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藍天白雲有什麼技巧嗎?你看到什麼樣的藍天白雲,你才會拍呢?

攝影不是師


拍攝藍天,白雲,必須是有美好的天空,昨天我用手機拍攝的唐山藍天白雲就挺不錯的。











用戶106723512672


1、順光拍攝

如果你想拍攝天空作為背景,同時天空拍出來是是藍藍的,那麼就一定要調好拍攝的位置。

藍天必須選擇順光拍攝,就是拍攝時人背向太陽,拍攝對象須在順光下的。

你可以做個實驗,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分別拍攝順、側、逆光光位下的三張天空,對比一下,肯定是順光那張最藍。

需要留意的是,順光拍攝可能會讓身邊、身後的物體投影進入畫面。這種投影非常不自然,應該極力避免。

2、控制曝光

天空的亮度總是比地面景物要高,畫面存在相當程度的光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精確控制曝光。

你可以在地面景物中選擇較亮處進行點測光,如淺色調的建築牆壁、馬路,被陽光照亮的地面等。這樣一般可以得到合適的曝光結果。

當地面景物的畫面比例較小,天空畫面比例較大時,可以進行平均測光。

此外,天空的亮度會影響色彩的飽和度——過曝的天空變成一片死白,就是最極端的例子。恰當調低一些曝光補償,會讓天空的色彩更漂亮。

我們可以嘗試 -1/3ev 到 -1ev,在兼顧地面景物亮度與細節的情況下讓天空達到最藍。

略微調低 ev,天空會更藍

拍藍天要儘量避開中午時分,一是這時候的光線接近頂光,很難找順光位,二是正午陽光猛烈,光差很大,讓人很難同時兼顧天空和地面。

如果天空和地面的光差真的很大,你也可以嘗試把地面景物剪影化,拍出來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最好的時間是日出和日落前後的兩小時,更加推薦是在日落前拍攝,這時是天空和景色光彩最美的時候。

3、地面景物

只拍攝藍天白雲,畫面總是比較乏味。即使天很藍,雲很白,也無濟於事。

而如果添加地面景物作為前景,能有效增加畫面趣味性。

花和樹,都是風光中非常適合的前景,可以讓花更嬌、樹更綠,讓天空顯得更藍。

利用對比色,高角度仰拍一些平凡小景物,你會有出乎意料的收穫。

你也可以嘗試利用道路添加引導線,將觀眾視線引向畫面遠方,增強縱深感與立體感。

需要注意的是,地面景物當然不是越多越好。

事實上,很多和天空有關的題材,如藍天白雲,日落等,都容易犯同樣的錯誤,那就是地面景物太多太亂。

4、終極必殺技—白平衡

關掉自動白平衡,使用預設的“鎢絲燈白平衡”。這一模式往往用於白熾燈照明環境,會大幅減少畫面的黃色調而增加藍色調。

用了鎢絲燈白平衡,即使是發白的逆光天空,也能拍得比阿凡達還要藍。

這一方法的副作用也很明顯。

白平衡,是作用於整個畫面的,不會影響天空而不影響地面;同時,整個畫面也會變得發暗,顏色比較不自然。

尤其畫面中有較大比例的地面景物,鎢絲燈白平衡可能會影響到畫面的整體效果。

這非常適合拍冷色調的畫面,把地面景物剪影化也是個不錯的處理辦法——黑色的物體,是不會受到色偏影響的!

5、使用偏振鏡

偏振鏡是拍攝藍天白雲的好幫手。

這玩意在順光逆光時效果可能不明顯,但在 90° 側光下是最有用的,扭一扭上圈找到使天空最藍的角度,就可以拍了。

另一種對藍天拍攝有用的濾鏡,是藍色漸變鏡。它的結構與中灰漸變鏡相似,區別在於它的漸層是藍色的。

把這玩意的漸層對準天空-地面的分界線,這樣不僅能讓天空變藍而不影響地面,還能把天空壓暗減小光差,真可謂一舉兩得。

使用藍色漸變鏡前後對比

當然,現在有很多後期軟件,可以把天空變得更藍,就看你會不會用啦!不過,謹記一點:前期更重要,後期要適度!





