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最近這段時間享受了太多的視覺衝擊,先是德國曼發佈全新一代TG車型,接著沃爾沃又發佈4款新卡車,品牌雖有不同,可是他們的每一款車型看起來都非常的精緻、豪華,對比之下國產卡車就差了好幾個檔次。

這其中的差距難道只是單純的售價問題嗎,個人認為本質原因還是大家對於舒適的追求與理解有差異。

歐洲卡車的豪華也只是近幾年的事

拋開各種定製的限量版車型,回顧歐洲卡車的歷史,豪華也只是最近幾年的事。先看一張奔馳Actros的內飾圖,這是20111年奔馳Actros發佈時的官圖,完全刷新了大家對卡車內飾的固有理解。我認為歐洲車的豪華就是從這一年才真正開始顯現,奔馳用實力證明卡車內飾也能做的很豪華。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2018年Actros改款,內飾又做了些升級,用兩塊10英寸的大屏幕取代了傳統的儀表盤和部分功能按鍵,他們稱之為“人機界面的革命”。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作為對比,可以再看看2011年之前的老款Actros內飾圖片,與豪華幾乎不搭邊。2011年之前,歐洲這些車型也還是以實用性為主,對於內飾的設計感、用料遠不如現在講究。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再舉個更直觀的例子,德國曼TGX。2017年的時候他們對內飾進行了一些小升級改款,看上去差不多的內飾,就是因為一些細節和材料上的變化,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完全不同,進到新款內飾的車裡更明顯感覺到質感更細膩。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TGX內飾改款前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TGX內飾改款後

而今年,曼發佈的新TGX在內飾設計上更進一步,顛覆了之前用了多年的設計,在用料和設計上都有了明細的進步,全液晶顯示屏,電子手剎,觸控旋鈕等小細節都在體現豪華感。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新TGX內飾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樣對比不合適,新款車型肯定比老款車內飾做的豪華。這個時候咱們就要定義一下怎樣才算豪華了。

單單從材質、設計、用料去講範圍太寬泛,最簡單的就是找一個參照物。既然本文是要討論“國產車看上去為什麼不如進口卡車豪華”,最合適的參照物明細就是國產卡車了。以汕德卡、歐曼EST等國產車型內飾做對比,水平與2011年之前的歐卡比在“豪華”程度上相差不大。2011年奔馳Actros發佈之後才再次提高了業界的內飾豪華水準,說2011年之後歐洲車才開始豪華起來是成立的,在此之前歐洲卡車的工具屬性更多一點。

歐洲市場需要豪華的卡車留住駕駛員

歐洲卡車為什麼近年開始注重豪華屬性?正如沃爾沃2月27號發佈新卡車時他們總裁所說: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客戶的最佳業務合作伙伴,提高他們的競爭力,並幫助他們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吸引優秀的駕駛員。”

只有在市場駕駛員供不應求的時候物流企業才需要吸引優秀的駕駛員,數據表明,歐洲市場大約有20%的駕駛員缺口。正是駕駛員的稀缺,才導致物流企業需要留住他們維持運營,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等因素都會影響駕駛員的選擇,卡車製造商能為合作伙伴提供的就是生產更好的卡車創造最佳的工作環境。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在這樣的外部環境因素之下,奔馳Actros,斯堪尼亞S系列,依維柯S-Way,德國曼新TGX系列,沃爾沃新FH等品牌先後推出的旗艦重卡都在不斷提升卡車的豪華高度。就拿沃爾沃新發布的FH來說,他們強調“以駕駛員為中心的工作環境”,以提升駕駛的高效性、安全性和舒適度。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國內市場現狀是駕駛員雖然也有些供應不足,但是還存在“車多貨少”的問題,如果運力過剩問題解決,市場上的卡車保有量減少,對駕駛員的需求隨之也會減少,目前來看駕駛員的供應還是能滿足的。因此在沒有形成駕駛員“供不應求”的局面之前,物流企業對車輛的豪華程度也就不會很重視,反正你不幹有別人願意幹。

“大”是提升舒適的低成本方案

豪華的本質是舒適。

雖然國內物流企業對此沒有太多追求,但是國內還有龐大的散戶群體,隨著這部分群體年輕化,他們對於車輛的舒適性就有更高的追求。為了滿足大家的需求,國內卡車廠商這些年也在不斷努力提升車輛的舒適性,其中效果最顯著,大家也願意為之買單的就是“大”。

盤點一下國內銷量前10的重卡品牌,誰家還沒一款平地板駕駛室的車型呢?相比凸地板駕駛室,平地板車型能為車內提供更寬敞的駕乘空間,對於常年在車上的駕駛員來說,駕乘空間的大小是至關重要的,即便是跑短途,大家都願意買高頂駕駛室的車,就是圖個寬敞。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平地板駕駛室的解放J7

在平地板的基礎上,各個廠家又在想辦法尋找新的突破點,加大臥鋪的車型出現了。十來年前80cm寬的臥鋪就是超寬尺寸,到今天這個尺寸只不過是及格標準,90cm、100cm、120cm......國產卡車的臥鋪尺寸早就把歐卡甩到了後面。三一卡車得以爆紅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能提供行業內最大的臥鋪。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三一重卡的大臥鋪

其實咱們現在經歷的這些事歐洲卡車在上世紀90年代左右也經歷過。1993年沃爾沃FH推出大空間的Globetrotter 駕駛室;1994年達夫推出內高2.23米的Super Space駕駛室,截止今年這款駕駛室暢銷25萬輛;1995年沃爾沃FH推出空間更大的Globetrotter XL駕駛室;1996年奔馳第一代Actros面世,重新定義平地板駕駛室;再到1999年曼推出的TGX XXL駕駛室,這些車型的空間都比他們的上一代車型有了顯著提升,以大空間著稱,並在市場上取得了不錯的銷量。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1994年達夫推出內高2.23米的駕駛室

用大空間提升駕乘舒適性相對而言是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但不意味著“大”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就好比臥鋪一樣,空有1.2米寬的尺寸,又薄又硬的床墊沒有舒適性可言;80cm寬的臥鋪只要床墊厚實堅韌,舒適性比1.2米的更好。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解決了數量的問題,下一步才開始解決質量問題。在駕駛室尺寸達到法規極限的情況下,各個國產車廠商開始從細節入手去提升舒適性,比如主駕駛座椅選擇更知名品牌,提升駕駛員的駕乘舒適性,關鍵性零部件選擇優質供應商等。

舒適提升到一定層次便成了豪華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得知,國產車為什麼不如歐洲車豪華的一部分原因。第一是市場未到歐洲的階段,駕駛員供需關係不同。

第二是廠家在產品開發、生產製造方面還是遵循國內市場的大環境,產品售價無法提升的情況下難以做到足夠的豪華程度,國內銷量最好的牽引車不是汕德卡、歐曼EST、解放J7等定位高端的產品,而是經濟型牽引車,沒有足夠銷售體量支撐,廠家對高端產品的投入也就有限。


國產卡車、進口卡車的天壤之別

第三,舒適提升到了一定層次便成了豪華。在舒適性都沒有做到位的時候,單純的堆料,用皮革之類的高檔裝飾面料無法提升整車豪華感,只有在各方面的細節都做到位之後才會有錦上添花的效果。我們要經歷的東西歐洲卡車已經經歷過了,他們近兩代車型的發展趨勢值得參考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