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羅斯福到底有多厲害?

一瞸書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曆史上首位連任四屆的總統。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於1882年1月30日出生在紐約,其父母都是美國上層人士。羅斯福5歲時跟隨父親去見當時的總統克利夫蘭,總統曾給他一個奇怪的祝願:“祈求上帝永遠不要讓你當美國總統。”

羅斯福上學時代已經表現出出色的組織和辯論能力。他讀書多,見識廣,文質彬彬,酷愛體育,擅長網球、高爾夫球,愛好騎馬和駕駛帆船。當時,格羅頓公學橄攬球盛行,他就主動組織了拉拉隊,當管理員。他擅長辯論,是“辯論學會”會員,在格羅頓中學他的成績優良,給人的印象是用討好人的辦法來加強自己的地位。

1913年,威爾遜總統任命他為海軍助理部長,他在任7年表現傑出,主張建設“強大而有作戰能力的海軍”,富蘭克林·羅斯福在海軍中建立了貫穿其一生的影響。1919年,富蘭克林·羅斯福為威爾遜的國際聯盟計劃奔走遊說,結果導致1920年競選副總統失敗。雖然此次競選失敗了,但他的作為政治新星的光芒卻未曾削減。此後,羅斯福出任馬里蘭信用與儲蓄公司的副董事長,同時又重操律師業。此外,富蘭克林·羅斯福還從事各種商業冒險活動。

在富蘭克林·羅斯福首次履任總統的1933年初正值經濟大蕭條的風暴席捲美國的時候,到處是失業、破產、倒閉、暴跌,到處可見美國的痛苦、恐懼和絕望。富蘭克林·羅斯福卻表現出一種壓倒一切的自信,新總統的決心和輕鬆愉快的樂觀態度,“點燃了舉國同心同德的新精神之火”。提出了旨在實現國家復興和對外睦鄰友好的施政方針。羅斯福入住白宮後,對內積極推行以救濟、改革和復興為主要內容的“羅斯福新政”。“新政”拋棄了傳統的自由放任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實行赤字財政,大力發展公共事業來刺激經濟。為了推行新政,羅斯福將一批具有自由主義色彩的律師、專家與學者組成智囊團,徵詢方針政策問題;通過"爐邊談話"方式,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繫,與反對新政的最高法院進行堅決的鬥爭併成功地改組最高法院。

1940年總統競選初期,羅斯福的全部精力集中在擴軍備戰方面,在羅斯福的影響下,國會批准陸海軍的擴充,伯克一沃茲沃思選徵兵役法得到通過。9月2日,羅斯福與英國簽署協定,將50艘驅逐艦轉讓給英國,英國則將部分海軍基地租借給美國。此項協定意味著正式中立的結束,標誌著美國有限參戰的開始。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之後,羅斯福譴責德國的侵略,宣佈美國將援助蘇聯。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紐芬蘭舉行會談並發表《大西洋憲章》。該憲章宣稱美國和英國不追求領土擴張,也不願有違背有關民族意願的領土變更,尊重各民族選擇其政府形式的權利。

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和英國向日本宣戰。次日,德國和意大利則向美國宣戰。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了贏得戰爭,羅斯福下令實施戰爭動員和改組軍隊指揮機構。戰爭結束前,美國武裝部隊員額達到1514萬餘人,其中陸軍1042萬人,陸軍航空隊230萬人(飛機7萬餘架),海軍388萬餘人(艦船4500艘),海軍陸戰隊59萬餘人,海岸警備隊24萬餘人。1941年6月成立的科學研究與發展局主管國防科技研究。

羅斯福在20世紀四十年代喚醒了美國對外干涉主義,同時他決定在二戰後建立一個維持世界和平的組織——聯合國。

1942年元旦,在羅斯福的倡導下,美(羅斯福)英(丘吉爾)蘇(李維諾夫)中(宋子文)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共同宣言》,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值得提出的是,在簽字的時候,中國以“四大國”之一的身份簽字,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

1944年11月17日,羅斯福再次以53%的得票率第四次當選為美國總統。1944年他召開了一系列會議,在財政、貿易、食品和農業等領域實行比較開放的政策。總之,他看住了美國,他是唯一能夠阻止美國重犯孤立主義錯誤的人。

羅斯福是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名。富蘭克林·羅斯福無疑是一個時代的偉人,但又是一個執著地追求美國現實利益的總統,他的行為方式更多地體現出了實用主義的傾向。正是這種不拘泥於教條理論的務實態度,才使羅斯福在內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也因為有富蘭克林才促使美國抓了二戰的機會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刺蝟的vlog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曆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的總統,更何況他是一名殘疾人。

渡過經濟危機

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推行了新政,提供了就業就和復甦經濟把美國從經濟危機的深淵之中挽救了出來。

羅斯福的總統競選是在美國金融危機的背景之下進行的,羅斯福在演講中提出了實行新政和振興經濟的綱領,這使得羅斯福獲得了大量的群眾擁護者,最終他走上了總統的位置,而最後他也確確實實是履行了他演講時立下的承諾,將美國從經濟大危機中拉了出來。

引領二戰勝利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珍珠港事件爆發,羅斯福正確地做出了對峙宣戰的選擇,並引進了價格管制,羅斯福引領的美國在戰爭之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二戰期間,同盟國逐漸扭轉局勢後,羅斯福又塑造了戰後世界秩序。後來在美國的協助下,盟軍擊敗了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羅斯福總統功不可沒。

後世的評價

他還曾宣佈了思想人類的基本自由,分別是表達意見的自由、崇拜的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免除恐懼的自由,這四項自由被認為是關於美國人民準備為之奮鬥的原則的最簡要聲明。

作為政治家,羅斯福在美國曆史上是非常受人尊重的,他無疑是一個時代的偉人,但又是一個執著追求美國現實利益的總統,他的行政舉措體現了實用主義的傾向。


鼠疫世界史


在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期間,羅斯福[1]推行新政以提供失業救濟與復甦經濟,併成立眾多機構來改革經濟和銀行體系,從經濟危機的深淵中挽救了美國,他所發起的一些計劃仍繼續在國家的商貿中扮演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在其任內設立的一些制度仍然保留至今。羅斯福曾促成了政黨重組,他與其妻埃莉諾·羅斯福是美國現代自由主義的典範。

羅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盟國陣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41年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力主對日本宣戰,並引進了價格管制和配給。羅斯福以租借法案使美國轉變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使美國成為同盟國主要的軍火供應商和融資者,也使得美國國內產業大幅擴張,實現充分就業。二戰後期同盟國逐漸扭轉形勢後,羅斯福對塑造戰後世界秩序發揮了關鍵作用,其影響力在雅爾塔會議及聯合國的成立中尤其明顯。後來,在美國協助下,盟軍擊敗德國、意大利和日本。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在佐治亞州的溫泉因突發腦溢血去世。

羅斯福是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羅斯福曾多次被評為美國最佳總統[2],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4名。


小安zzz


羅斯福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政治家,有反對戰爭熱愛維護世界和平的思想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