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央視再出手,拍了部紀錄片——《人生第一次》


現已播出六集,拿下9.2分。


內容如標題,記錄了我們從出生到死亡經歷的許多個“第一次”,選取12個對我們重要的人生時刻。


比如第一次睜眼看這個世界、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班、第一次和心愛的人步入婚姻......呈現了屬於國人的“人生圖鑑”。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製作團隊老熟人了,總導演秦博,上一部作品是讓人掉了很多次眼淚的《人世間》


他的紀錄片講述的都是人生百態,這些普通的面孔在導演的手下呈現的無比令人動容,但又感動地恰到好處,不會過於煽情。


拍攝對象都是普普通通的人,能自然地引起觀眾的共鳴,或者在其中看到熟悉的身影。


記憶深刻的是第三集,彈幕飄來一句:站在第x列第x排的是我男朋友


這句話一下子打破了屏幕的界限。


是的,這是屬於我們所有人的“人生第一次”。


第一次、唯一一次的出生。


拍攝的是忙碌婦產科的景象,疲憊痛苦的產婦、焦慮的親人、奔走的醫護人員。


生孩子之痛苦不必多說,不親自生一個都沒法代替孕婦發言。


男性或許還要通過機器來幻想感受產婦的痛苦,總的來說心裡負擔小,畢竟他們不用生孩子。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當然,有嘗試理解的心還是不錯的


但是,作為女性,對於生產的疼痛是更加“熟悉”和“具象化”的、能夠喚起真實的同感與恐懼,是未來可能會面對的疼痛。


本人作為超級怕痛,痛點超低,且自小被大人“嚇唬”生育之痛的人,點開這集心是直哆嗦的。


一邊嚇得直哆嗦一邊為這些產婦的遭遇揪心。


真的想感嘆一句:每個媽媽都是勇士。


紀錄片裡講到了無痛分娩,有無痛就不痛了嗎?不是的。

一位臨產的孕婦,嚷著疼地要打無痛。


然而醫生說要開到二指,她才能打無痛,所以她需要獨自捱過這陣痛。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陣痛持續兩個小時,產婦情緒變化從捶牆、默默流淚、再到後來的麻木發抖,被疼痛折磨地越發虛弱。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終於等到上無痛,然而這麻醉針一出現我就冒冷汗了。


這麼粗的穿刺針需要要穿過產婦腰部的脊椎孔。


——這是最痛的一針。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然而客觀來說,無痛還是相對好受點、術後好修復的方式了,但普及率還很低。


紀錄片中還有因為各種原因只能剖腹產的,這位產婦就是為了避免寶寶被感染只得選擇剖腹產。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她們遭了那麼多罪,就是為了寶寶的健康,為了順利地見到孩子。


痛了那麼久,當見到寶寶的一刻,大家都興奮地難以言喻。


新媽媽痛出的淚水還沒擦乾,就笑著抱著寶寶拍下第一張合照: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第一次上學。


這裡同樣有很多淚水。


孩子們第一次上幼兒園,狀況多多。


開學前,大人們費盡心思給孩子念可愛的繪本,比如《幼兒園是個好地方》、《幼兒園裡我不哭》、《幼兒園裡不用媽媽陪》......


然而現實中卻是這樣的。


開學第一天,每個幼兒園都上演著“生離死別”。


孩子們不願離開媽媽,哭得撕心裂肺。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這邊的媽媽同樣也不好受,在窗外擔心孩子。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當然,還有更頭疼的老師和護工,需要對付那麼多性格各異的人類幼崽。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其中有哭得滿臉都是、找爸找媽的: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有性格桀驁不羈的,像弟弟這個白眼就很有靈性: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還有一些淨愛瞎說大實話的:


——“你覺得老師怎麼樣?”


——“很好,都不錯,都蠻兇的。”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不過,孩子的適應性很強。


很快小哭包就會變成小調皮,他們會在在幼兒園交到“永遠最好的”朋友,大班的就已經能照顧小班的弟弟妹妹,然後再升上小學,這樣一步步走出襁褓。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像一個小朋友說的“你就大步地往前走”


走著走著,就超出了父母的想象。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當然,除了這些城市的面貌,紀錄片的拍攝群體還投向了一些不太被關注的人群。


第三集,長大,故事就放在了一個山村裡。


這裡孩子的父母可能多在外地打工,作為留守兒童他們的長大是默默的、悄悄的、所有事情都藏在心底。


負責這集的導演在一開始心急火燎,不知道怎麼下手去拍,這些孩子們在鏡頭前會不自覺地拘謹。


秦博說:這些娃娃有多大事都憋著,就像悶雷一樣,你不走進去不行。


於是,執行導演犧牲了一些拍攝時間,花了不少時間和這些孩子打成一片,最後才讓他們對著鏡頭打開心扉。


在這裡,孩子們情感表達的密碼是詩歌


如今,很多貧困山區特別開設了詩歌課——考試用不上,也加不了分的“雞肋”課程。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但是,詩歌對於這些早熟、懂事,將煩惱和孤獨藏在心裡的孩子,是很好的發洩口。


“像垃圾桶,像一封信,像橋樑,能夠將心思寄託在上面。”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孩子們在鏡頭前讀詩的畫面純粹又質樸,仔細聽,能聽出很多內在的心思。


其中有一首令我瞬間淚奔的小詩,是一個留守女童寫的,她在跟媽媽視頻通話的時候,一字一句唸了出來:

小鳥是大鳥的孩子

白雲是藍天的孩子

路燈是黑夜的孩子

母親去廣東的時候,我把我的鞋放在母親鞋的旁邊

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


詩唸完,鏡頭兩邊的母女都在互相注視著流淚。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孩子平時不好意思說的想念和不捨、委屈,都通過這首小詩傳達給了母親。


母女之間的表達有了更多的柔軟。


誠然,詩歌改變不了他們的人生,但或許會改變一個人。


小時候經歷的第一次,大多需要父母和老師的陪伴。


進入社會後,很多第一次就要靠自己站住腳跟。


第四集的《當兵》,第五集的《上班》,都是如此。


這兩集都選取了較為不同的人生剖面,一邊是選擇參軍的少年郎,另一邊是努力工作證明自己的殘疾人


《當兵》,新兵入伍、日常訓練、兄弟談心、授銜儀式,再到對於空降兵們最重要的人生第一次跳傘......這一個完整的過程下來,有汗水、有並肩作戰,最後看到新兵們光榮入伍的場面,讓人無法不激情澎湃。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上班》,殘疾人們從逼仄的小房間走出來,參與客服培訓,上崗,在雙十一這天奮戰到深夜,收穫他們的正常人生。


裡面有一句文案寫的很好:

他們面對客人繁瑣的問題,甚至還有謾罵,可是他們竟然有一些享受,因為這個時候,世界真的把他們當成了正常人,有情緒就在他們身上發,這比那種異樣目光下廉價的同情要高貴的多,他們和正常人的那道鴻溝消失了。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以上兩段故事,不刻意煽情,但就能用最真實的記錄讓人熱淚盈眶。


這就是組成我們唯一人生的每個“第一次”的力量。


那些經歷過的,正在經歷的,未經歷過的第一次......


那些憧憬已久的,甚至意想不到的第一次......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這些“第一次”不止在紀錄片中,也乖乖地變成一個小盒子放在你的世界裡。


形形色色,每個盒子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這個或者拆開那個。


這些新鮮的體驗在等著你打開。


豆瓣評分9.2,這才是屬於我們的人生圖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