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扣留運往瑞士的醫療防護物資車輛,這說明了什麼?

城市與百態


正常,夫妻大難領頭還各自飛呢。何況還是兩個國家,再說瑞士是中立國,與德國關係貿易往來都一般,瑞士還不是歐盟成員國。最關鍵瑞士是內陸國,80%海外貿易都得通過德國港口輸入,所以在德國看來,薅把羊毛很正常。而在德國看來這和搶劫差不多。

由於瑞士本身根本已經不生產任何醫療設備,這次委託一家德國公司從中國進口24萬套口罩,但在德國港口被截胡,引發瑞士召見德國大使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但德國也是振振有詞,德國外交部發布聲明稱:“禁止向國外出口醫療防護用品(口罩、手套、防護服等),國際援助任務除外。但瑞士衛生部駁斥道:這是瑞士政府正常貿易,不是從德國政府購買,沒有違法德國法令,瑞士的內心臺詞是:拿了就拿了,銀子還我就行。這不明搶嗎?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患難見真情,何況還沒有啥交情。不僅如此,瑞士經濟部發言人表示,其已掌握有多輛運輸口罩的貨車被德方扣留的信息。看來德國這樣的缺德事沒少幹。而其中內在含義就十分豐富了。全球化的年代的正常情況下,經濟互補彼此往來。你生產你擅長商品。我生產我擅長的商品,大家自由貿易。你好我好大家好,但意外一旦發生。如戰爭,大規模傳染病,一國閉關鎖國,勢必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某些國家的貿易連接不上,大國還好說,有體力,有財力,小國抗擊能力低下,自然負擔不起,瑞士還是有錢的,都受到“傷害”又其他國家呢?歐盟成立恰恰是為為了抱團取暖。

瑞士雖然有最賺錢的醫藥公司,但他不生產只研發,依靠專利技術賺取鉅額利潤,而對中低端產品更是不屑一顧。放棄製造業,這是發達國家的通病,在非常情況下。自然造成貨品短缺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甚至還被搶,瑞士遭遇值得同情,但不值得“可憐”。進一步來說,就是既然瑞士選擇孤立,就要坦然面對孤立的一切後果,孤立的好處你不拒絕,孤立的壞處你也必須要承擔,好事不能你一個人都佔了,可以說,這個啞巴虧瑞士必須吃下去。

特殊時期人性使然,更何況事關一個國家的利益,德國的行為不合法但合理,最後不管德國如何處理,得罪瑞士這是肯定的,但瑞士也只有捏著鼻子認了。這實際就看出發達國家當年鼓吹貿易全球化的真實所在,所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放棄製造業,這是立國之本。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