業,實在是不能估計孩子,只能辭職。我提前一個月打的辭職報告,離職一週,老東家一直沒招到老師,家長急了,漲了五百,又回原來崗位了。[淚奔][淚奔]這也是我們這個年齡階段的悲哀,顧工作,顧不了孩子,想顧孩子,只能拿低工資[捂臉]。我也在考慮要不要做做微商或者網絡自媒體。


軒哥妞妞


是啊,我76的,從1999年畢業2000年自己開廣告公司,裡裡外外樣樣都做,後來幹證券4年,再後來自己開裝飾材料公司做全國經銷商,這兩年生意不好做了,不想自己開公司了,想找一份能憑自己能力賺點高工資的工作,結果我投簡歷到兩家自己喜歡行業的公司,簡歷不敢寫自己開過公司,只說是銷售經理的職業,工資收入也是他們提供的範圍之內。結果......連一家的通知也沒有,後來在頭條上看很多說35以上就沒有單位招聘了,才意識到我這年齡確實是比他們更大了。是啊,35以上的人各方面的能力都具備了,願意穩定了,卻沒有單位需要了。這一身本事自己不幹公司,也沒有企業要,難道就打零時工等著養老度日嗎?年輕人有優勢,學兩年經驗就跳槽了,企業願意一批又一批的培養,年齡大的願意穩定工作卻沒有需求。所以現在就是全民創業時代了,年輕人不想做穩定的工作,中年人沒單位要,大家都只有自謀職業當老闆了!


人生點滴是修行


首先,我現在是一個失業者。所以我作為被招聘者來回答這個問題。

身體原因離職在家休息了一個月。一個月後開始投簡歷找工作,但是在幾家招聘網站都投遞了簡歷,回覆的卻寥寥無幾,去面試更是,出現初試就被pass掉。不瞭解現在是怎麼樣一個形式。

真的是公司找員工,員工找公司,永遠碰不對頭吧。

應聘者去面試首先可能就是看中的薪資待遇,給的不合適,肯定就不做了。還有企業特別看中應聘者的經驗,話說剛畢業的,還有想轉行的哪裡有經驗可談。就是想讓企業給個機會,給個平臺。前期可能創造不了什麼效益,但是沒準他就是個金子呢。

我可能作為應聘者的觀點有點偏激和片面了。


昱小Vlog


我是一個失業者,我也想上班,可是每次一上班就被老闆榨乾。一個人當三個人用。上班每分鐘都緊張兮兮,搞的我身體吃不消老是上醫院。時常請個病假。到手工資就二千。還經常上個醫院。又花一千。我一個月下來錢沒賺到。身體垮了不少。工作壓力大。是我運氣不好,遇人不淑,是我運氣不好,碰不上好工作。我告訴我親戚我上班要幹那麼多事。他們都瞠目結舌。上班的地方避免不了爭吵。活大家都可以幹。真的是誰比誰兇。你要麼幹。要麼跟人搞。要麼被人搞。要麼被活搞。所以我還是在家喝粥吧。鬥爭太厲害。人家那說,你不上班就脫離社會了。請問社會是啥。社會就是誰比誰壞。誰比誰狠。算了我還是脫離吧。我又不是千年轉世的老狐狸。


黃強盜


我們公司招聘類目經理,薪水和待遇相當不錯,從去年上半年開始招聘,到現在還沒有找到人。我自己進這家公司的時候,目標公司基本上也找了大半年的時間。

負責招聘的HR很痛苦,一邊是業務負責人拼命催促,一邊是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這兩年的就業形勢非常不好,很多公司都裁員了,一些互聯網巨頭都無法倖免。但為什麼感覺招不到人呢?

一、專業對口的要求,在無形之中變得越來越高

我經歷了10年之後的互聯網電商浪潮,那個時候行業高歌猛進,各家公司為了爭奪人才,互相挖角。行業剛興起,高速發展,人才供應自然跟不上,但即便如此,招人也從未像今天這麼困難。為什麼?因為當時只要你做過相應的業務即可,對行業、品類壓根就沒有過多的要求。

比如你之前是做服裝電商的,公司是做酒類電商的,但照挖不誤,不懂酒的可以來了之後慢慢學。現在因為經濟形勢不好,每家公司都希望找到專業對口的,做酒類電商的希望找到一直在酒類行業裡打拼的電商從業者。這一下子就縮小了範圍,而且是非常小的範圍。

