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生活沒能讓我生氣,

但《完美關係》和《安家》可以。

《完美》演到男女主初kiss了↓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按理說挺甜的吧?

但這個吻來的有點莫名其妙。

前一秒還在說男主“不能跟女性親密接觸,接吻也不行”: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下一秒就親上了?

是想說愛到深處情不自禁,所以能戰勝一切疾病...

包括焦慮症?

另外這個鏡頭也不夠美。

江達琳終於剪了短髮,

但這個妝容和打光依舊不可: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甚至在這麼重要的一個鏡頭裡,竟然還能看到她的皺紋↓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不是對長皺紋不滿意,

是在氣後期沒有拍出理想的效果.....

算了,反正這部劇的風評靠一個吻也救不回來。

播了三十多集,豆瓣只有4.0↓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我每天都在被女主的沙雕言論震驚。

她在國外上學的時候被房東騙了,

但得知理由後表示非常理解:

“原來我的房東拿著騙我的錢去做慈善了,我心裡舒服多了”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如果不是親耳聽到,我不敢相信這是芒果臺上星劇裡能出現的臺詞。

江達琳,27歲,研究生畢業,獨立女性,

一個公司的總裁,每天不是談戀愛就是和衛哲互懟。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理解,導演想塑造職場劇女主的成長逆襲,

但這都播了一大半了還是這個人設,貴總裁是不是成長的太慢了?

無法以一個成年人的視角理解江達琳的所作所為,

她不是傻白甜,可能只是單純的傻......

在女主的對比下,男主成了講道理有耐心有禮貌挽救一切的溫柔大神......

說真的,我很擔心類似劇情對下一代的影響,

該不會真的有人以為只要夠傻,就一定能等來一個霸道總裁的男友成為自己的救世主吧?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佟麗婭因為演了這個角色“風評被害”,

殊不知她有可能就是按劇本演的↓

“瞪”×10010▽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是不是“瞪”了?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尷尬”▽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夠尷尬吧?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所以說這口大鍋不能讓演員一個人背。

《完美關係》講的公關行業的事,

但真正搞公關的卻表示“雨我無瓜”↓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影視劇多少有一些誇張,但誇張到脫離現實...

真的不必。

頭一次見到一部劇裡光惹人厭的角色就能數出一個巴掌。

比較突出的,一個是崔英俊,

渣男人設集大成者,找小三吃軟飯,該乾的都幹了: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另一個是馬邦妮,

江達琳的閨蜜,為了滿足虛榮心甚至把自己的男友帶到別人家過夜: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崔英俊渣的可以理解,但馬邦妮這條線確實加的莫名其妙......

安排性格鮮明的角色和波瀾起伏的情節可以為故事發展服務,

但前提是這樣的設置要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為了氣人而氣人,為了誇張而誇張,

這種感覺怎麼說呢,

我彷彿看到了寫高考作文時硬湊字數的自己.....

再說《安家》。

應該都知道了吧,它和《完美關係》是同一個導演,

甚至共享部分配角。

這邊的渣男和合夥人↓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到了隔壁都得去賣房↓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不知道是不是團隊配置差不多的原因,

兩部劇比著氣人。

你有崔英俊,我有張承承↓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你有馬邦妮,我有朱閃閃↓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張乘乘,

韓劇式演法第一人,

很多人看不慣她叫男主哥哥,

教你一招,把“哥哥”轉換成“歐巴”試試: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是不是適應多了?

目前來看,

這個角色的出現主要起到倆作用:

1、給男主塑造溫柔暖男人設;

2、反諷

“我只是犯了一個全世界男人都會犯的錯,只不過我是女的。”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要不“你在外面也找一個”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有被笑到。

按理說這樣的角色在一般劇裡最多“活”兩集,

沒想到她直到現在還在瘋狂出鏡......

咋滴,上頭有人啊?

一查,還真是↓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朱閃閃。

她的出現讓我懷疑自己混了個假職場。

作為房產中介,沒開過一單,拿著底薪理直氣壯混了兩年日子: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讓幹啥不幹啥,跟剛來的頂頭上司各種一哭二鬧三上吊: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這樣的廢柴沒被開除的理由竟然是,她是這家店裡的團寵。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我寧可相信店是她家開的......

以後再有人問我“你以為公司是慈善機構啊?”

我就把朱閃閃的名字報上去。

女主房似錦。

萬幸,不是傻白甜。

走勵志人設↓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張口閉口“不幹活就會死”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新官上任就簽了好幾單。

乍一看挑不出毛病吧?

然而隨著劇情發展,她最近也被吐槽了。

為了賺錢“急功近利”不顧後果,搶別人單卻不允許別人搶單.....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女主有讓人生氣的地方,男主最近也正被吐槽中。

在一部分觀眾眼裡,徐姑姑溫暖善良,熱心助人,

從不爭鮮花,自願當牛糞: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但也有一些人認為,

男主就是個傻白甜老好人,

所謂的業務能力只存在在別人的嘴裡...

“房似錦天天出去跑業務,你幹嘛了?”

在最近的採訪裡,羅晉也回應了大家對徐姑姑人設的質疑↓

“所謂的正確的價值觀,也只是徐姑姑自己認為的,當然有很多人會認為他的價值觀不正確,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這就是人物帶來的可以探討的地方”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至於作為店長的業務能力不能服人,他是這麼解釋的↓

“他已經進入的是一個管理層.....他的業務能力其實是他的前瞻性”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好像有那麼點道理.....

不過還是覺得男主設定過於理想化。

“前期男主祖師級聖母,後期女主智商下線”

目前為止,關於男女主的人設都出現了有爭議的部分,

也許是每個人的立場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致,

但確實也反映了,編劇和演員在對角色的處理和創作上還有改進的空間。

其實《安家》播到現在,最讓人氣憤的還不是上面這些劇情,

而是講述房似錦和徐姑姑原生家庭的部分↓

房似錦家:

爸媽重男輕女▽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弟弟背地裡要錢▽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徐姑姑:

爸爸出軌,媽媽抑鬱症跳樓....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朋友們,我好不容易治好的“原生家庭ptsd”又犯了,

即便知道房似錦是有原型的.......

把觀眾氣死等於拍得好?


遺憾歸遺憾,

但說好的正兒八經只搞事業的職場劇呢?

怎麼又有家庭狗血倫理劇內味兒了?

女主不被重男輕女的家庭傷害就不能有出息了?

男主經歷過父母離異就一定得恐懼婚姻嗎?

2020年了,我們的編劇還在一個坑裡打轉......

原生家庭是一個很複雜的課題,

它對子女性格的影響不止有“重男輕女”一種表現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