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看得太重要的老人是怎麼想的?

用戶cuq奮鬥路上


老人把錢看的很重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國家的養老政策,覆蓋不全面。靠退休金或底保生活的人。只有出項,進項就那麼點,所以平時能省則省,能攢就攢,以防遇到疾病,或天災人禍。更最要的一點,子女們對老人贍養的天職,隨著社會逐漸西化,已漸漸談漠。老人成了年輕人幸福生活的累贅,他們就是看到父母生活不如人意,只要餓不死,就心安理得。老人的生活根本提不到什麼質量。舊社會對老人的贍養,滿足老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是天經地義的事,做的不好有人管,有人說。所以那個時期,就是自已吃點苦,也要儘量滿足老人。現在,正好相反,大多數年輕人的生活都比老人要好。而且就是再貧,再苦,老人平日沒有過不去的坎,是不會對子女提什麼要求的。現在有孝心的年輕人,也大有人在,但他們的生活各方面都遠遠高於父母。試想,有哪些被子女贍養的老人,有多少生活比子女還要富足的呢?父母的財產是子女的,子女的財產,有多少是父母的呢?你覺得常給父母錢,他們愛財如命,一進他們的口袋,只能有進無出。但不管他們有多少,最後還不是子女的嗎?

把錢看的不重要的老人也不少,他們不是本身就是富豪,就是子女家緾萬貫,還有國家高級人員,高管。錢對他們來說,可能不值一提。但佔大多數老百姓的老人,他們不可能把錢看的不重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對國家養老沒信心,對子女贍養更沒底,所以錢就成了老人自我養老的保障,成了他心中一等一的大事。


用戶3200239955795


我爺爺奶奶(省城人士)就是這樣的人吧(由於當時條件有限,我父親被“送與”鄉下朋友撫養)。

給我的感覺,他們非常看重個人利益,血緣親情得靠邊站,不論是對我們還是對省城的叔叔伯伯姑姑。

最讓人無法理解、不可忍受的是,家裡準備買房,經濟能力不太能支持,奶奶主動要求幫忙,但有個條件,必須以銀行貸款利率支付利息……

我們可以分析這類人的心態。

首先普遍存在一種不願麻煩別人,也不要別人麻煩自己的心理。這種心理的形成,應該與城裡人街坊鄰里關係的淡化有關。

至於你說的那位老人,我估計也有類似的心理。

如果這種心理並非一開始就有,我琢磨著,應該是受了某種刺激,比如如今動輒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高額醫療費用,以及後事費用的高漲。

有此焦慮,應該與主動放棄依靠(不願給兒女添麻煩)或者是沒有依靠(兒女不管)有關。當一個人沒有精神上的依靠時,他會從其他方面尋找“擁有”,比如物質上。

我想可能是這樣,謝謝。

祝好運平安。


綠雲天外


把錢看得很重的老人,一是愚蠢至極,二是認為錢就是一切,錢就是命,三是不論老伴,孩子包括自己一律小氣,一分一釐都要存銀行,錢生錢是他一輩子的快樂。不懂得錢不化便是紙!悲,我小舅便是一個,超市只要不打折,堅決不買,寧可與老婆長期冷戰,也決不會放棄撐握金錢的權力!人生土己埋上肩,心臟病,癌,渾身是病。就是愛錢,還是個大學教授。暈!


康樂舅


無論男人女人還是老人 ,把錢看重就對了,因為人生需要錢,因為沒有錢就不行。

我不理解你這句話的意思,難道你不看重人民幣嗎?還是在你認為,老人應還把錢交給兒孫管理。

我有病住了一個月的醫院,我住的是一個大病房,六個人一間,有兩個病人很可憐。

他們都有勞保,工資也都不低,由於把工資卡交給了兒子,兒媳婦拿過去以後,就不管老人了。

還有一個老者也是,工資卡給了小兒子,小兒子吃喝嫖賭,不務正業,他住院了還需要大兒子伺候,大兒子沒有得到老人的養老金,還要照顧伺候養著老人,老大的心裡極不舒服,整天的嘮叨滿腹。

病房裡得出一個真理,老年人必須要把好自己的血汗錢。

老年人能夠看重錢,說明身體健康,還沒有小腦萎縮,還沒有糊塗到連錢都不要了!



居安思危164299745


確實,有的老人的確把錢看得很重,但老人的這個做法作為子女是應該理解的,首先作為老年人,自己沒有多少生活來源,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障還不是很到位,他們必須節衣縮食,以備不時之需。要知道在這個社會上如果離開了錢,不能說無法生存,也不會生存的很好,特別是作為老年人,自己本身就行動不便,也會經常得一些頭疼腦熱,都得麻煩別人,如果自己兜裡沒有錢,他們說話好像就不好使,至少說老人是這麼想的,即便是子女對自己再孝敬,他們也不願意輕易去麻煩別人。

另外,老年人把錢看得很重,還有一種想法,那就是錢只有在自己的手裡,自己說話才能夠有底氣,即使說老人明知道自己花不了這麼多的錢,自己在世的時候,也不喜歡把錢先分給別人,因為那樣的話自己說話就沒有力度了,所以,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錢只有掌握在自己的手裡,才能發揮錢的作用。

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作為子女對老人的這種做法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不要為難他們,大家說是吧。


驕然


有些年輕人,說老年人為什麼喜歡錢,我想告訴他,老年人大都生活在物質極度缺乏,的年代,一生過慣了勤儉持家,吃苦耐勞,的生活習慣,現在物質豐富了,可一生養成的習慣,改不了,年老體弱,害怕老了以後沒人管,缺乏安全感,以後有病養老不拖累兒女,自己捨不得花,留著都給了兒女,這是老年人愛錢,不捨得花錢的主要原因,不是老年人喜歡錢,錢是個好東西,喜歡錢的不只是老年人,相比年輕人更喜歡錢,要不怎麼滋生出那麼多的啃老族,年輕人應該理解父母的苦衷,而不是嘲笑,誰都有老的一天,到時你自然明白。



美麗草原石平


那個老人不把錢看得重?他們是受苦最多的那代人,節儉已經成習慣了



燕燕99516


不管怎樣想,老人把錢看得重都不過份。為什麼呢,因為以前有的苦怕了,沒得吃,沒得穿,雖然己經條件更好。但有錢還是捨不得花。不象現在年青人那樣亂花錢。何況現在的年青人大部份肯老,沒吃過多少苦,讓老人多麼的無奈。老人自己省吃儉用。以奮不知之希。現在年輕人靠不助。萬一有任何病痛,只有靠自己。記得以前同病房有個人,住一個禮拜沒查出什麼病來,只有含淚出院。因為以前掙的錢都被兒子花了,帶著女兒滿著老公給的6千元從別的醫院轉院過來。一個禮拜花了,只好出院真的可憐。有無奈。


祥英41個一


把錢看得太重的老人,一是,過去受苦受慣了,一輩子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有了些積蓄也捨不得花,等兒孫們以後需要用錢的時候就可以拿些出來應急用。二是,給自己留一些買棺材的錢,窩窩囊囊活了一輩子,死了也要風光些,不能叫活人們和小鬼們都笑話自己。三是,留些壓箱底的錢,心裡就輕鬆些,吃些好的穿些好的也捨得了,心情好了身體也好了,兒孫們都高興了,家合萬事興,一家人更陽光團結了,社會更和諧了。


十里梅花香


因為隨著年齡上去,老人沒有賺錢的精力了,身體零部件都老化了需要修理了,而修理就需要錢,與其資金不夠用開口向小輩討,不如抓住自己的錢袋子,自有自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