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類的起源問題

若說“人類的起源問題”,道理上很簡單,生物在地球上怎麼起源的,人類就怎麼起源的!按“人類的生命原理”,哪裡符合生命原理條件,哪裡就可以產生“自然人類”(始祖人類),於是就有了人類。那麼,我們就看看地球適合不適合人類起源?

地球上的“原始人類”,就是地球上的自然物質在地球自然環境條件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自然人類”(原始人類、始祖人類)。如此,地球就成了“人類的自然工場”。地球自然界能夠辦到的事,人類科學家也能夠辦到。地球自然界能夠以自然手段造就“自然人類”,現代科學家就能夠以科學手段再現“自然人類”,創建“人類的實驗工廠”。這不奇怪!

1、地球上自然人類的自然起源

追溯到距今38億年前後的地球、宇宙的自然物質。在宇宙太空星際介質中,含有91種化學元素(原子),其中為生物組成部分的22種原子全有:氫H、碳C、氧O、氮N、氟F、鈉Na、磷P、鈷Co、氯Cl、鉀K、硅Si、銅Cu、錳Mn、硫S、鈣Ca、鎂Mg、鐵Fe、碘I、鋅Zn、鉬Mo、硒Se、硼B。其中,氫、碳、氧、氮、磷、硫、鈣的丰度全符合。

在宇宙太空星際介質中,含有無機物分子、有機物分子、生化物分子:甲酸、核酸、甲酰、羥基、乙炔、甲酰基、多肽 、一硫化硅、乙烯、丙炔、一氧化氮、氨、硫化氫、二氧化硫、氫、二氧化碳、一氧化硫、甲烷、二甲醚、氨基酸、一氧化碳、 水、 水蒸汽 氰基、乙醇、甲醛、雙原子碳、甲胺、乙烯酮、仲甲醛、甲硫醇、甲酰胺、甲酸甲酯、甲亞胺、甲醇、硫、……。

在地球表面上,當然含有91種原子,其中22種原子的丰度與宇宙的丰度基本一樣。在地球表面上,含有無機物分子、有機物分子、生化物分子的種類要比宇宙太空星際介質中多得多。

自然環境條件主要是指溫度、壓力(氣壓)和基本力(引力、電磁力、核強力、核弱力、斥力、原動力)。

可見,在宇宙太空嚴酷環境條件(攝氏-270.15℃,壓力近於零)下,仍可產生(存在)單質分子、無機物分子、有機物分子和生化物分子,如核苷酸、多核苷酸鏈、核酸、氨基酸、多肽、酯類等,但無細胞、脂類和糖類。其中,“多肽”是指含有10以上氨基酸分子的聚合鏈,稱為“多肽鏈”。這說明了,在這樣的嚴酷環境條件下,核酸大分子DNA、RNA不能調控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分子並組裝成細胞。

在太陽系中,地球繞太陽做高速度旋轉,地球表面上的溫度和壓力同太空大不一樣,則地球自然物質的演化過程同太空中也大不一樣:

①地球在距今約46億年前,可能在第十二軌道層運行,環境條件與太空相似,所接受的輻射熱量大大小於0.2cal/m².s(卡/米².秒),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70.15℃,壓力接近為零。這時期,地球外殼初定,應該有水、有空氣。

②在距今約38億年時,即太古代,地球可能在第十軌道層運行,所接受的輻射熱量為0.2cal/m².s,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30℃,壓力稍稍高於零,出現了原核單細胞生物。這說明了核酸大分子可以調控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分子並組裝成原核細胞。

③在距今約20億年時,即元古代震旦紀,地球可能在第六軌道層運行,所接受的輻射熱量為12.13cal/m².s,平均溫度約為攝氏-150℃,壓力稍高於零,出現了真核單細胞生物。這說明了核酸大分子可以調控氨基酸合成蛋白質分子並組裝成真核細胞。

④在距今約8~5.7億年時,地球可能在第五軌道層運行,所接受的輻射熱量為41.85cal/m².s,多細胞生物出現。這說明了在距今約8億年前,在漫長的30億年間,地球上只是原核、真核單細胞生物時代。在距今8億年後,多細胞生物才產生。

