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拉喀什河是和田地區著名的風景區,景區內有烏魯瓦提風景區和喀拉喀什河等風格多樣的十景組成。風景區內既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又有瑰麗的自然風光,既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又有豐富而珍貴的物產,既有神秘的長壽文化,又有讓人嚮往的紅色旅遊,是獨具和田特色的旅遊勝地。

喀河第一景:佛教聖地牛頭山。牛頭山是于闐著名的佛教聖地,在中原佛教徒的心目中佔有崇高的地位。牛頭山的名字與形象屢見於漢文史籍、漢譯佛經、敦煌遺書乃至敦煌壁畫,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有記載,古時因此山有兩角突起,狀如牛頭上的雙角,故稱牛頭山,或牛角山。牛頭山地處喀拉喀什河北岸,山體為砂礫岩結構,陡崖奇絕,山勢磷峋。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二景:喀拉喀什河渠首。景區以渠首工程為主體形成景觀建築群,水池、曲橋、亭閣、樓臺錯落有致,渠、池、路邊綠樹成陰,鳥語花香。此外,東岸山頭有古寺廟遺址,西岸有王蔚紀念碑和紀念館。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三景:石頭村。朗如鄉石頭村位於喀拉喀什河畔,石頭村境內的地下以及河床裡埋藏著數不清的歷經億年的各類石種,這些石頭玲瓏剔透,佝僂扭曲,形態各異的各類奇石,美玉,為喜愛石頭的人們提供了“天然採石場”。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四景:杏花村。據《山海經穆天子傳》所記載的胡杏溝既是該村,村裡達300年以上的古杏樹有500餘棵,每年的3、4月份杏花遍野,芳香四溢。陽春時節,杏花怒放,杏林飛霞,整個村莊都會“淹沒”在杏花香雨中。“重重疊疊山、曲曲折折路,咚咚叮叮泉,高高下下樹。”借用清代詩人俞樾這首詩來形容杏花村應該是最好的註解。我國各地有80多處取名為“杏花村”的地方,這裡便是其中之一。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五景:萬卷崖。出朗如鄉後便可看到喀河西岸一座河堤,岸邊是峻峭挺拔的巖崖,呈暗紅色,遠看像是萬卷未曾翻閱的書,在朝霞和晚霞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壯觀。在這一卷卷未曾翻閱的書卷中,我們彷彿看到了周穆王、釋迦摩尼、老子、法顯、玄奘、宋雲、傳絲公主、李天王向我們走來,彷彿看到興起於和田的佛教、道教正在述說著它往日的輝煌,彷彿看到玉石之路、絲綢之路正在當今中國和世界再現往日的繁榮。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六景:桃花村。桃花村有村民900餘人,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村中有五棵唐代所植的古核桃樹,至今仍充滿生機。該村外觀地勢險要,內看風景優美,99座山頭折拐出36道彎的一條山路是外界通往村裡的唯一道路,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整個村子依山而建,背山面水,從高處俯瞰村莊,錯落有致,一座座古樸的小院在綠蔭間被細風一吹若隱若現,每到桃花盛開時節,村裡是花團錦簇,更是演繹人間仙境世外桃源的傳說。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七景:四季湖。“春來麗水碧,夏來白魚躍,秋水暢悠悠,冬日映山斜”,四季湖風姿迷人而浪漫。泛舟湖中,只見一湖綠水半山倒影,充滿詩情畫意;環顧四周,千山聳立,俯視水中,倒影慢移,放眼遠望,碧樹沿山漫步去,人面桃花水映紅,可謂“三月漂著桃紅去 , 五月載著麥香走,八月馱著瓜果歸”。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八景:中國的尼羅河——喀拉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源於和田市南部喀喇崑崙山北坡,河長509公里。在烏魯瓦提水庫壩頂上往下看,喀河“綠水荒山”的景色,顯得個性十足,讓人感到震撼。有人說,喀拉喀什河就是一條中國的尼羅河,向世人訴說著于闐古國的歷史。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九景:象鼻山。在烏魯瓦提水庫下,喀拉喀什河西岸約10公里處,有個酷似桂林象鼻山的象鼻洞橫亙在公路上。象鼻山背靠的岩石如刀劈斧削般筆直陡峭,好似天空垂下的大幕布,很像狼牙山。象鼻洞下是喀河,長年的河水沖刷形成了三個小島,小島上的石頭仔細看很多都像動物,臥在象鼻下,安逸的神態,彷彿是在享受大象鼻子噴水的沐浴。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喀河第十景:烏魯瓦提風景區。風景區內水庫大壩南頭有幾個小島,其上是灰鶴、野鴨、大雁等飛禽的樂園;四周被幹燥剝蝕的低山環繞,高峻挺拔,生態奇異;遠觀“銀裝素裹原馳臘象”莽莽崑崙的風姿,近看藍色的湖水,水清浪靜,湖光倒影,景色十分秀麗,好似荒山禿嶺中的綠珍珠,是夏季避暑、游泳、划船及觀光旅遊的好去處。

和田瑰麗的自然風光—喀拉喀什河風景區

 好客和田歡迎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