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更喜歡人才還是奴才?

司徒少雄


我們部門有個人,特別得領導寵。在其他人看來,他就是一個特別會阿諛奉承的人。

我們給他的評價就是:不做實事,唯一的工作就是捧好領導。

可就是這樣一個在員工群體裡很不屑與之為伍的人,卻能夠得到領導的賞識。

不論幹什麼,也不論去哪裡,領導總是喜歡帶上他。用領導自己的話來說,他就是會讀心術,能夠知道領導想要的是什麼。

舉一個他討好領導的例子吧。

我們有一次開部門會議。領導要做PPT演示。

公司配備的激光筆,領導用了一會覺得不好用。於是發了一句牢騷:以後讓公司採購好一點的,這個不行。

PPT演示也就不到十分鐘。領導說這句話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一大半。所有人都沒在意,只想著下次換一個就好。

可是,他不一樣,他悶聲不響地快速走出了會議室,等他快速回來的時候,手裡多了一個激光筆。

他把激光筆遞給了領導,然後說:領導,試試這個,是我自己買的,手感好些。

顯然,對於這個畫面,另外幾個同事和我有一樣的想法,太狗腿了。典型的圍著領導轉的一個“小奴才”。

類似的畫面,已經出現了不止一次。比如聚餐,他會直接說,領導吃得淡,這個菜就留給領導了。於是,大家都不想動筷子了。

所以,領導是喜歡“奴才”的對吧。

或許,也不一定。

公司有一次,決定選拔一批有能力的人,進行集中培訓,作為管理層接班人來培養。

在我們以為部門人選毫無懸念會是他時,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領導把名額給了另外一個老老實實做工作的人。

我們一開始非常不解。那個好好做工作的,工作確實做得不錯,一個人可以頂三個人用。可是, 卻不像那個得寵的員工那樣,喜歡捧著領導玩。

不過後來也就理解了。

“奴才”再好,也缺不得老老實實做事的“人才”。

沒有人做事,全部都是吹噓的人,領導的位置又怎麼能夠保得住?公司上層是看產出的,作為領導沒有產出,哪能說得過去。

從這個層面說,領導肯定是喜歡人才的。

可為什麼“奴才”依舊能夠得寵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人才不是全才。

要有人做事,也要有人能協調各方關係,在公司上層那邊,能夠起到裝點門面的作用。

工作要做,可如果做了事,但別人不知道你的付出,那也是不行的。也就是要會做事,也要會表現。

當人才只會做事不會表現的時候,就必須要有人能夠撐起“表現”這一面。這也是“奴才”能夠存在的原因。

能當領導,一定都有過人之處。如果這點局面都看不清,只是被那些奴才圍著團團轉,最終只會把自己壞了。

顯然,領導是深刻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所以,當出現需要用到“人才”的時候,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將他們推出去,而不會依舊讓“奴才”得勢。

如果出現一個全才,能夠兼顧到方方面面,那必然是好的,可這種人,真的少之又少。既然如此,那就“各取所需”吧。

需要“奴才”的時候,就是奴才。需要“人才”的時候,就是人才。

其實對領導而言,或許並不是這麼區分的。因為,如何用好一個人的長處,本就是領導所擅長的。

不論是“奴才”還是“人才”,本質上都是在用他們各自的長處。

我是@次等大叔,豆瓣讀書認證作者。著有《從零開始學招聘》,合著《HR軟實力》,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10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擅長生涯諮詢、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我所看到的,現在多數領導都喜歡奴才,如我單位的近兩任領導,對整天提包端茶,點頭哈腰的,就提拔重用,對業務能力強的則不但不能重用,還對不聽領導瞎指揮的,和對領導提了意見的,卻極力打壓,在任職資格評定時,儘管你業務能力再強,堅決不用,一天業務沒幹過,只要馬屁拍得響,則必須重用。


用戶481802770182


當然是奴才,換位思考一下便知,人才大都能力強,敢作為,敢創新,很有個性,辦起事來未必是領導的意思,也不是那麼好管理的,更有甚者桀驁不馴,看不起領導。奴才就不一樣了,現在社會奴才往往情商很高,辦事也能按照要求完成,還不給自己惹事兒。


愛吃餅乾的小熊傑里米


牛皮砰砰響,馬屁噴噴香。

奴才多犯賤,小丑愛跳梁。

黑白全顛倒,是非皆不講,

正邪都忘了,善惡管他娘。

上下竄的歡,左右好奔忙。

方為牆頭草,又作中山狼。

寡廉亦鮮恥,飯袋兼酒囊。

活的像條蛆,不如做狗糧。



趙國退堂鼓表演藝術家


領導喜歡什麼人不是靠猜的,根據接觸過的身價過億的老闆們和官方人士後,才可以有明確的認識。

領導喜歡什麼樣的手下,不外乎以下幾個特質:

第一個 信得過:信任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這個,職場和社會都混不好。做企業和做人,信字打頭,一帆風順。

第二個 乾的好:能力是第二位的,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活兒要幹漂亮,沒有能力,再相信也只是朋友,做不了夥計。

第三個 拿的住:領導控制不了你,只是階段性使用,遲早不會用你,因為臥榻之側,怎能安置叵測之人。

第四個 玩的嗨:領導也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空間,能夠融入他們的生活,讓領導高興,這也會得到領導的喜愛。

重新回到問題本身,究竟是喜歡奴才還是人才?

這話把多元世界直接割接為非黑即白,是極為不妥的。

人才是幹得好,有個性不易控制,是領導的檯面,領導不用這些人搞不成事。

奴才是信得過,拿的住,玩的嗨,是領導的板凳腿,離開他們領導打小報告、溜鬚拍馬、鞍前馬後,領導的日子索然無味。

民國悲劇人物,東北軍二號人物楊宇霆,在張作霖活著的時候,能拿的住他,這個“人才”俯首帖耳。

張學良接棒後,他這個人才盛氣凌人,最終被少帥擊斃在老虎廳。

所以,最終領導最喜歡的是人才+奴才!就是具備人才的能力,又有奴才的忠心,這種人才是領導的最愛。比如乾隆和和珅的故事。

人才都是千里馬,可遇不可求,在沒有人才前,領導必須靠奴才活著,日子才會有滋有味![玫瑰]




升職樂


中國人的思維就是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前呼後擁,一呼百應,千應,萬應。持才自傲,目空一切。不被人看中


福星居士


人民當家做主領導只能選擇人才,因為他不選擇人才人民會讓他下課,反之只會選奴才,因為人性的弱點,和領導素質無關。很簡單的比方:人才能平均給所有人加一的幸福感,領導也沒有例外,而奴才可以給領導加幾十甚至上百的幸福感,你說你要是領導,怎麼選?只有人民決定領導的位置的領導,才可能選人才而不是奴才,。


靜觀風雨昕濤聲


反正我個認為,很多的領導喜歡的是奴才,而非人才。如果你是人才,他會怕你超越他,使他遜色,所以,他會百般打壓,而不會輕易給你出認之機。當然,好的領導是有的,看你有沒有幸運遇見。如果遇見,你要珍惜機會,讓自己的才華真正發揮出來,為國為民服務。


善小而為之


取決於領導水平,聰明領導寧要個工作能力強,不要一副奴才相的,寧要個栽刺的,不要種花的,寧要個罵孃的,不要馬屁精。知人善用是領導的基本方略。.


知足常樂85676078


看什麼領導啊如果領導是奴才它肯定喜歡奴才啊,如果領導是人才那她就喜歡人才,你千萬別覺得人才會喜歡奴才或者奴才會喜歡人才不是一個物種,就像貓不會喜歡狗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