⑤在距今約5.7億年後,即古生代寒武紀,地球可能在第四軌道層運行,所接受的輻射熱量為141.47cal/m².s,平均溫度約為攝氏-23℃,壓力約為7.5百帕=0.0074標準大氣壓,地球上相繼出現了“埃迪卡拉動物群”(約2000萬年)、“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約3900萬年)、“雲南澄江生物群”(約250萬年)等大事件,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脊索動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等在很短時間內大量地突然出現。這說明了這些生物的核酸大分子DNA、RNA產生了,調控氨基酸合成了相應的蛋白質分子,並組裝成了生物的真核細胞。細胞經分裂、分化,構成了組織、器官和生物體,使低、中級動物和植物突然地大量地產生和發展。

⑥現代,地球在第三軌道層運行,所接受的輻射熱量為328.33cal/m².s,平均溫度為攝氏+22℃,壓力為1個標準大氣壓,裸子植物為主,被子植物出現,爬行類繁盛,恐龍、始祖鳥、哺乳類、靈長類、類人猿等出現和興起。並在距今約170萬年時,人類祖先出現。這說明了高級植物、高級動物和人類的核酸大分子DNA、RNA和真核細胞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才能夠(適宜)產生和發展。

看來,什麼樣生物的出現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核酸大分子(DNA、RNA)、蛋白質分子和相應的細胞等。從距今約38億年前至現代,必然是先有各種生物的核酸大分子DNA、RNA和細胞(單倍體細胞、二倍體細胞、三倍體細胞、……)的產生,才有各種生物的產生。必然是先有人類的核酸大分子DNA、RNA和人類細胞(單倍體細胞、二倍體細胞)的產生,才有人類的產生。單倍體細胞為生殖細胞(性細胞),分為雄單倍體細胞(精子)和雌單倍體細胞(卵子)。二倍體細胞為體細胞。三倍體細胞以上者是不能繁殖、生長的,沒有用。

在自然人類產生前,雄單倍體細胞和雌單倍體細胞自然地產生於自然界(水)中,自然地融合於自然界(水)中,併發育於自然界(水)中,而成為地球上第一群自然人類。只要地球上有了人類合子細胞(二倍體細胞),自然人類的產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至於,

那時的始袓人類長什麼樣,很難想象,但肯定是人樣,絕不會是狗樣、熊樣、猴樣、猿樣。反正,現代人類就是從那時的始祖人類進化來的,豈不神乎?

2、現代科學時代的人類 “嬰兒實驗室”

可以說,人單倍體細胞(精子和卵子)的產生、融合(受精)和發育,不外乎是在自然環境條件(指自然界)、人體(指父母)環境條件和人造環境條件(指實驗室)。自然環境條件產生“自然人”;人體環境條件產生“遺傳人”,我們都是遺傳人;人造環境條件產生 “實驗人”(自然人、遺傳人、變異人等)。

“試管嬰兒”試驗,科學家們取人的卵子和精子進行體外受精,等受精卵在試管內發育到胚胎的囊胚期時,將囊胚移入母親的子宮內,發育成正常胎兒後產出。1978年7月25日,路易斯·布朗做的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於英國奧德姆總醫院裡,震動了全世界。這一“試管嬰兒”實質上是“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產物。這說明了在人造環境條件的“體外融合”和體外發育為胚囊的可行性,同樣也可以說明在距今170萬年前,雄、雌細胞在自然環境條件中自然受精和發育成胚囊的可能性。將胚胎或胚囊移植母體子宮內進行繼續發育為嬰兒,這一段的發育條件還是由母體子宮。

若是科學家能摹仿子宮而創制一種“人造子宮”(人造環境條件),就可以直接培育出嬰兒。這就是現在克隆科學還沒有解決的技術難題,但是這一難題一定能夠解決。這一難題解決了,再解決了人類核酸分子DNA、RNA(種、體基因組)、蛋白質分子和其它生化物分子問題。那麼,在不久的將來,在人造環境條件(實驗室)下,就能夠直接從原子到人體在實驗室產出“人造嬰兒”(這方面資料已見報導)。未來,實驗室造嬰兒不是難事,並不感神乎。

人類起源於地球,是地球造人,而不是上帝造人、女媧造人、紅禪老祖立人、圖騰化人、外星人裔人、猿猴進化人!要破除幾千年的迷信,也就不神乎其神了!

十、人類的起源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