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璋到底有多貪財


馮國璋到底有多貪財

馮國璋

馮國璋一生善於斂財,積攢錢財資產無數,僅天津就有房產三處,共計房間620間,建築面積近12萬平方米。在北京僅帽兒衚衕的本宅,就有房屋500多間;在煤渣衚衕有房屋30多間,元勳大人衚衕和西堂子衚衕還有房屋40多間。

馮國璋的地產與田莊主要在江蘇與直隸兩省,其中在直隸的土地共計1100餘頃,在江蘇的土地主要是與張謇合辦的企業佔地70萬畝。

馮國璋一生進行的土地交易無數,尤以直隸都督任上的一筆交易數額為最。當時,夥同有關官員以清東陵放荒為藉口,廉價購得1萬餘頃土地,除將3000畝轉讓議員寧世恩外,其他均用於交易,從中獲利甚豐。此外,馮國璋在金融業、工商業也有諸多投資。

把中南海的大魚全賣了

馮國璋在任時,除每年幾十萬薪俸(軍統及都督時年俸10萬,副總統及代總統時年俸36萬),和出任禁衛軍總統官後每年300多萬軍餉的餘額,以及馮國璋各種經濟投資的收益外,他利用職務之便搜刮的錢財也不在少數。

而馮國璋的斂財術也頗有一些笑話。當上代總統後,馮國璋住進了中南海。有一次,飯後散步,他見三海里有很多漂亮的大魚,就問身邊的人:“這都是些什麼魚啊?”

“回總統,什麼魚都有,都是珍稀品種。”隨侍人員回道,“您看那幾條,是袁大人執政時,河南進貢的黃河大鯉魚。”

“哎呦,這條紅色的魚,足有三尺長吧!”馮國璋指著一條魚問。

“是的,總統,這裡面還有一條名貴的鯽魚,據說已經活了六七百年,大約重40多斤。您找找看,這條鯽魚脖子上繫了兩道金圈,上面掛了兩塊金牌,應該不難找。”

隨侍人員見總統對這些魚饒有興趣,便滔滔不絕地講起來,“自明朝嘉靖以來,中南海的主人都會在活魚翅上插御字金牌。然後,魚放入水中,其中大的魚有上百斤重呢!”

“恩,不錯,把這些魚賣了肯定能得不少錢吧?”

當時,隨侍人員以為總統只是說笑。沒想到,第二天馮國璋就派人把這些魚全打撈上來,以高價賣出。一時間,北京的飯館裡爭相競賣“總統魚”。馮國璋去世後,有人曾寫下輓聯:“南海魚何在?北洋狗已無!”

馮國璋做代總統時,不僅對中南海里的魚兒下手,對家鄉河間縣歷代遺留的名木古樹也不放過。竟將它們全部砍伐,運到天津高價賣出,激起很大的民憤。

後來,馮國璋站出來解釋說:“樹齡過老容易腐爛,所以我派人將它們砍掉,是為了種植新樹。這種新樹的全部費用,由我全部負擔。”

但當老百姓種植新樹後,找總統報銷費用時,馮國璋竟置之不理。

馮國璋聚斂來的錢財不一定都進了腰包,畢竟當時的民國大總統著實不好當。各省不僅不上繳稅收,而且都向中央伸手要錢。北洋政府期間,除了袁世凱執政時有兩年能保證收支平衡,其餘時間均靠借債度日,有時總統也不得不自掏腰包。

因此,馮國璋入京就任代理大總統前,特地向段祺瑞要了崇文門監督這個肥缺。用崇文門監督每個月拿到的20萬元商業稅供給總統府的日常開支。

除了對財產的牽掛,馮國璋牽掛的另一件事便是和平統一。為此,他於逝世前口授遺言,囑託總統府秘書長張一麟轉呈徐世昌,希望總統力主和平統一。並特地囑託張一麟向各省長官發表遺電,再一次表明他的主張:“願內外同心,化除軫域,早日完成和平統一。”

