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益陽之得名,據東漢時應劭說:“在益水之陽,當為縣名。”清人周樹榮有“益陽賦”雲:“益水所經,水北曰陽,縣以此名。”看來,經流益陽之大江資水,古或為益水。街市在江北向,故稱益陽。有趣的是,益陽的名字,幾千年來無論轄地怎麼變異頻繁,它一直沒有改易過名稱,這在中國地名中是比較少見的。 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左右,在今益陽新橋河、鄧石橋、舞嶺、蓮子塘、灰山港一帶,均有密集的聚居群體。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一望無際的南洞庭,掛滿風帆的漁船相伴而歸。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民國19年(1930年),長沙至常德的公路開通,益陽作為重要中轉站,也分別在南北兩岸開通了客運和貨運業務,北站主要經營客運,位於乾元街上首,站房面積140平方米。此圖即為汽車北站。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當年的資江一橋通車典禮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當年的交通樞紐——大渡口碼頭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當年的益陽茶廠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當年的益陽劇院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當年的益陽公交車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那時候,17層高的益陽大廈是益陽第一棟高層建築,被稱為“湘北第一樓”。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那時候,益陽老火車站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那時候,秀峰公園

下圖為:現資陽步行街中段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下圖為:原橋南汽車站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下圖為:益陽劇院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下圖為:秀峰劇院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下圖為:益陽市第一中學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益陽老照片:資江一橋,大渡口碼頭,茶廠,益陽劇院,老火車站

還記得以前的秀峰公園嗎

本文配圖均為網上轉載,感謝每位提供珍貴影像的作者,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追溯原作者, 如來源標註有誤或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將及時予以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