二、經濟形勢不好,公司對應聘者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

以往行業處於高速發展的時候,能力差點的也沒有關係,重要的是有人幹活,現在則不一樣,一方面裁員,一方面拼命招人。裁掉質量低的員工,對後續招聘的人,不僅要求有崗位技能,還要有行業積累,同時還得要有情商,等等。從公司的角度來講,希望招聘一個質量更高的員工,開出更高的工資,代替更多的平凡員工。等於是那3-4個人來換一個人,這樣一來對公司的業務發展和成本控制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不過,這樣的人確實很難找。

比如我自己做的互聯網醫療行業,要想招聘某個業務項目負責人,全國想得出來的就那幾家公司,就那幾個人,人家也很穩定,憑什麼出來到你公司,那些離職的,被裁掉的,又沒有核心項目經驗,簡歷一關基本都過不了。

三、大家都有自知之明,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都先趴著

這也是一方面因素,縱然有很多公司裁員,但另一方面,很多人因為行業不景氣,放棄了對外求職,這也是事實。以往的時候,很多人幹個兩三年就想著換公司換工作,以謀取更高的職位和薪水,但這年頭,連互聯網巨頭都裁員了,就更別提一些中小企業了,即使職位更高,薪水更高,到了別的公司從頭來過,萬一適應不了怎麼辦。所以,很多人都暫時先趴著了。


八魚先森


三月份在成都的時候 一小企業招司機,打了個電話別人一開口問會不會電焊?我說你不是招司機嗎 他說我們要會電焊的司機,不會電焊只能當學徒然後就把電話掛了。馬雲的合馬生鮮還是什麼鬼來著在紅牌樓那邊,招滷菜師傅一個月三千還是三千五不管吃住三班倒…… 溫江一公司招開車送貨一個月給2800 包吃住……要負責裝卸! 安能物流西南分撥中心招搬運底薪1800包卸120噸 然後超出部分每噸7塊錢 兩班倒每個班10小時…… 在成都看到老家縣城一個做電器維修和空調安裝的公司招聘送貨和安裝維修工 說月收入5000到10000 我開著車就回去了 結果底薪1500 裝一臺空調變頻100 定頻90 兩個人分…… 期間看了個招建材送貨的 打電話一問 需要自己裝卸 要負責門店銷售 工資是1500一個月…… 我也是服了。


廣元人在廣州


我覺得我不喜歡上班的原因是大多數公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招聘,說一個例子:去年十月份我去售樓處應聘底薪四千五,好不容易考過文案了,他卻讓我每天早上去發傳單發到晚上八點半才能回公司,我們找的是坐辦公室不用風吹日曬的工作,不是找發傳單的工作!


胖砸艾格爾


今年招聘人員確實很難 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

第一 現在的孩子看到的更多的是眼前利益 今年我們人事跑了幾個211的學校 之前都985的 還是沒招來人 原因很簡單 985 211應屆畢業生 起點相對較高 沒有經驗 有的都沒經過實習單位或者項目的歷練 直接 坐地起價 月薪一萬 公司承受不起 因為我工作十年的老員工工資都到不了這個數 現在的孩子不會因為你告訴他給他很好的平臺和機會而去降低薪酬 不是向前看 而是向錢看

第二 普通二本大學生很少有機會進相對好的國企和私企 好一點單位的人力基本很少去二類本科學校做宣講 就算有幸投了個簡歷 也因為背景資料簡歷直接被刷掉了

第三 不同人抓住機會的能力還是有差別的

今年 我費了好幾周的業餘時間推了研究生母校(非211和985)的幾個學生簡歷給人力 還好 功夫不負有心人 面試通過了一個 人力也答應年後有機會的話去學校做宣講 有些事情事在人為 看你怎麼做了 最後我告訴那個面試通過的師妹 下一年公司再招人的時候繼續做同樣的事情 為母校做一點自己的貢獻

其實另外一個師妹的簡歷也被人力看中了 我們一共給過她三次機會 最早我打過一次電話 後來人力主動打過兩次 她都猶猶豫豫沒有來 然後現在疫情了 工作更難找了 據說她後來後悔了 可是 最好的機會她自己已經錯過了


蝦米小亭


說說在廣州的工作工資都在3000~4500之間,6000左右的都是銷售,銷售要口才而且波動大,而且個人平時一個月花銷大概1800左右,像這樣賺錢速度什麼時候才能買到房子和寶馬?而且以前不小心看到自己工作小組的主管工資在13000和14500,心理超級不平衡,即使去掉前面的1,也就是我們工資水平了。這樣的工資不得不讓人眼紅,還有最主要的是,主管吩咐我們做任務,他只負責監督和安排,其他基本沒事幹,沒事只是跟我們小組聊聊天說說笑,然後到點就下班,還比我們早呢。學歷上:他中專學歷,我本科學歷,好想爆粗!你說辭職了,外面的工作也一樣3000到5000左右,你說氣人不氣人?無奈不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