行攝孤狼


雨後荷花(未加濾鏡)

在藍天白雲的天空裡,不論是什麼時候,太陽處在何種位置,天空中總會有一塊區域的藍色飽和度為最大。如果說選景時正好是這塊區域或是有意識的選取這塊區域,那麼是非常容易拍出飽和度極佳的藍天白雲的。即使不用上偏光濾鏡(如手機相機),也容易達到預期效果的。


(手機相機)
二月(單反沒有用濾鏡)

那麼怎麼判斷選擇這片區域呢?有一個極其簡單有效的方法:平展伸出你的手掌並豎直大拇指,讓大拇指與其它四指成直角(90度)狀,將大拇指對著太陽,其餘手指所指的天空(以太陽為中心的360度範圍)就是(那個時候)天空中藍色飽和度最大的區域(這方法大多老玩家都知道的)。
雲狗狗(手機相機)


不論拍攝的是純粹的藍天白雲還是拍攝以地景物+藍天白雲作襯景的片子,大多情況下,藍天中的白雲多是高光點。因而在拍攝時應多以白雲的受光處做為曝光測光點(手機相機和單反的測光方法這兒就不展開了)。


清新的早晨(單反未用濾鏡)

田園(手機相機)



雲蝌蚪(手機相機+數碼變焦)

好在大多數的時候,在有藍天白雲的片子裡大多為順光或前側光,曝光組合還是容易處理的,加以適當的後期調整,拍出滿意的藍天白雲片子是不難的。
迎風起舞(單反未用濾鏡)



閒人小攝fjsm


雨後的藍天白雲是比較通透有質感的,或者是前幾天都是大雨,今天突然放晴,今天的藍天白雲通透有層次,而且運量也比較多,雲飄動的速度也不快。如果你想拍攝藍天白雲,就要選這樣的情況拍。

我建議你使用單反或者微單相機,用三腳架固定拍攝。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濾鏡gnd。下面這張照片就是連續幾天下雨,突然放晴帶來的老天白雲好天氣,通透率非常高,畫面比較潔淨。



Edi阿迪


拍攝藍天白雲,我更喜歡裸拍,就是不加任何濾鏡的拍攝,分享我的一點經驗如下:

1、使用最佳光圈拍攝,一般不論高檔、低檔鏡頭,在F8到F11光圈之間都是很棒的一個鏡頭素質區間,大部分情況下,光圈優先的AV模式足以應付。

渭河溼地,拍攝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渭河生態公園,上圖是數碼接片,具體設置參數如下:

廠商: RICOH IMAGING COMPANY, LTD.

型號: PENTAX K-1

後期暗房使用軟件: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Classic 8.1 (Windows)

拍攝日期 / 時間: 2018-06-10 18:58:52

曝光時間: 1/640 sec

曝光程序: Manual

曝光補償: 0.3 EV

光圈: F 8

最大光圈: F 1

ISO: ISO 500

閃光燈: Flash did not fire [off]

焦距: 28 mm

相當於35mm鏡頭: 28 mm

測光模式: Center weighted average

2、日出日落的天空,您最好使用M手動擋,這樣以太陽附近的天空以點測光的模式曝光,以獲取最佳的太陽細節,這時候確實需要ND減光鏡了,有了減光鏡你就可以得到很棒的暗部細節了,我懶,也沒有錢買減光鏡,更是為了省事,沒有使用任何濾鏡,回家後在暗房使用軟件增加暗部細節,差的地方就是暗部的噪點大一些,但是我好像喜歡噪點,您看呢?