1919年12月28日晚11時,馮國璋在北京地安門帽兒衚衕馮宅裡病逝,終年60歲。

墳墓耗銀五十萬兩

馮國璋的突然離世,令大總統徐世昌極為震驚與惋惜。他正準備請馮國璋幫助調和直皖關係,恢復南北和談,卻不料遭此變故。

30日一早,徐世昌、段祺瑞、國務總理靳雲鵬及全體閣員前往馮府弔唁,諸人均悲痛至極,放聲大哭。

隨後,國務院批准予以國葬,撥給治喪費1萬元、喪葬費10萬元。

1920年2月2日,馮國璋的靈柩從北京帽兒衚衕馮宅起扛,於4日下午暫厝於河北省河間縣詩經村馮氏家祠。

馮國璋墓坐落於西詩經村東頭,由徐世昌、曹錕於1917年開始為其建造,到馮國璋逝世尚未竣工。由於原墓規模較小,已不適宜“國葬”,因此在原墓地基礎上又加以擴建。3月26日,“國墓”竣工後,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

馮國璋的國墓耗工萬餘,耗銀50餘萬兩,歷時3年方才建成。但馮國璋的遺體並沒有安葬在“國墓”裡。“國墓”裡只有馮國璋的綾布戎裝畫像。而他的遺體,在國葬儀式前夜,被家人悄悄埋入古洋河畔黃龍灣的馮氏祖墳中。

馮國璋的棺材由十分珍貴的陰沉木製成,棺材底、幫、蓋分別厚一寸、二寸、三寸,又經一層漆一層絹反覆加厚,最後底、幫、蓋分別增至四寸、五寸、六寸。馮國璋的屍身上,佩戴著一掛紫檀木所制的串珠,共108顆,口中含有淺紅色杏核般大小的寶珍珠一顆,右手握著翡翠鼻菸壺,左手佩戴瑪瑙扳指。

歷史評說馮國璋

作為“北洋三傑”之一,馮國璋與段祺瑞同為袁世凱的左膀右臂。與段祺瑞相比,馮國璋處事圓滑。在袁世凱被開缺回籍,其親信紛紛遭到貶黜的情況下,惟馮國璋一枝獨秀,頗受清廷青睞。這無不得益於他平時對清廷的巧妙周旋與逢迎。

在鎮壓辛亥革命中,馮國璋違抗袁世凱的停戰命令,決心一舉攻下武昌為清廷建功立業。但當他看清自己的目的無法實現時,立刻向袁世凱表示效忠,他的“務實”讓他得以在袁世凱這棵大樹下乘涼。

袁世凱復闢帝制失敗,馮國璋當居首功。他領銜下的“五將軍密電”直接造成袁世凱主動放棄帝制。而他對袁世凱心腹陳宦、湯薌銘等人的策動,直接促成“二陳一湯”背叛袁世凱,給了袁世凱致命打擊。

袁世凱逝世後,馮國璋與段祺瑞爭當北洋老大。雖然段祺瑞掌控中樞,而馮國璋手握重兵,佔據東南,南北聯絡,尤其與南方交好,不僅順利當選副總統,而且利用張勳復辟之機,一舉而成為代總統,似乎更勝段祺瑞一籌。

在新一輪的府院之爭中,馮國璋的直系實力雖在段祺瑞的皖系之上。但由於處在皖系的包圍中,加上其政治勢力無法與皖系相抗衡,最終敗在段祺瑞控制的安福系之下。

與段祺瑞的清廉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馮國璋的斂財無度。值得一提的是,馮國璋是中國早期軍事現代化的開拓者之一。他曾兩度出使日本,學習先進軍事。他心懷強烈的民族自尊感,吸取日本先進的軍事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改革軍制,大大推進了中國軍事的發展。

北洋新軍之所以能成為全國新式陸軍的楷模,馮國璋功不可沒。其次,他致力於建設北洋武備師範學堂等多所新式軍事學堂,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先進的軍事人才。再次,他擁有出色的戰功及軍事理論,北洋新軍的兵法操典均由馮國璋一手編訂,其《新建陸軍操典》,是中國近代陸軍史上第一部軍事理論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