渭河溼地晚霞,拍攝於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渭河生態公園,上圖是數碼接片,相機具體設置參數如下:

廠商: PENTAX

型號: PENTAX K-5

後期暗房使用的軟件: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6.6 (Windows)

拍攝日期 / 時間: 2016-07-07 20:00:01

曝光時間: 1/200 sec

曝光程序: Manual

曝光補償: 0 EV

光圈: F 8

最大光圈: F 1

ISO: ISO 200

閃光燈: Flash did not fire [off]

焦距: 24 mm

相當於35mm鏡頭: 36 mm

測光模式: Center weighted average

3、雖然有光影的藍天白雲是好的,但是不是全部哦,天氣差的情況下,你一樣可以創作,即突出形狀、線條等通過構圖的因素來表現主題。

黃河石門,拍攝於陝西省韓城市黃河岸邊。上圖是數碼接片,相機具體設置參數如下:

廠商: PENTAX

型號: PENTAX K-5

後期暗房使用的軟件: 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 5.0 (Windows)

拍攝的日期 / 時間: 2012-10-28 09:42:25

曝光時間: 1/100 sec

曝光程序: Manual

曝光補償: 0.3 EV

光圈: F 8

最大光圈: F 1

ISO: ISO 200

閃光燈: Flash did not fire [off]

焦距: 14 mm

相當於35mm鏡頭: 21 mm

測光模式: Multi-segment

總之,藍天白雲雖然好看、漂亮,但是你要表現的內容才是關鍵,你要表達的意思才是成功的最佳作品。


謝謝欣賞歡迎關注我的驪泉影像今日頭條!


宋渭濤驪泉影像


如何將藍天和白雲拍攝得更動人呢?其實,好像拍攝藍天白雲似乎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一、選擇天氣是最關鍵的。

這看似一句廢話,但確實重要。沒有好天氣,就不可能拍出美麗動人的藍天白雲。天氣一定要晴朗、清新和通透,視野要好,白雲要白得純淨,藍天要藍得透徹。季節不同,內陸和沿海、高山和平原、雲多雲少、有風無風等情形下的藍天白雲各有韻味,把握這些特點就能拍出不一樣的藍天白雲。

二、拍攝方向要掌握。

同樣是將鏡頭對準天空,但有的人拍出來的藍天白雲白不白、藍不藍的,原因就在於鏡頭對準的方向錯了。在拍攝藍天白雲時選擇順光或者側光,也就是沿著太陽照射的方向去拍攝,而不能逆著太陽光線的方向。

逆光時,如果要讓地面景物也清晰明亮,天空可能會曝光過度變得白花花一片,雖然也可以選擇調整曝光補償讓天空回覆細節,但這時地面就會變黑變暗或是變成剪影。所以,鏡頭要順著太陽光照射的方向拍,這樣整個一藍天白雲為主體的畫面會顯得清新明亮、色彩鮮明,這樣的藍天白雲才好看。

三、設定合適白平衡。

如果是手機,很多有AI模式,當手機對準天空會自動調整為藍天模式,直接拍攝就可以。相機的自動白平衡也能達到拍攝效果,但要想拍出特別的藍天白雲,建議自定義設置白平衡,可選擇日光模式。當然,後期通過PS等軟件,我們也可以調整白平衡。

四、選擇合適的鏡頭拍攝。

廣角、超廣角鏡頭拍攝藍天白雲是比較好的選擇,鏡頭的誇張效果能夠很好地突顯天空的遼闊、高遠、深邃的感覺,讓藍天白雲變得更加震撼人心。

五、如果可能,巧用濾鏡。

拍攝藍天白雲最常用到的是偏光鏡及漸變濾鏡。偏光鏡過濾掉天空的散射、漫反射光線,令藍天更藍,令白雲更白。而漸變濾鏡能更好的平衡畫面的光比,讓畫面更加柔和。

拍藍天白雲並不難,一定的技巧而已,即便是手機也能很好地拍出藍天白雲那醉人心扉的美,因為藍天本來藍啊、白雲本來就白啊,就像美女本來就美,拍起來還有多少難度呢?


愛拍照愛修圖


在秋高氣爽的季節拍出好看的藍天確實不算個難事,即使在經常霧霾的北方,秋季也會有不錯的藍天出現。至於怎樣拍得更好,我覺得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選好拍攝時間。除需要避開陰霾天氣之外,最好在一天中的早上或傍晚拍攝,避開中午陽光強烈的時間段。

2、控制好曝光。無論用什麼設備拍攝,曝光要控制適當。拍攝藍天白雲很容易高光過曝,防止過曝的方法就是測光區域位置要選擇正確,通常對面積較大的藍天進行測光,不要選擇地面暗部測光。過曝後的照片很難找回細節。

3、對焦需注意。拍攝天空的時候,如果僅僅對準藍天部分對焦,很容易迷焦,對不上,所以要找有對比反差的地方對焦,比如白雲邊緣、天際線、地面參照物等。

4、把控好構圖。如果為了突出天空,需要把藍天白雲部分作為主體,但也要有地面部分作為襯托,如果天空作為陪襯,就需要地面部分突出一些,可以參考三分法的構圖法則,調整天空與地面的構圖比例。如果照片中有山川、建築等元素,也可以恰當使用對角線構圖、曲線構圖、向心構圖等方式。如果有水面,可以使用對稱構圖等方法。靈活藉助環境因素使用不同構圖法則。



卷太郎攝影坊


如果是拍攝藍天白雲我會做以下幾件事情:

一是採取順光拍攝,順光拍攝有兩大優勢,一是藍天白雲的效果會更好,二是地面與天空的光差會更小,利於曝光控制。大家在拍藍天白雲的時候可以試一下,順光拍一張、側光拍一張、逆光拍一張,看看那張效果最好。

二是當你的畫面天空佔比很大時,你可以嘗試減0.5或者1檔曝光。因為天空太亮會影響到天空的飽和度,這樣畫面就會趨於平淡。如果稍微減一點曝光,藍天白雲的效果會更具明顯。

三是調整白平衡,大家可以手動設置白平衡,也可以使用相機內置的白平衡。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是用相機內置的“鎢絲燈白平衡”拍出來的,為畫面增加了很多藍調。

不過白平衡這個大家要慎用,因為他會直接作用整個畫面,讓整個畫面都呈現出藍調。如果你只想讓天空變藍,那麼這個方法你就要慎用了。

四是用濾鏡,我會用偏振鏡 (CPL),這東西能增強畫面的對比度、飽和度,同時消除畫面的炫光和反光。套上這玩意兒拍藍天白雲,藍天白雲的效果會更明顯。大家可以試一下的。

另外,還有一種濾鏡叫顏色漸變濾鏡,這東西用來拍攝藍天白雲效果也特別好,只是我沒用過這東西,這裡就不多說了,大家自己去了解一下。


攝影初級班


1.首先要用偏振鏡。這樣才能保證藍天更通透。同時可以降低藍天的亮度,與之與地面相匹配。

2 藍天的補色。也就是藍的補色是黃。你可以用山。建築物,皮膚的黃顏色。作為畫面兒的對稱色。更能突出藍天的顏色。

3 一定要有白雲,一定要有白雲!一定要有白雲。重要事情說三遍。有了白雲,整個畫面才層次豐富。

4 畫面中可以小面積的高反差色。比如說紅色。作為畫主題和主體。是整個視覺焦點,這樣照片才有靈魂。參考我的配圖中到紅色人物。

5 藍天很空曠。除了雲之外可以用樹枝,電線杆。建築物等作為前景。整個畫面就有了更深的層次。

6 我說的這些都在我下面的配圖中。請參考。











不那麼正經的導演


首先建議用偏光鏡 及減光鏡或漸變灰鏡,偏光鏡可以去掉雜光 讓照片保持色彩高濃度,而使照片中的雲更有立體感,減光鏡可以減少光線進入,避免光線強時拍攝出現過爆情況。

調節適當的白平衡,由於我們拍的是藍天白雲,我們必須掌握準確的照片色彩,拍攝時要留意色溫,一般單反相機設置成 日光 白平衡,可使照片接近原色,使藍天白雲色彩更加自然漂亮。

順光拍攝,選擇合適的時間及拍攝方向,最好是順光拍攝,最後就是強大的後期處理,一般最基本的是,調亮度 對比 飽和度 銳度 。

掌握好以上技巧再加以聯繫構圖技巧,就能拍出賞心悅目的藍天白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